分享

明朝皇帝主动实施天子守国门?不,朕是被靖难之役后遗症逼迫的

 茂林之家 2023-01-20 发布于湖南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今网上在评价历朝历代时,往往会用这句非常牛气的话,作为明王朝的总评。特别是将明朝跟某清作对比,与某粉作斗争时,更会将这句话当做克敌制胜的法宝。甚至在很多人眼中,明成祖迁都北京,是为了实践“天子守国门”,以镇压国运,后世皇帝将这一行动当做祖制,自觉自愿的接过了这一重任,体现了明朝皇帝的气节和担当。

北京城老照片

历过“天子守国门”的明英宗、明代宗、明世宗、明思宗四人,若是听到这句话,估计会跑到太庙,对着明成祖(明太宗)的神主,献上一个萌哒哒的无辜眼神。特别是在煤山自挂东南枝的崇祯皇帝,内心更是会无限地吐槽:“鬼才愿意天子守国门,鬼才愿意君王死社稷。朕这是被老祖宗,以及那帮不当人子的文臣给联手坑了好吧。”

明朝所谓的“天子守国门”真相究竟如何,敬请听阿越细细道来。

明太祖的进击

1368年1月23日,夏历戊申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府为京师,明王朝正式建立。当年八月,开国第一名将魏国公徐达率军攻克元大都,元顺帝经居庸关仓皇逃奔元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元朝灭亡。明王朝就此一举收回丢失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取得了长城以南地区的统治权,这也是人们称“得国最正者莫过于明”的根源所在。

元顺帝属于主动弃城北逃,走时有大量在京官员追随,且退出中原后,仍据有中书省北部、岭北行省、甘肃行省及辽阳行省,远在西南的云南行省也掌握在元宗室、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手中,实力依然不容小觑,被称为北元。形成了北元、明王朝南北对峙的局面

明太祖画像

明太祖深深明白,北方草原才是历代中原王朝的生死大敌,只要草原上出现统一政权,必然会成为中原的梦魇。特别是北宋末年,燕云十六州在两年之内得而复失这个前车之鉴,让他极度重视北元政权,重视草原民族。为此不惜在东、南两个方向划定十五个不征之国,以防分心他顾,让自己及子孙后代集中精力对付来自草原的危险

开国之时基本是历朝历代兵锋最盛的时期,明太祖既然视北元为心腹之患,自然要“宜将剩勇追穷寇”,派徐达等大将提兵北上,以期毕其功于一役,在自己手里跟北元来个了结。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洪武十四年(1381年)、洪武二十年(1387年)、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军接连深入大漠,将北元政权杀得远遁漠北苟延残喘。洪武十四年(1381年),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会同蓝玉、沐英征讨盘踞云南的元梁王政权,一举平定云贵,将北元留在南方的最后一股势力剿灭。

在明军的连番打击下,北元内部势力失衡,爆发内乱,阿里不哥系与忽必烈系之争再起,北元最终分裂为阿里不哥系主导的西蒙古瓦剌部,和忽必烈系主导的东蒙古鞑靼部,实力大减。是故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以周兴为总兵官,率军进讨也速迭儿后,“弭绝边患”,“自是虏不敢进边者十余年”

明太祖的边防战略

为对付北元,明太祖采取了军政双重手段,以换取中原的长治久安。在征讨的同时,根据现实状况不断地调整施政方略。

明代卫所城池——大鹏所城

明太祖仿照隋唐的府兵制,创设了卫所制度,在全国设置了数百个卫,及一定数量的守御千户所。起先所有卫所直隶于五军都督府,可由于各都督府旗下卫所过多,难以管控,不利于军事,故以洪武三年十二月升杭州、江西、燕山、青州四卫为都卫指挥使司为起点,于洪武三、四两年中,将一批位于行省首府及战略重镇所在地的卫,提升为都卫,对本省或周边卫所具有领导作用,相当于省军区。与北元接壤的北疆地区共有四个行省,却拥有六个都卫,由西到东分别为:位于河州(今甘肃临夏县)的西安行都卫,位于西安的西安都卫,位于太原的太原都卫,位于大同的大同都卫,位于北平的燕山都卫,位于辽阳的定辽都卫

洪武八年(1375年)十一月,改都卫指挥使司为都指挥使司,改西安行都卫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改西安都卫为陕西都指挥使司,改太原都卫为山西都指挥使司,改大同都卫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改燕山都卫为北平都指挥使司,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加上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取得滦河、西辽河流域后,于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故地设立的大宁都指挥使司

至此明王朝在北方边疆设立了七个省级军事单位,其中陕西行都司、陕西行都司、大宁都司、辽东都司四个都司,为出于军事需要而设,没有对应的省级行政单位,在负担军事重任的同时,承担着一定的民政职责。

明后期陕西行都司辖地

陕西行都司,先迁庄浪卫(今甘肃永登县),后迁甘州卫城(今甘肃张掖),领甘州左卫等十二卫,古浪等四个守御千户所,及亦集乃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等,直属辖境大致相当于元甘肃行省贺兰山以西地区。同时对哈密卫等关西七卫有一定领导权。

山西行都司,以大同府为治所,领有大同前卫等二十六卫,及官山卫、察汗脑儿卫等羁绊卫所。辖境为山西内长城以北,内蒙古阴山以南地区,东面包括宣府地区。位于关外河套地区的东胜卫、玉林卫、宣德卫等都属于实土卫所。

北平行都司,洪武二十一年由大宁都司改置,辖大宁卫等十六个卫,及宽河、宜兴两个守御千户所。辖境为燕山以北的古营州地,北到辽河支流潢河(西拉木伦河)、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腾旗西)一线,由于位于关外,各卫所都属于实土卫所。需要注意的是,在元上都基础上建立的开平卫,及附属的开平五屯卫,兴和守御千户所属于北平都司管辖,而非北平行都司,《明史》记载有误。

通过以上三个行都司,及北平都司,明太祖在洪武后期,建立起了一条西起居延海,中经阴山,东抵潢河、西辽河的北方防线。防线南侧有诸多实土卫所的将士,及陆续迁徙而来的平民在此生产、生活。西侧有关西七卫,东边有辽东都司、降明的朵颜三卫等进行遮蔽,不说易守难攻,也是一条让蒙古人不敢轻易南下的防线。

即便如此,明太祖为以防万一还留了一手,那就是册封皇子为拥有独立军权而不临民的藩王。明太祖二十六子,除却老九、老幺,其余二十四子皆活到成年,太子朱标以外的二十三人被封为藩王,藩地如下图所示。

明太祖诸子分封示意图

可以看出大部分藩王被分封于北方,集中于北方边境及其附近的更是为数众多。洪武年间已经就藩的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栴、宁王朱权、谷王朱橞九人,被称为明初九大塞王,每个人都手握三护卫,战时还可以调动周边诸卫。加上洪武年间来不及就藩的安王朱楹、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在老朱的计划中沿边一带最终将集中十二位塞王,形成“亲王御边”的大战略。

洪武三十年(1397年)正月,明太祖借着有人参奏“宁、辽诸王各据沿边草场牧放孳畜”的机会,放出他亲自划定的《三北山河形胜图本》,以东胜卫为界划分诸藩牧地,命各塞王不得多吃多占,妨碍当地军民。这下算是将二十三个藩王的力量一股脑的打包输送到北方大漠,并开放民屯,“北去不拘几千里,大山小山,平野沙塞,军民皆得取采”。

说白了,与汉朝时期在草原腹地修建边墙和据点并无什么实质区别,在军事力量的支持下,鼓励内陆的民众和边境的军民去漠南一代屯田驻守,跟蒙古人草原上的生存空间,靠人口优势挤压蒙古人的战略迂回空间,达到化漠南为汉地的目的。这个战略可谓是相当宏大,只可惜,明太祖没有时间去实践了。

洪武时期北方的大致控制疆界

由明太祖的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当时的北平府,后来的北京顺天府,离边境有六七百里(明代一里约等于576米),远离边疆,又有山西行都司、北平行都司遮蔽。加上左有代藩、谷藩雄师护卫,右有宁藩、辽藩劲旅守御,内有燕山为屏,妥妥地属于腹地内里。即便迁都于此,也不需要天子守国门

祸起靖难

明太祖的设想虽好,可这一宏伟战略,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懿文太子朱标因病薨逝那一刻,就注定了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朱标是明太祖的嫡长子,集父亲的宠爱于一身,自其出生起就被寄予了厚望,着力对其进行培养,朝中重臣几乎都在东宫辅导机构——詹事院中兼职,整个东宫团队几乎与朝堂合二为一。洪武十年(1377年)六月,朱元璋更是下旨“命群臣自今大小政事皆先启皇太子处分,然后奏闻”,等于是提前将部分权力渡让了朱标,任他施为。这种培养力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两人的关系估计是历代皇帝与储君中最温情的。也许在他眼中,自己和朱标、马皇后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子,至于其他儿子,与大儿子相比都是充值送的。

朱标也没有辜负父皇的期望,其人颇具政治逞能,对诸弟也非常亲厚,常在父皇面前为他们求情,无论是在朝臣中,还是在兄弟中,都具有极高的威望。只要他能顺利接位,哪怕是在位时间不长,都可以让政局平稳过渡,让明太祖的草原攻防战略延续下去。然而他让父皇失望了。明太祖在他的丧礼上痛骂“不孝”,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另一方面也是明白恐怕自己多年的心血,将一朝付诸东流了。这个打击不可谓不重。

懿文太子朱标剧照

为此,垂垂老矣的明太祖不得不打起精神,想方设法弥补大儿子去世后所造成的影响。先是借着“蓝玉案”发动大清洗,将朝中可能会对皇太孙朱允炆继位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尽数排除。而后让最有可能对朱允炆造成威胁的两个儿子,晋王朱棡、燕王朱棣达成恐怖平衡,相互牵制。并以祖制的方式规定“凡朝廷新天子正位,诸王遣使奉表称贺,谨守边藩,三年不朝”,“如王不至,而遣将讨平,其将亦收兵於营。将带数人入朝天子,在京不过五日而还,其功赏续後颁降”。朱棡去世后,又利用周边的谷王、辽王、宁王等藩王对燕王隐隐构成牵制。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为皇太孙即位做足了他认为所能做的安排后,71岁的明太祖带着遗憾撒手人寰。当月十六日,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这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告终

明太祖作为开国君主,这江山是他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赫赫威名之下,藩王们没人敢炸刺,是以在他手里塞王可以成为国之利刃。后世君主可没他这么大威望,对藩王的掌控自然会有所不足,特别是继位的还是朱允炆这个皇太孙,当开国功勋被祖父清理掉后,放眼望去那一帮子手握重兵的叔叔、堂兄弟们,犹如一个个眼中泛着绿光的恶狼。于是乎“总有刁民想害朕”这几个字,自然而然地会闪现在他脑海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说实话,以明朝当时那个势态,换谁上台估计都会走削藩之路。但削藩有很多种方式,汉武帝的推恩令是一种,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又是一种,南朝时期的动大刀片子也是一种。

建文帝本身能力不足,为人又残暴,在齐泰、黄子澄等文臣的忽悠下,立足未稳就开始厉行削藩,采取的手段更是相当暴虐,自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废周王朱橚为庶人后,接连废掉四位叔叔,逼死一位叔叔。

周王朱橚被流放云南蒙化,岷王朱楩被流放福建漳州,这两个地方在当时属于瘴疠之地,显然有想要了他们命的意图。代王朱桂虽然没被流放,却也被囚禁王府,任由看守将领凌辱,齐王朱榑被圈禁与京师应天府。湘王朱柏在建文帝派出的抓捕人员动手前,自焚而死,就是如此还给他上了个恶谥“戾”。

建文帝剧照

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当属洪武时期的九大塞王,很多人认为建文帝只动了一个代王,在准备动燕王时,朱棣直接反了。实际上在短短一年之内,塞王被建文帝处置了三个大半。所谓三个是指,被废的代王朱桂,出动大军准备武装抓捕的宁王朱权,和奉命入京被强行留下的辽王朱植。“大半”中的半个指燕王朱棣,小半个指肃王朱楧,面对建文帝的削藩朱楧非常识时务,主动提出内迁,最终由甘州迁藩兰州,权力也被削掉了一部分。

从建文帝的所作所为来看,一旦让他成功削藩,在座的叔叔们,估计连想要做个闲散富贵王爷都不可得。因此当四哥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挑头造反后,大多数藩王都作壁上观,两不相帮

建文朝时期,九大塞王中代王被废,辽王被强留京师,谷王丢下军队南奔京师,三家护卫失去领袖;肃王内迁,对河西的影响力下降;燕王起兵靖难,宁王被燕王裹挟;只余下庆王这个长辈,和秦王、晋王两个小辈没有动作。本来年龄已到,应该分别就藩开原、沈阳、平凉的韩王、沈王和安王,没能如期就藩。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等所辖,用于安定北疆的军队,也纷纷入场。

从建文帝削藩到燕王靖难,仅有短短四年,却将明太祖苦心经营的北方草原攻略搅得天翻地覆,对北疆稳定造成了重大侵害。

北方防线的塌缩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朱棣作为靖难之役的胜利者,踩着皇宫大火的余烬,在奉天殿即皇帝位,宣布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以次年为永乐元年(1403年)。开启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生涯,拉开了永乐盛世的序幕。

明成祖本人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以至于后世史学家用“远迈汉唐”,来称赞永乐盛世。不可否认,永乐盛世是货真价实的盛世,而非某清那个要打上问号,被人以“番薯”戏称的三代盛世可比。然而盛世的光环,却无法遮掩明朝北方防线,在永乐时期大踏步塌缩的事实。

北平行都司辖境(开平六卫归属有误)

藩王镇守地方这种战略,只有明太祖这种威名显赫的开国之君玩得转,至于其他人,不要说是没有多少政治才能的建文帝,连靠造反起家,同样声名远播的明成祖都玩不转。所以削藩成为任何在位皇帝的必然选择

明成祖的政治才能远非建文帝这个毛头小子可比,非常清楚自己要达成怎样的一个效果,加上建文帝的前车之鉴,遂采用杯酒释兵权式的怀柔削藩手段,让藩王们交出兵权,当一个闲散王爷,以此换取他们自己及子孙后代的万世荣华富贵。削藩过程中,部分塞王被改封藩地,内迁腹地。宁王朱权由关外大宁改封江西南昌,辽王朱植又广宁改封湖广荆州,没有就藩的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分别改封陕西平凉(原安王府)和山西潞州,建文年间内迁兰州的肃王朱梬也没能回到甘州旧地。

藩王三护卫这支明军精锐被撤并、转设,靖难期间设在塞外的卫所也多有被抽调,明太祖构建的北方防线,顿时变得捉襟见肘。加上北方是战争的主战场,经济及社会秩序遭到极大的破坏。战后明廷百废待兴,也无暇顾及北方明成祖遂做出了将关外诸卫或内迁,或废止的决定,于永乐元年、二年分批处置诸卫

北平行都司:由于全境位于关外,在这波迁废运动中几乎全军覆没。新城卫、富裕卫、会州卫、木榆卫、应昌卫、全宁卫、宜兴所被废止。大宁中卫、大宁前卫、富峪卫、营州五屯卫、兴州五屯卫、宽河卫(宽河所改置)内迁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大宁弃守之后,逐渐被朵颜三卫所占,并牵连辽河河套地区。

北平都司:辖下的开平卫经过一番废设迁播,最终落户独石口;开平五屯卫则尽数被废止;兴和所内迁宣府。

山西行都司辖境

山西行都司:镇朔卫、定边卫、云川卫、玉林卫、镇虏卫、高山卫、东胜左卫、东胜右卫内迁北京畿内,后处于军事需要云川卫、玉林卫等数卫回迁,但防区不在故地,而在长城以南的关内陆区。宣德卫被废止。行都司所辖的河套东套地区尽数没入蒙古手中,成为蒙古扣关的主要策源地。还累及属于陕西、位于黄河以南的西套,最终也被鄂尔多斯部占领。

陕西行都司:威虏卫于永乐三年被废止,导致亦集乃城连接肃州卫等地的道路不畅,最终于宣德五年沦陷。白城子、威远,这两个与威虏卫共同组成连通亦集乃城与行都司主体的守御千户所,估计也在此前后消失。

也就是说,永乐初年明朝主动放弃了关外之地,将防线收缩到长城沿线,对关外地区只进行不定期巡逻的方式维持存在。宣德以后,随着军事力量的减弱,对关外故地的掌控几乎丧失殆尽。明太祖数十年努力经营的成果,被建文帝、明成祖这对叔侄联手丢弃,使得北京城离边境仅有一二百里远。所以作为明成祖的继承者,各位大明皇爷,你们不守国门,谁守国门?毕竟祖宗做的好事,身为子孙含着泪也要背负。

阿越说

明成祖在位期间五次御驾亲征漠北,重创鞑靼、瓦剌,取得了赫赫战功。但这些都属于战术上的胜利,在整个战略上却可以说是输的一败涂地。

明成祖靠藩王造反起家,与支持建文帝江南士大夫天然处于对立面,为此选择了迁都北京。可即位初期主动放弃明太祖苦心经营的关外漠南防线,使得防御力量大踏步的向南塌缩到长城沿线,让北京暴露在蒙古人的兵锋之下,一旦长城沿线某处失守,顷刻间就可以杀到北京城下,对京师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明朝九边重镇分布图

为此明成祖故去后,朝廷曾出现过数次还都南京之议,终因种种原因搁浅,明英宗即位后不久,宣布撤销北京各部的“行在”字样,北京的都城地位才终于确立。只是如此一来皇帝等于是将自己置于对敌前线了。为加强长城防线,明王朝先后在沿边设立了九座军事重镇,以取代过去的塞王御边战略。由东到西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

所以明朝的天子守国门从来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但正所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面对外敌数次兵临城下,明朝皇帝都没有弃城而逃,这种气节和担当还是值得赞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