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书谱》传天下,孙大神仅用127个字,让我醍醐灌顶!

 法厉无边 2023-01-20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昨天小编讲了王羲之的16个结字技巧,受到了广大的网友的支持,阅读量超万人。临近春节本好忙啊!昨晚有一位兰亭书法学院的学生,私信叫我讲一讲《孙过庭书谱》,我说专业学院的老师都是人才中的人才,为什么听我这个糟老头子胡说八道?他说四海易术讲的比较接地气,语言直白,图文并茂,看短文不累,理解很轻松……

文章图片2

既然这样,小编赶鸭子上架,以下所有的言论代表个人观点,请大家筛选网络信息,能用则用,不用则弃,不做“砖”家。

孙过庭是唐武则天时期,垂拱年间的书法家。关于他的生平,网上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说他吴郡人,也就是江苏的苏州人。第二种说他杭州富阳人今属浙江富春人,第三种说陈留人今河南开封人。书法及书法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有一本《书谱》名扬天下美誉。

文章图片3

孙过庭的书论内容比较多,其中最有价值的127字的论述,从审美到创作给我们有了很明确的指引。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孙过庭的书法之美。

文章图片4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第一: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文章图片5

我们在临摹创作时,竖画的收尾有各种不一样的变化,除了正常的垂露之外。

文章图片6

收笔笔芯可以靠左,可以靠中,可以靠右,可以尖收,可以平收,可以圆收。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切记不要只有上图尖和圆两种变化。

第二:奔雷坠石之奇

笔画要有险绝的自然状态,斜而不倒,险中求正,点有坠石之奇。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第三:鸿飞兽骇之姿

文章图片12

老鹰大鹏捕猎,身体收紧,双翅舒展,虎豹柴狼有跳跃之姿。写字要有收放,笔法字法象动物捕食般要灵动。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第四:鸾舞蛇惊之态

文章图片16

字的形态像仙鹤跳舞一样优美,有时也像惊蛇一样极速的行笔。

文章图片17

第五:绝岸颓峰之势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汹涌的波涛的海崖,像颓鹰在险峰上盘旋,突出了结构奇和险。

文章图片20

第六: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

文章图片21

下笔时,轻的笔画的要像蝉的翅膀一样,薄如网、弹而有力。

文章图片22

下笔重时,有千里崩云的感觉,给人很强的压力感。

文章图片23

第七:导之则泉注,顿之侧山安,纤纤夫似初月之出天涯。

我们创作的时候,笔势字势的气息,像溪水一般的自然贯通流。

文章图片24

顿笔的处理,线条果断像陡峭的山崖。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笔画的交接的时,细的地方,像初出的朦胧的月亮,细线的勾勒,自然天成。

文章图片27

第八: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文章图片28

这句话很好理解,结构的布局,像日月星,像山川河流一样自然。

文章图片29

第九:孙过庭大神对上面八个观点,做了一个小结:

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笔有由。

书法之美同自然之美有无穷的关联,不是单纯的靠苦练而得来的,要达到神妙的境界,必须手的训练和思想的境界都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千万不可随意的书写,笔不妄动,下笔笔墨成形都要有一定出处。

文章图片30

孙过庭大神短短的127字,用了12个自然对比,加上一个小结。讲叙用笔和结字及审美的技巧,总结了学书者,下笔有由来,技法有出处。

小编才疏学浅,抛砖引玉的列出了九条,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阅读需谨慎,照搬有风险,筛选网络信息从四海易术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