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尽量往硬里招呼

 初心部落 2022-08-21 发布于北京

《书谱》的普世意义之一,就是它成功地将节奏图像化,让人一目了然,而节奏是书法的灵魂。故而孙过庭不仅是书学理论领域的集大成者、高屋建瓴者,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草书临写范本。以往对《书谱》的理解,只停留在狼藉之美的鉴赏层面上,并可借此为草书审美奠定一些基础。但是止步于审美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它不足于指导实践层面上的临摹与创作。书法到了笔墨实践中,更迫切的是可操作性强的经验之谈。

秋凉,晨起猛临《书谱》一过,有所悟,觉得可以借用现在最流行的一个词——颗粒感——去理解孙过庭草书线条的奏特点,亦即:孙过庭的线条是极颗粒感的。理解到这一层,下笔临摹时算是有了一个稳实的脚点。

老实人学草书,一般会选《十七帖》、《书谱》入手,倘若细心对比这两个帖子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前者学的是如何将断裂的线条连贯灵动起来;后者正好相反,主攻的是让快速流动的线条能停得住。而草书、乃至书法艺术的密码,就隐藏在这一动一停之间。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譬如学王的可以将《兰亭》与《圣教》放在一起临写,《兰亭》负责笔法,而《圣教》负责结体,当然只是学习时不同的侧重点而已;再譬如学颜的可以让《祭侄稿》负责笔画之软,让《争座位》负责笔画之硬,也就是说,临《祭侄稿》的时候要把笔画往软里写,而临《争座位》时尽量往硬里招呼。【13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