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十七帖》临习分析

 mengk4fz0yyf5h 2022-03-08

草书看似无有定则,实则从字法到笔法、结构都有严格的要求,临帖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平正入险绝,循序渐进,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和学好这门艺术,绝不可急于求成。

初临草书,应先选小草中共性多的字帖,一般情况下先学孙过庭《书谱》,再上溯学王羲之《十七帖》,两者一为墨迹一为刻帖,可相互印证,相得益彰。然后有目的地选择小草其他经典作品,有选择地吸取能完善丰富此类风格的营养,可使自己的作品既深具传统意趣,又较为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来。

孙过庭《书谱》临习分析

《书谱》是墨迹本,易于观察体会用笔,且字数较多,有利于创作用字。临写时应将俊逸潇洒,峻拔刚断的用笔,纵横畅达、遒婉坚劲的笔势表现出来,特别是要学习其在用笔上的中侧并用、提按顿挫分明、充分体现出线质质感和字型的节奏感。同时,《书谱》也是书法史有名的理论著作。其中阐述的论点,对我们书法学习同样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临习《书谱》的过程中,应集中精力认认真真地去临写,暂不必求数量,以准确精到为标准,可以选择有代表性、认为精彩的几个字或几行字来临写。从笔形笔势、字型字势等分析透彻、深入理解,这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量的积累,直至全帖精熟,能随便择文书写。并能在创作中将其风格特征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用笔特性:《书谱》用笔的最主要特点是爽利,快而不迟疑!要做到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精熟字法,其笔势方向要过目不忘,这一点需要常读帖。二是书写工具材料的选择,一般使用稍硬和笔毫和细腻偏熟的纸张,最好是研墨书写,如此其线润泽俊朗。

文章图片1

孙过庭《书谱》(局部)

二、书写节奏:《书谱》的行气节奏无疑是属于犀利劲健型的。这只要与孙过庭所取法的王羲之草书相比较,就一目了然。王羲之的行气处理方式很明显地表现出悠然自得、飘逸典雅的状态,在字字连接时常采取笔断意连的方式,线条在流走过程中并没有出奇的大起大落,即提按起伏不大,呈现着“渐变式”,而不是“突变式”。但在《书谱》中我们看到的是出锋犀利、简直、刚劲,轻重过渡起伏较大,所以行气变化正好与羲之相反。

文章图片2

三、章法构成:章法意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它应包括单字结构法、字字连接法(简单地理解为行气)和行间布局法三个方面,完美的章法应该是三者的相互浑融。情感的流动是作品的第一要素,这在篇幅中可以看到,情趣的创造与表达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是在篇幅中用偶尔轻盈的笔画组合及两个字体的连贯来达到一种“提神”的作用,使人们的眼前不时地出现“亮点”。其次,是通过一片厚重的、笔画较粗的点画来与上述的轻灵的巧妙组合形成较强的反差和对比, 或者说把“轻灵”与“粗犷”进行巧妙组合,而同时也起到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轻的是“虚”,厚重的为 “实”。

文章图片3

我们通篇看《书谱》,会发现它的“变化性”显得单调,比如粗大的字或纤细的字之间的过渡总是成片出现,而不是合理穿插的,这说明他在“字法”上的注意力显然大于在“章法”上的注意力。

王羲之《十七帖》临习分析

《十七帖》风格典雅,不激不厉,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全帖行行分明,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虽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正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内含清刚,简洁练达却动静得宜。其精妙之处表现在:

一、笔画严谨:点画之妙在于用笔。《十七帖》笔法谨严厚重,极有规矩,点画很少锋芒毕露,大都藏头护尾,线条朴实遒劲,富有立体感,尤其书划转折处如:横折、竖弯勾等笔画,总是轻提重按,顿挫有致,笔笔送到,决不一滑而遏。用笔或圆中有方,或方中有圆,意味无穷,全帖无一败笔。

二、结体稳健:书草如楷,从容不迫,平心稳健,心平气和。仔细看下去,精妙至极。有的结体以正而斜,有的似斜反正,有的化险为夷,也有的若断而连。通篇看虽“各自为战”,但字字笔断而意连。相同的字,结体却千变万化,字虽重复,但写法不一。

文章图片4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三、章法生动:点画之间前笔有终,后笔有始,行气贯通,笔畅神融。从疏密关系看,可谓疏可走马,密不容针,字大小错落,笔画有轻有重,极富节奏感。变化从心。《十七帖》中重字很多,却都写得各有姿态,都尽其妙,令人叫绝。如下图:

文章图片5

四、侧锋取势:帖中“邛”字,以顺入笔的痕迹代替横画。然后侧锋而行,侧锋而出。“计”、“复”字,也都有这种短而方的竖笔。竖笔横下,势必笔尖在笔画左侧,在这样短的距离中,是不可能调整到笔划中间的,这些侧势之笔,骨健气清。如下图:

文章图片6

五、浑圆劲劲:草书圆是重要的。而用笔欲圆,须“用笔盘旋,空中作势”,其力出于臂腕,显得字有长工筋骨。如帖中“离”、“奇”、“可”三字,皆遒劲圆活。如下图:

文章图片7

六、重按轻转:古人作书:“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抄”。起伏也就是提按,帖中“至”、“吴”两字,由圆渐方,由转而折,由轻而重,转处轻提,折处重按。再看“足”、“下”、“问”三字,也是转处圆活,折处险峻,正是用笔精妙之处。如下图: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书法作品的成败,关系人的情态,书法是一种用线条组合的表现艺术。得志就是作者在执笔创作时,豪情满怀,喜怒哀乐跃然纸上,意蕴表现在作品之中。

《十七帖》是以真书笔法写草书,作草如真,笔致遒媚,结构精严,临写要准确地表现出这些特征。特别是对帖中寄情表意、“形而上”层面,要能有所感悟且付诸笔端。

草书临习中存在的主要难点

1、没有草书笔法,临帖时表现不出提按转折顿挫使转;2、草法不准;3、临摹的时候,控制不了快慢,写快了线条没变化,写慢了成墨猪;4、对好作品的细节敏感度差;5、以草法代替笔法,任笔为体,只求快感而不求美感,没有法度,忽略了草书的传承性;6、临写缺乏节奏的变化,能快不会慢;7、对草书审美意识的缺乏,甚至不知道何为美,何为丑。

草书临习的相关要点

临学草书,应从笔画到结字,从单字到字组,从字组到一行字的行气、章法,再到用墨技巧等进行全方位的训练。

1、笔法临习。防止用笔潦草不沉实、笔画交待不清、送笔“过”或不到位、出现滞笔等,特别是转折处的提笔,让线质刚健圆润,多段发力明显却自然生发,理性而不失草意。笔法十分重要。笔法正确,变化自然否则,就有故意做作之感。

2、草法关。我们可以将相近的字归类起来,以原帖为蓝本仔细推敲,分析结字原理,集中投入时间、精力,掌握常见字草书的写法、基本的字态,以保证单字结构主次分明,奇中见稳,放中见收。

3、字组临习。经过推敲单字、字组后,在实际创作中要善于重组,根据章法需要改变大小、收放等关系,避免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

4、章法行气临习,使字组间呼应紧密,虽断亦连。行与行,相互顾盼,有内在联系。

5、注意范本墨色变化,如何过渡,临帖时要能表现出原帖节奏感,书写的时间性,浓淡枯湿燥的变化

由于草书的意多于法,因此临习草还需注意字外功夫,因为书写者往往在瞬间挥洒中下意识地将自己审美、修养、情绪表现出来,所谓“书如其人”此时表现得最为充分,故习草更需提高艺术修养分外必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