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九消寒——苏州冬至前后的习俗

 苏迷 2023-01-20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3年01月07日 B03版

钱宇澄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为“岁首”“亚岁”“冬节”等。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古人认为这天是阴阳两气此消彼长的交汇点。《史记・律书》中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周历中即将冬至作为一年的开端,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

冬至后即进入数九寒冬,万物同时也开始酝酿生机,所以古人通常将冬至视作物候变化的开端。人们依据冬至前后的气象规律,总结了诸多气候谚语,如“邋遢冬至干净年”讲的就是冬至时天气与农历春节的关系,还有“冬至不结冰,冬后冻煞人”等。古人为了让寒冷冬天的脚步走得更快一些,于是就诞生了九九消寒歌、九九消寒图、消寒会等。

一般认为南宋陆泳《吴下田家志》中的消寒歌为最早的版本,之后各地流传的版本虽有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苏州吴江的《九九消寒歌》云:“头九二九,相拱勿出手;三九四九,冻碎石钵头;五九四十五,穷人街上舞;六九五十四,沿河看柳丝;七九六十三,被衣两头甩;八九七十二,荡里挖河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太仓的《九九消寒歌》则云:“一九二九出门搓手,三九四九冻煞黄狗,五九六九冰开船走,七九八九相花看柳,九九出九使唤黄牛。”

至于九九消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生活习惯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江南地区的冬季取暖方式也有独到的地方。有经济条件的士大夫会在修建园林时就考虑设计带有冬季取暖地炉的建筑,如拙政园远香堂等。普通人家则常会用汤婆子或竹火笼来取暖。汤婆子多为铜质或锡质,在外包裹布袋即可用于焐手暖脚;竹火笼则是在陶瓦罐的外面套以竹编筐,罐内加木炭后即可同时供几人取暖。

元明时还出现了消寒图,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自注云:“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涂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消寒图最早是以胭脂染色的形式出现的,冬至后每天在素梅图上涂一花瓣。清代杨葆光《冬至作消寒九九图题绝句二首》云:“片片胭脂瘦不禁,披图次第到春深。”消寒图除了梅花图案,明清后也出现了描字型消寒图。先是在井字格内用双勾线框出九个正楷空心字,多为消寒祈福的内容,每个字均为九笔,共计八十一画,冬至后每日用朱笔在空心字上描一笔,常见的有“亭前屋后看劲柏风骨”或“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等文字内容。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就有康熙帝带着年幼的弘历在纸屏上描消寒图的情景,这种涂画或描字的消寒图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得以在民间广为传播。还有一种画圈型的消寒图,从冬至起每日涂一圈,考究的会在圈内用不同颜色表示天气变化,如晴为红、阴为蓝、雨为绿、风为黄、雪为白。

消寒会在清代大受文人雅士的欢迎。冬至后召集友人轮流做东举办饮宴,觥筹交错,吟诗作赋,一般九天左右一聚,至数九出冬为止。《红楼梦》中就写道:“年年老太太那里必是个老规矩,要办消寒会,齐打伙儿坐下喝酒说笑。”苏州文人也常举办消寒会,状元毕沅的《灵岩山人诗集》中就收录了其在乾隆年间与友人在消寒会上吟咏的诸多诗词。怡园园主顾文彬日记中也有光绪初年举办消寒会的记载,每当轮到他做东时,常在园内招饮消寒,或与友人在坡仙琴馆默戏,或在宴后玩默和(叶子戏)。还有一些苏州文人,也会结合消寒会举行诗会雅集,嘉庆年间董国华就曾召集成立了消寒诗社,并拟定“间旬日一集,集必有诗”,参加诗社的有朱珔、陶澍、梁章钜等人。

古人认为冬至前后不仅是物候的分水岭,更是阴阳两气转化的重要节点,所以冬至历来都很受重视。自泰伯奔吴以来,苏州一直保留着视冬至为过年的传统,故而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清代《清嘉录》云:“郡人最重冬至节。”在冬至节前后,苏州还长久流传着祭祖拜冬、吃冬至夜饭、穿新衣、献履袜等习俗。

从商周起历代帝王大都会选择在冬至举行祭天大典。《周礼》载:“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之后民间也逐步形成了冬至祭祖的习俗。清代冬至时,在地方任职的文武官员要到万寿宫等地去拜牌行朝贺礼。苏州人顾文彬就曾在日记中记有冬至时,“五鼓至万寿宫拜牌”。冬至民间的祭祖,一般在家中或祠堂举行,堂内悬挂先祖画像,供上祭品,按长幼顺序,焚香叩拜祭祖,感念祖先之德,祈求平安丰收。清末在苏州的赵烈文在日记中就多次提到冬至在宅园中祀祖的情景。祭祖仪式是庄重而不受外人打扰的,他在日记中曾提到一次祭祖时,“郭汝雨来候,方祭谢之”。但他所提到的友人在冬至前来拜谒,其实也是冬至的另一传统——拜冬。

拜冬又称“贺节”,冬至时人们换上新衣服到尊长或朋友处“贺节”。《清嘉录》载“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吴郡岁华纪丽》中也有“冬至阳生春动,岁将更始。里巷驰贺,一如元旦之仪。至尊长处拜谒,谓之贺节;同辈交相出谒,谓之拜冬”的记载。

祭祖后要吃团圆饭,“新苏州人”赵烈文曾记道:“午后合祀先祖如往年毕,家众相贺,乃福饮。”当时在外为官的老苏州顾文彬也保持着吴地冬至习俗,他日记中载,同治十二年“是夕冬至夜,祀先后,家眷分男女两席宴于后堂”。苏州冬至时常以糯米粉做的团子供奉先祖,蔡云《吴歈》中载“大小团圆两番供,殷雷初听磨声旋”。那时家家户户磨粉做团子,苏州人将大而有馅的称为“团子”,也叫“冬至团”,其馅以糖、肉、豆沙、萝卜丝等为之;将小而实心的则称作“圆子”,两者都寓意着团圆、圆满。《清嘉录》载:“先日,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称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谚。”苏州人注重冬至夜饭,至今还流传着“冬至夜,有得吃吃一夜,呒不吃冻一夜”的谚语,在冬至夜这天,店家都会提早歇业回家团聚,在外的人也要赶回家吃团圆饭。

冬至夜饭除了吃冬至团,桌上的菜品也大多带有吉祥寓意,如青菜称为“安乐菜”,黄豆芽名为“如意菜”,蛋饺则叫“元宝”,鱼则寓意“年年有余”等。阖家团圆时饮的冬酿酒,又称“冬阳酒”。传统的冬酿酒多为选用秋收的糯米发酵酿造的米酒。《清嘉录》有载“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人们也会在酒中加入桂花等植物香料,使之香甜可口、风味独特。清代苏州的冬酿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青诸名,又根据酿造工艺的不同分为十月白、生泔酒、三白酒等类型。《吴郡岁华纪丽》中录有许青浮的竹枝词——“江南秫田秋获早,粒粒红香绽霜饱。茅屋疏灯促夜舂,酒泉走檄新移封”,描述了乡间秋收后酿酒的情景。冬至美食除了丰盛的菜品、冬至团和冬酿酒外,还有各种饴糖和乳酪制品。天未亮就会有人沿街敲锣叫卖,吴地当时有葱管糖、麻粽糖、剪松糖等饴糖佳品。

冬至时,一些大户人家还会邀请戏班到家祠中进行戏剧演出,民间称之为“冬至戏”或“祠堂戏”。为了与宗族祭祀的氛围相吻合,在戏剧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讲究,祠堂戏有时也成了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冬至时还有向长辈献履袜的传统,晚辈将新缝制的鞋袜献给长者,有祈愿老人长寿多福之意。诗人钱谦益《冬至日感述示孙爱》中云“乡人重亚岁,羔黍荐履长。妇女献履袜,儿孙备蒸尝”,还提到冬至后宜静养元气,“阳生象敦复,闭关养微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