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王朝,实行分封宗室制度,所以京城里王公府第众多,现在有迹可寻的

 新用户8926AVU2 2023-01-20 发布于北京
现在有迹可寻的只剩下数十处,敬谨王府即是其中一处。在西单路口南侧,有一条街名为教育部街,敬谨亲王府就坐落在街北侧。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是努尔哈赤之孙,清代名将。尼堪从十几岁开始戎马生涯。跟随长辈们南征北战,奋勇杀敌,曾八战八胜。因战功赫赫,被晋封为敬谨亲王。1652年,尼堪临危受命,命为定远大将军带兵出征湘、桂,顺治皇帝亲自相送。在湘、桂战场上,他英勇杀敌,捷报频传。不幸在衡州之战中,尼堪遭遇敌方埋伏,力竭战亡,年仅43岁。他的灵杦运回北京后,顺治帝为此辍朝三日,让官员们去郊外相迎。爱新觉罗.尼堪被安葬在京郊房山县东甘池村的族氏墓园,墓园占地八十亩,墓园里松柏成林,矗立着大石牌坊,建有宫墙、宫门、祭殿等,宫门前有一对大石狮,整个墓园气势宏大,肃穆庄严。并派有六户看坟户长年守看,每年清明节,皇家人马浩浩荡荡前来祭祀扫墓。清王朝覆亡后,墓园亦衰败了,解放后又遭修路平坟,墓园里只剩下两块龟趺石碑。1976年,东甘池村来了个买石碑的文物贩子,村干部真有远识,不为钱财所动,保住了这处遗存。今天的东甘池村外的一个院落里古树参天,两块大石碑掩映其间,这就是两代敬谨亲王:尼堪和其子尼思哈的墓碑。石碑雕刻精美绝伦,尼思哈碑上雕为梅花鹿,尼堪碑上雕为奔马,两尊赑屃体量硕大,力道十足。这是敬谨亲王族氏墓园中唯一保留下来的遗物。朝代更迭,到了清代末期,敬谨王府被改为了“学部”,民国时期又改为“北洋政府教育部”,鲁迅先生曾在这里供职。这座敬谨王府的第一位亲王是爱新觉罗.尼堪,后世袭罔替了十四位王爷。敬谨亲王府原建筑与其他王府同样分为三路,面阔五间的府门、面阔五间的正殿和东西配店、后寑殿、后罩楼、王府花园…现大部分古建筑被拆毁,昔日的王府之地被分割:一部分为中武大楼,另一部分为民生银行总部大楼。雄伟庄严的王府大门在近年代被拆改,建成了不伦不类的二层仿古楼(拆改原因竟是建大厦时进料不便)。几百年的古迹毁于一旦,真令人痛惜!昔日的敬谨王府大门,今天有武警站岗,巳成为中国武警招待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