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0万跌至30万,C型密封圈成“白菜价”,日媒:中国科技没法压制

 James5291 2023-01-20 发布于河北

太长脸了!

中国“人造太阳”再次传来喜讯,成为全球首个实现了维持和调节超过1000秒的超长时间持续脉冲的核聚变反应堆。

曾几何时,我国在核能领域的技术相当落后,各方面都高度依赖国外,以至于老美喊出300万美元一个C型密封圈的“不二价”,我国都只能咬牙接受。

如今,我国技术全面开花,核领域跻身世界领先水平,曾经“卡脖子”的C型密封圈更是打破了老美50年技术封锁,成功完成国产替代,还实现了后来居上,让美企连续6次捧着上亿美元支票,企图购买该技术,被我国断然拒绝!

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盾构机、碳纤维、顶奢鱼子酱、天价“时光胶囊”等领域,在中国技术下场后,都被逐渐拉下神坛。不仅打破西方“暴利”垄断,还走出国门,改写国际市场秩序。

1、老美敲竹杠,1个密封圈叫价2000万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执行第10次飞行任务,却在升空73秒后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尸骨无存。事后排查发现,起因是一个C型密封圈质地受损。作为核电站和航天航空领域的“灵魂部件”,C型密封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一般的塑胶密封圈不同,C型密封圈为钢铁打造,需要极高的科技含量。众所周知,当核反应堆运行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样的高温高压下,任何容器都会发生变形。因此像C型密封圈这样的零件必须能够自行恢复原状。一个直径4.3米的C型密封圈,误差要求控制在1毫米内,否则可能导致核泄漏问题。

由于技术起步较晚,我国早期只能从美进口,单个价格高达30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2000万),还经常要被老美“捆绑销售”。2007年秦山核电站密封件招标,一家国内企业以绝对优势夺标,谁曾想落选的老美无耻威胁:“不用我们的密封件,C型密封圈也别想要了!”

由于技术垄断,我国最终只能窝囊接受。在采购国内企业密封件的同时,也分出一部分订单给美企。

2、中国技术终结C型密封圈“天价神话”

“卡脖子”的滋味过于难受。招标事件后,我国迅速启动专项计划,历时8年,经历无数次实验和研究,我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和宁波天生密封件公司,先后攻破了包括弹簧成型,热处理和组合成形等一系列非常关键的技术。

2015年,我国成功生产出首个国产C型密封圈,检测数据毫不逊色老美,甚至密封效果更胜一筹。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突破下,国产密封圈的生产成本仅仅只有美产的3成。在国际市场上,C型密封圈的价格也被我国打下90%,仅需要30万,简直就是“白菜价”。

中国技术突破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25万一勺的高级食材鱼子酱,在我国成功实现人工养殖鲟鱼后,国内几百块就可以享受到,;被称作“地下蛟龙”的盾构机从3.8亿降至2500万,占据全球2/3市场份额。

还有曾经叫价2万1克的哈佛“时光胶囊”,其国产版“若返”成品价格断崖式下跌至4位数,京东出货量达80万瓶。据《Science》刊登的论文显示,其核心成分因纯度高达99.9%,被哈佛大学等选为实验室原料,进行临床研究,老年生物体骨骼、肌肉、认知等呈现年轻化趋势。

在人口老龄化形式日渐严重的背景下,国产“若返”的出现正利好更多国人。浏览京东等线上平台,不乏有人一次入手十几瓶,分享给亲朋好友,助力解决“精力、睡眠”等难题。国产技术的突破,让老美措手不及,凭借技术垄断在我国收割暴利的日子成为历史。

如今,老美不仅痛失我国市场,连国际市场报价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说一不二,市场份额逐渐被国产分割。我国70%的核电站都采用的是国产C型密封圈,国产“若返”类分子剂也走出国门,进驻新加坡、日本等市场。

3、外媒:中国科技进步无法压制

面对这一现象,老美开始急眼了,频频搞起了小动作,但中国科技进步无法压制。

日本科技行业名宿公开劝告美国,中国多领域科技进步不太可能被压制,围堵中国反而会刺激发展。C型密封圈如此,国产“若返”类分子剂也是如此。

相比老美,国产密封圈防泄露效果更好,生产成本更低,以至于美企曾意图花费上亿美元购买,被我国拒绝后仍不死心;出自哈佛实验的“若返”类抑老分子剂,由我国拿下行业内首个通过FDA GRAS安全认证,被引进旗下屈臣氏,意图辐射全球市场。

历史证明,想要打压我国科技,继续搞垄断谋取暴利的老美,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