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故知新(13)

 简心素文 2023-01-21 发布于江苏

温故知新(13)

在社会生活中,常有些俗话、典故、成语被误解广传。有的被一传再传以致造成较深的不良影响。現选取了几个社会上流传较广的进行了查证、学习,感到收获满满,现于交流,以便共享。

十二潘仁美正乎?邪乎?

潘仁美,历史上实名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宋朝名将,大名人(今属河北),行伍出身。

在《杨家将》和传统侠义小说中以及戏曲影视剧中都被描绘成一代奸臣陷害忠良,卖国求荣,处处与杨家作对,勾结辽人图谋夺取宋朝江山,可以称作一个十足的大奸大恶之人。

实际的潘美是位何等人呢?据史书载,潘美是北宋开国的大功臣,也是宣布宋朝成立的第一人。为大宋南征北战20多年,无论是平定南方各政权,还是抵抗辽軍,他几乎没有败绩。被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任皇帝称为“柱国太师”,一直做到雍熙(年号)北伐前的忠武节度使,还被封为韩国公。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不仅打仗在行,在治国上也是拿手。基本上宋朝每拿下一个地方,都是当不让的地方一把手,充当了促进该地区秩序和生产恢复的重要官员。故被称为“上马治军,下马安民”是宋朝难得一見的全能型人才。

可以说,潘美是战功赫赫,正史中几乎没有劣迹,没有飞扬跋扈、滥杀无辜或奸诈凶狠记载堪称一个颇有仁义的战将。

这么一位战将怎么被彻底黑化了呢?

公元986年的雍熙北伐时,潘美领西路军,北汉降将人送外号“杨无敌”的杨业(杨继业)其副将,很快收复了四个州。由于曹斌率领的主力突遭重创,战局即逆转赵光义只得命令各路大军撤退。

潘美和杨业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官兵和百姓撤退,但难度很大。杨业建议采用“调虎离山”之计掩护军民撤退,却遭到监军王侁的强烈反对。他主张宋军不仅要直面辽军主力,还要“鼓行而往”,制造声势。杨业不同意,王侁便激将杨业说:“号称无敌,今见敌逗拢不战,是否有其他想法?”暗指杨业可能投敌杨业本是北汉降将,最怕别人怀疑自己有二心

在这场关乎全军命运的重要争论中,潘美作为西路军统领,不仅未阻止王侁的冒险行为,还同意了副将杨业的冒险出兵。杨业在出兵前含泪交待潘美,一定要在陈家谷布置步兵接应,否则可能会全军覆没

而王侁为了争功,谎称杨业已胜,便带领将士纷纷先离开陈家谷。身为一军之帅的潘美任何调查研究,也未阻止王侁撤离,反王侁的步调也撤离了陈家谷。

结果杨业战败,后退到陈家谷此地却无一位接应的兵士,并身受重伤一代名将“拊膺大恸”,直至士卒殆尽,本人被辽军所擒。杨业拒不投降,绝食三日而亡。

潘美不愿和同僚争强好胜的性格害了他他没有纠正王侁的错误行为,以致造成杨业之死,这就是《杨家将》中把潘仁美刻画成奸臣的根本原因。

潘美成为杨家将的仇敌,还成了历史上的大奸臣,这应该是后人为了衬托功名卓著的杨家将毕竟主谋王侁地位远不及潘美,仇王侁远不足以衬托杨家忠烈。

历史讲究盖棺定论,可是人们将历史演义中的原型潘美附会为潘仁美,讽刺地在他的名中多了个“仁”字,但关于他的评价却走向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极端。(待续)

作者:李冬銮

◆李冬銮:【简心诗苑】初雪迟迟到  空中等小年——2023新春瑞雪组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