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ennaXu画廊|「光的艺术漫谈」讲座回顾

 木蘭猫不睡 2023-01-2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光的艺术(Light Art)指和“光”有关的创作风格,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可以把任何突出“光”的艺术,如带有强烈光影的古典绘画、抽象艺术绘画、当代灯光艺术等统称为光的艺术。讲座中,Kenna首先通过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克劳德·莫奈、哈德逊河画派代表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的作品,向大家展示了古典艺术画光中如宗教般的神迹感。

图片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Supper at Emmaus》,1628

板面油画

80 x 62 cm

图片

克劳德·莫奈 Oscar-Claude Monet

《日出》,1872

布面油画

48 × 63 cm

图片

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 Frederic Edwin Church

《Rainy Season in the Tropics》,1866

布面油画

5435 × 3629 cm


而除了历史上这些技艺深厚的艺术家,当代艺术家中也有许多以光为题进行创作的大家,如:丹·弗莱文(Dan Flavin)、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拉里·贝尔(Larry Bell)、罗尼·霍恩(Roni Horn)、玛丽·科斯(Mary Corse)、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新媒体艺术组合Kimchi & Chips、国际创意新媒体艺术团队VT Pro Design等,Kenna也在本次讲座中对他们依次进行了介绍。并于讲座尾声为大家呈现了KennaXu代理艺术家艾琳娜·伯克纳(Alina Birkner)、郝经芳&王令杰及丹尼尔·舒伯特(Daniel Schubert)的作品,带大家走进了KennaXu画廊眼中的“光艺术”。

丹·弗莱文

图片

艺术家丹·弗莱文(Dan Flavin)

Kenna表示,丹·弗莱文作为极简主义艺术家,以灯光装置创作闻名,在丹·弗莱文的作品里,灯管和光线就是他所找到的那个“最本源的事物”。他放弃绘画,用灯光这样的装置艺术,致敬并挑战了那些他在美术馆工作时期所“朝夕相处”的伟大艺术家,也是在超越自己。

图片

丹·弗莱文 Dan Flavin

《monument》,1964

灯光装置

244 cm

图片

丹·弗莱文 Dan Flavin

《Roses》,1964

灯光装置

61 x 122 cm

图片

丹·弗莱文 Dan Flavin

《untitled》,1974

灯光装置

122 cm x 19m

丹·弗莱文的第一件作品《1963年5月25日的对角线(致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是在致敬伟大的艺术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对丹·弗莱文而言灯光就是他的画笔,光就是他的画布,他相信,与光游戏,便是在与神游戏,其作品超越光线,突破物理存在,为观众带来了一种直接的视觉愉悦。也正是在致敬的过程中,丹·弗莱文最终于1961年于索罗门·古根汉美术馆举办展览,成为了比肩一众大师的艺术家。

图片

丹·弗莱文 Dan Flavin

《1963年5月25日的对角线(致康斯坦丁·布朗库西)》,1963

灯光装置

图片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Constantin Brancusi

《无穷之柱》,1876-1957

艺术装置

39.8 x 29.7 cm

图片

丹·弗莱文(Dan Flavin)索罗门·古根汉美术馆展览现场

詹姆斯·特瑞尔

图片

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

而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同为著名光艺术家,则十分擅长将光和空间融为一体,詹姆斯·特瑞尔自幼与光结缘,从早期的空间投影装置,到能激发人思索“天”与“人”关系的《天窗》系列作品,都贯穿了他对人与光之间感知关系的哲学性思考。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光,还引导着人们如何找到光,抵达自己未曾发现的“精神之域”。

图片

詹姆斯·特瑞尔 James Turrell

《Ganzfield》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

詹姆斯·特瑞尔 James Turrell

《Ganzfield》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

詹姆斯·特瑞尔 James Turrell

《Skyspace Series》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詹姆斯·特瑞尔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佩恩蒂德沙漠边缘发现一座巨大的休眠火山口,三年后,他决定买下这座火山,并致力于把这座废弃火山改造成一个人类与光互动的艺术基地,在作品《罗丹火山口》中,他通过将灯光装置与空间融为本体,让人们接触宇宙星辰,带领观众探索着对于感官刺激,和空间转换的心理反应。

图片

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所购罗丹火山遗址

图片

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罗丹火山作品入口

图片

詹姆斯·特瑞尔 James Turrell

《The Color Inside》,2013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拉里·贝尔

图片

艺术家拉里·贝尔(Larry Bell)

拉里·贝尔是20世纪6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创作手法的革新让他成为了“光与空间运动(Light&Space Movement)”的核心人物,他认为玻璃是一种固态液体,同时具备三种特性:反射光线、吸收光线、透过光线。于是他通过对玻璃表面光滑细致的处理,来探索光线透过材料时的反射与形成的阴影,并为此从德国装饰金属化工厂购买了一间真空镀膜室。

图片

拉里·贝尔 Larry Bell

《Cube》,1985

艺术装置

图片

拉里·贝尔 Larry Bell

《6 x 8 x 4-CD》,1971

艺术装置

图片

拉里·贝尔 Larry Bell

《Corner Lamp SB 6》,1980

灯光装置

91.4 x 91.4 cm

拉里·贝尔通过将不同种类的金属或非金属薄膜附着在他的玻璃装置上,开启了在艺术中对玻璃涂层技术与高度抛光应用的终身探索。而也正是通过对玻璃和光的深度理解,使他扩展了对视觉和物理领域的感知,让作品突破传统媒介限制,透过光影,得以快速影响周遭环境并转换观众视角。

图片

拉里·贝尔(Larry Bell)过往展览现场

图片

拉里·贝尔(Larry Bell)过往展览现场

罗尼·霍恩

图片

艺术家罗尼·霍恩(Roni Horn)

艺术家罗尼·霍恩专注于创作具有精炼的视觉力量和严谨又充满智慧的作品,以此探索性别、身份认同、双性同体及主客体间的复杂关系等议题。其作品中光和玻璃间的辩证关系,使观者意识到身份和感知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人们围绕着它,观察与感知着瞬时而恒久的变化。同时,自然也是罗尼·霍恩尤为重要的创作主题,因19岁那年去冰岛旅行,罗尼·霍恩爱上了冰岛的风景和气候,自此冰岛成为了她的精神家园。

图片

罗尼·霍恩 Roni Horn

《Still Water》,1999

石版印刷

77 × 105.5 cm

图片

罗尼·霍恩 Roni Horn

《Vatnasafn》,2007

艺术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

罗尼·霍恩 Roni Horn 

《Pink Tons》,2009 

艺术装置 

110 x 120 x 120 cm

罗尼·霍恩以自然为灵感创作的作品具有情感和心理的深度和强度,可以看做是后极简主义形式在情感向度上的“容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固体浇筑玻璃作品拥有两面性,侧面的浑浊与上方的透明共存,“超液体”材料自身的暧昧性,与玻璃表面呈现的气候、光线的变幻过程,都让参观者在每一秒、每一个角度都有不同的感受,自然与人、气象、文学和诗句始终占据了她作品的中心。

图片

罗尼·霍恩(Roni Horn)过往展览现场

图片

罗尼·霍恩(Roni Horn)过往展览现场

图片

罗尼·霍恩(Roni Horn)过往展览现场

玛丽·科斯

图片

艺术家玛丽·科斯(Mary Corse)

玛丽·科斯(Mary Corse)艺术家玛丽·科斯作为当今艺坛“光艺术”的先驱者,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玛丽·科斯都尝试将“光”嵌入到她的绘画中,尤其着重于白光。她的作品以极简主义抽象单色画闻名,但这些拥有“高冷”美感的单色画作实则大有乾坤,玛丽·科斯曾为艺术潜心学习量子物理,并在作品中置入充满氩气的管子,由隐藏的特斯拉线圈电磁场供电,通过这种独特的手法,玛丽·科斯将人们对光学的感知带入了静止的平面画作中。

图片

玛丽·科斯 Mary Corse

《Untitled》,1968

灯光装置

114.9 × 114.9 × 12.1 cm

图片

玛丽·科斯 Mary Corse 

《Untitled》,2021 

灯光装置 

198.1 × 68.6 × 15.2 cm

图片

玛丽·科斯(Mary Corse)过往展览现场

1966年,玛丽·科斯在一次公路行驶中,注意到涂在公路的油漆夜晚都能发亮,于是以此为灵感,将同款工业材料“玻璃微球(glass microspheres)”与丙烯酸颜料和微小反光玻璃珠混合进行绘画创作,并从1966年延续至今。微球玻璃珠变幻的光感赋予作品丰富的视觉效果, 观者通过转换不同的观赏距离和角度,会发现画作时而光亮、时而暗淡。凭借娴熟的技巧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玛丽·科斯为作品注入了为“无极”造像的哲学思考。

图片

玛丽·科斯 Mary Corse

《Untitled》,1945

综合绘画

30.5 x 30.5 cm

图片

玛丽·科斯 Mary Corse 

《Untitled(White Multiband, Beveled)》,2019

综合绘画 

91.4 × 304.8 cm

图片

玛丽·科斯(Mary Corse)过往展览现场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图片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

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善于用光学技巧与几何学法则打造出带有自然、梦境与意念相糅合的感知型作品,在冰岛的成长经历,让他对自然现象产生了不一般的迷恋,他通过使用各种科技元素,将带有理性温度的艺术理念传播开来,通过在空间重塑人造的自然现象,帮观众打开感官体验。

图片

奥拉佛·艾里亚森 Olafur Eliasson 

《Your memory of the iving kaleidorama》, 2022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

奥拉佛·艾里亚森 Olafur Eliasson

《Your memory of the living kaleidorama》,2022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

奥拉佛·艾里亚森(Olafur Eliasson)过往展览现场

在作品《气象计划》中,埃利亚松用半圆形的屏幕、镜子天花板和人工薄雾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悬日,“阳光”刺破雾气,将温暖与甜意射向每一位观众,在艺术家的“创造性体验下”,人们被唤醒了对自然的向往,也激发了对环保理念的思考。

图片

奥拉佛·艾里亚森 Olafur Eliasson 

《The Weather Project》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

奥拉佛·艾里亚森(Olafur Eliasson)过往展览现场

Kimchi & Chips

VT Pro Design

图片

 新媒体艺术组合Kimchi&Chips

图片

  国际创意新媒体艺术团队VT Pro Design

而除了以上艺术家,新媒体艺术组合Kimchi&Chips和国际创意新媒体艺术团队VT Pro Design也借助光艺术的独立性和抽象语言,在表达着自己对于生命、时空的多种观点。他们将新技术和艺术进行融合,激发出虚构的现实,作品结合代码、材料、音乐、概念和机制等,展现着美丽的视觉幻象。

图片

新媒体艺术组合 Kimchi & Chips

 《LUNAR SURFACE》,2015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
图片

新媒体艺术组合 Kimchi & Chips

 《LIGHT BARRIER THIRD EDITION》,2016

灯光装置

1400 x 800 x 600 cm

图片

新媒体艺术团队 VT Pro Design

《Cyberpunk 2077》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

新媒体艺术团队 VT Pro Design

《OFFF 2022: DECIMA 》,2022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

新媒体艺术团队 VT Pro Design

《OFFF 2022: DECIMA》,2022

灯光装置

尺寸可变

艾琳娜·伯克纳

图片

艾琳娜·伯克纳(Alina Birkner)

KennaXu画廊(福田)正在展出德国艺术家艾琳娜·伯克纳中国首展《柔光幻影》,艾琳娜·伯克纳的创作核心便是色彩、光线和观众的互动。颜色如何影响观看者?光是如何通过颜色传播的?在这一问题上,艾琳娜·伯克纳便是继承了丹·弗莱文和詹姆斯·特瑞尔等艺术家,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图片

艾琳娜·伯克纳 Alina Birkner

《untitled (Blue and Blush)》,2015

布面丙烯

180 x 140 cm

图片

艾琳娜·伯克纳 Alina Birkner

《无题 (春天)》,2022

布面丙烯

80 x 62 cm

图片

艾琳娜·伯克纳 Alina Birkner

《无题 (我在里面发光)》,2022

布面丙烯

80 x 62 cm

艺术家艾琳娜·伯克纳相信自己能感知颜色和光线在身体里流窜,仿佛会与身体的一部分对话,是一种温和的触觉。伴随感知的创作在光晕围绕的画面下,传达了她前卫的神秘主义和超凡脱俗,以“光”为题,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微妙、空灵的领域,具备让人沉思的力量。

图片

艾琳娜·伯克纳 Alina Birkner

《untitled (Flame Flower)》,2022

布面丙烯

170 x 120 cm

图片

艾琳娜·伯克纳 Alina Birkner

《untitled (Sky Egg)》

2022

布面丙烯

170 x 120 cm

图片

艾琳娜·伯克纳 Alina Birkner

《untitled (Happy Balance)》

2022

布面丙烯

170 x 120 cm

相关阅读:

KennaXu画廊|艾琳娜·伯克纳「柔光幻影」展览预告

展览现场|艾琳娜·伯克纳中国首展「柔光幻影」



郝经芳&王令杰

图片

艺术组合郝经芳&王令杰

艺术家组合郝经芳&王令杰创作大量采用现代科技技术,包括光学元件光学元件、热敏材料、机械设计等实践手段的深入研究和运用,使光、重力、时间等自然元素成为主要创作材料,探索着独有的“光艺术”语言。其中《在一个万物运动的宇宙中》系列作品采用深蓝单底色热敏颜料绘制,背景暗示着一个神秘的宇宙,而整个画面只有一个微弱的白色光点持续缓缓移动,就如同在硕大宇宙中独立运动的一个个体,在生活中缓慢前行。

图片

郝经芳&王令杰

《在一个万物运动的宇宙中》,2017

亚克力板,热敏颜料,激光,机电装置

66 × 66cm

图片

郝经芳&王令杰

《在一个万物运动的宇宙中》,2017

亚克力板,热敏颜料,激光,机电装置

66 × 66cm

郝经芳&王令杰《在一个万物运动的宇宙中》视频演示

在《Sun Drawing》作品中,装置中间固定着一个太阳透镜,在透镜下方放了一张热敏纸,就这样每天放在室外太阳底下。热敏纸会随着它所经历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超过70度,纸的颜色会永久变成另一种颜色。也就意味着,在该作品中,“太阳”就是艺术家,将能量与热量展示在纸张上。而郝经芳&王令杰认为,太阳其实不光是在画它自己,太阳在画的其实是时间。时间我们看不见它、听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光艺术”创作,去感知这样的时间与这样的能量。

图片

郝经芳&王令杰

《Sun Drawing》

2012-至今

艺术装置

尺寸可变

图片

郝经芳&王令杰过往展览现场

图片

郝经芳&王令杰

《彩虹》,2013-至今

艺术装置

相关阅读:

KennaXu画廊 | 「史鉴未来」参展艺术家郝经芳&王令杰(Hao Jingfang&Wang Lingjie)

丹尼尔·舒伯特

图片

艺术家丹尼尔·舒伯特(Daniel Schubert)

艺术家丹尼尔·舒伯特则是将所见简化为本质,于画中产生微妙的色彩和光线,通过使用兔皮胶和自制蛋彩等传统材料,给人以抒情、宁静的深度感悟。作品直击本质产生的微妙光线,低调又令人印象深刻,纯粹的气质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审美体验。

图片

丹尼尔·舒伯特 Daniel Schubert

《无题2021(作品系列nc1)》,2021

布面丙烯

170 x 115 cm

图片

丹尼尔·舒伯特 Daniel Schubert

《无题2021(作品系列nc7)》,2017

布面丙烯

170 x 115 cm

图片

丹尼尔·舒伯特 Daniel Schubert

《无题无题(出自放入微光系列)》,2022

布面丙烯

220 x 150 cm

图片

丹尼尔·舒伯特(Daniel Schubert)过往展览现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