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世纪六十年代华县人的年味

 华州文史荟萃 2023-01-21 发布于北京

记忆中的儿时年味

作者:李吉超
 

20世纪的60年代,是个计划供应的年代,生产、生活物资极度紧缺、贫乏。全国人民勒紧裤带,既要搞社会主义革命,又要搞社会主义建设。在华县农村,平时,再穷再艰苦都可以过得去。而过年了,人们按照传统观念和习俗,不管物资再贫乏,生活再怎样艰苦,大人们都要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的改善生活。

1954年一户华县人家拍的全家福 杜明科供

过年前,家家都要买上大肉、豆腐、粉条等平时吃不上的好菜,蒸上平时吃不上的白面蒸馍。在穿着上,大人小孩每人都要有一身崭新的新衣服,图个旧貌换新颜的好兆头。一般家庭自己手工加工初布衣料和买来的洋布(村里人称机制的细平布叫“洋布”),经济宽裕一点的家庭请专业的裁缝师傅,到家里缝制过年穿的新衣服。哪怕拖到大年三十,也要赶在初一那天穿上新衣服。因此每年一到腊月天,有手艺的裁缝师傅就格外的忙碌,这家请,那家叫,忙的不亦乐乎!

腊月二十三 “小年”之后,过年的气氛就愈加浓厚了。清扫房子,买菜买肉,写春联,买年画,杀猪宰羊,蒸制白馍。到了大年三十这天,达到高潮。再次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贴春联,贴年画,在堂屋的主要位置要先挂上历代先祖的中堂(俗称“神轴子”,上面记载本家上辈已故先祖名字和关系,从上到下,呈宝塔形排列),祭祖敬神位,其它物资年货全部到位。响鞭炮,迎接先祖入位、献饭等祭品。尔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正月初一天不等明,响鞭炮,敲锣鼓,接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早饭后还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庆新年。正月初二开始,走亲戚拜年。初五之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了“破五”日,个别年长的老人,已零星干起地里的部分农活了;同时,长辈也开始给12岁之前的晚辈送灯笼,直至正月十五之前。

正月十五前后的晚上,开始打灯笼,放天灯、放起火(夜间施放的一种能快速飞上天的特殊灯具)。白天还有社火、芯子等文娱活动,更进一步把新年的节庆活动推向高潮!

过了正月十五以后,气温回升,越冬作物陆续返青,地里的农活也大量展开。春节的气氛至此,亦开始逐步减弱降温。到了正月底,便全部结束。

然而,在儿时诸多的、传统的过年的记忆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事,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大小老少围坐在奶奶的热火炕上,其乐融融地吃那盆年夜热烩菜。

儿时,我们家在华县故城堡子(有城墙的村子)里的地方(面积)有限,房子宽窄只有一大间,丈余宽,房子有上房,单排两间厦房和前房。家里共7口人,房子虽不大,却被勤劳的父母收拾得十分整洁、有序。过年了,更不例外。由于过年时,连锅的火炕不断地烧火,因而,奶奶的火炕热气烘烘,早已热得盖不住被子和褥子了,只能溜着光席子。三十晚上,过年用的吃的、穿的、用的全部做完后,一家人围坐在奶奶的热炕上,津津有味吃着那盆热气腾腾的大盆烩菜。小孩们只管嘴里吃得香,早早地就盼着这一年一度的吃大烩菜,认为这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菜。确实,一年就这么一次,也是吃的最开心的一次!

今天看来,吃上一盆热烩菜,算得上个啥?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可在建国初期的那个年月里,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它是一种奢望,是孩子们一年一次的期盼,是一年一次的满足口福的机会呀! 

今天,我们的生活与那时相比,吃的、穿的、用的,一切的一切,就是天天和过年一样的!

2014年3月16日 

华州区作家协会 李吉超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