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低热案2例

 经方人生 2023-01-21 发布于四川

新冠低热2例

案例一 汗出低热案。

60女,感染新冠后10天,持续低热37摄氏度,后背颈部疼,头疼,前胸、后背、头面出汗明显,口干口渴、心慌,舌润,脉滑数。 无恶寒。

表阳不足、余热为清。

方:桂枝18、炒白芍15,炙甘草10,麻黄根10,炒栀子10,淡豆豉10,葛根50天花粉20,川芎20.  x3剂。

约5天后反馈:汗出明显减轻、未再发热,无头痛,颈部仍板痛余均减轻。

案例2  低热咳嗽案

33女,新冠后,低热4天约37.5~38摄氏度,恶寒无汗,后背板痛,口苦,口干渴,小便少,阵法夜间咳嗽,舌略红薄黄少津,脉浮数。(来诊时患者经期的第3天,月经反常的结束)

考虑:三阳经并病、太阳本病(水热互结膀胱)。反馈:第一剂药后汗出热退,第二剂后未再出汗,现已3天未再发热,口苦、口渴、小便均好转,患者用氨溴索等西药治疗咳嗽。方:柴胡汤、麻黄汤、五苓散、白虎汤加减,X3剂。

图片

按语:未从风温、风热治疗,考虑时令冬气,初感为寒,后续即使化热入里,半表半里,仍从表解寒邪。行经妇女,从少阳出手,柴胡性寒,疾病太阳--阳明--少阳已经显现,用党参甘草预防传至三阴。体会就是:对六经辨证、病因辨证、传经有了一些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