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时学中医,小恙无戚戚。

 智汇百川 2023-01-22 发布于河北

放开管控后,风卷残云般的″扬过'全国,约十亿人或轻或重受疫影响,可叹国人体质一般,更叹用药不对,后遗绵绵。

试想时值寒冬之季,寒湿诱因染疫,先恶寒怕冷再发烧,只注重退烧?第一时间用现代(精炼)退烧药,输液,清热解毒,天寒地冻用寒凉之物硬生生的消耗掉与(戾气)病毒作战的阳气(温度),于是后遗症是,寒伤胃气无胃口,寒湿大小肠腹泻,心阳不足血脉不畅失眠,痰饮阻肺的现代病名白肺,咳嗽,……等等

要是学点中医常识,第一时间辨证用上伤寒论中桂枝,麻黄汤,葛根汤,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和疫情防控指南分清阶段性几方几药,解表散寒郁,烧热有通道而出不伤正气。

我与同宿舍哥们先后阳过,自己分辨症状先用藿香正气水,期间用过六粒连花清瘟,三天症状消除,五天转阴,后无什么不适,哥们用现代药七天转阴后喉痛,咳嗽将近两星期天。

事实上这次大范围阳过,特别是乡镇农村地区,怪拳乱招打所谓的(病毒),方式和用药杂乱,可以去总结用了什么药的后遗症是个什么状况。

将近过年,有闲时翻看中医书籍学习基础知识,不至于现代科技测出几十上百种变导毒株吓得惶恐不安心忧戚戚,如疫情中传染性的症状大同小异,诊断不难,辩别寒热(阴阳)大方向,初期千人一方是可行的,缓解急性症状后一人一方善后调养。

若是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下怎么办,西药自己造不出来,中医药到可以用多种方式获得,药,针,艾,推拿,刮痧,火罐,食疗等可选择应对来自外因初期的疾病。

一提到中医,就被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博大精深给吓着,认为玄学不可学。

其实阴阳,用现代语就是事物正反面为一整体,正负数,寒热,上下,兴奋消沉,可无限细分。五行是事物归类,分析相互关糸的模型,天人合一就是人活在天地之间,作息生活与天地同频同步,春生夏化秋收冬藏,不信的可去冰天雪地活动到如夏天汗流满面,看看春天精神如何。这些搞不懂也无关糸,只相信自然界的风寒暑湿温燥火和情绪对人体有影响就行。

把刷抖音,头条,电视剧的时间用来学点中医基础,五脏六腑的虚实寒热,气血盛衰,水湿痰饮淤郁致病的特征,便于对症选择用药,利用祖先反复证实的方剂方药和其它医疗方式,只辨有无怕冷发热,有汗无汗,口渴不渴,喝冷水热水,痰的稀稠,舌质红暗,舌面干润,舌怠黄白厚薄,大便稀结,小便清赤,面色,睡眠,有无胃口……这些就能辨别寒热大方向选择性用,比如放开后神药特效药难买,中医药参考方剂成药也多,中医药不对症用反了适得其反。

自学中医自己买药配药,应对自己外感病初期还是不玄乎的,当然,如要成为医生名医解决慢性疑难杂症病,真要深耕精进,下番苦功夫才行。

快过年了,希望友友们快乐度过春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