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司马懿龟缩不战,诸葛亮全无破解之策吗?这几个办法可以一试

 趣历史 2023-01-22 发布于辽宁

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老对手司马懿则采取了“龟缩不战”策略,那么,面对这样的敌人,诸葛亮真的无计可施吗,笔者认为,有几个办法,诸葛亮可以一试。

第一,加大骚扰。司马懿龟缩不战,诸葛亮虽无法与其野战,但仍然可以通过军事骚扰的手段来削弱司马懿。比如,诸葛亮可以令士兵在魏军营寨附近时不时的擂鼓呐喊,令魏军昼夜不得安寝,时间一久,魏军神经衰弱,战力必定大打折扣。比如,诸葛亮可以让小股士兵向魏军营寨射火箭,当时的营寨用材大都是木头,很容易引发小范围火灾,这也会加剧魏军的恐慌,令其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比如,笔者曾经在史料中见过一个最令人发指的骚扰方法,进攻方把本方屎尿都集中起来,在防守方开饭的时候,进攻方把屎尿用投石车抛进防守方大营,此等方法,诸葛亮完全可以尝试。只要能取得胜利,过程是否文雅并不重要。

第二,离间之计。三国时期,曹操在平定西凉时,离间韩遂马超,导致二人反目。战国时期,秦国在长平之战中离间廉颇和赵王,导致赵括顶替廉颇。这些历史真实案例,诸葛亮完全可以效仿。实际上,类似的办法,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已经安排了一次,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用“散布流言”的方法,让魏主曹睿对司马懿起了疑心,从而罢撤了他的兵权,这虽然只是演义,但这个办法是完全可行的,尤其是曹魏皇族对于司马氏向来有提防,曹操的那句“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向来是曹魏皇族的座右铭,因此,把离间之计用在司马懿身上,有很大的成功概率。

第三,继续屯田。诸葛亮前四次北伐,屡屡受制于粮草供应问题,因此,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大胆的使用了“屯田”之法。所谓屯田,就是让蜀军在战场附近开垦荒地、种植庄稼、收获粮食,这样一来,蜀军就能够从雍凉一带直接获取粮食补充,其对于蜀道运粮的依赖也就大大减少,随着时间推移,蜀军的粮食将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如坐针毡的就换成司马懿了,该怎么办呢,打出去?但是野战又打不过诸葛亮,继续龟缩?但是再龟缩下去,先崩溃的是魏军,两难困境之下,司马懿很可能会选择一个折衷的办法,派出小股魏军破坏蜀军的屯田,但这样很容易被蜀军伏击,虽然每次损失兵力不多,但日积月累,有生力量也会大打折扣。

第四,放平心态。诸葛亮之所以急于求战,无非两个原因。其一是粮草问题,这个问题已经通过“屯田”解决了。其二是心态问题,诸葛亮怕完不成刘备交代的任务,也就是《出师表》中说的“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实事求是的说,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希望诸葛亮能够兴复汉室,这本身就有点强人所难,特别是在荆州失守、夷陵惨败之后,蜀汉的脊梁骨就已经断了,诸葛亮此时接手这个“烂的不能再烂”的摊子,压力实在过于巨大,他应该学会自我减压:在“鞠躬尽瘁”的基础上,更应该明白“尽吾志而无悔”、“蜀汉每多活一天都是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些道理,心态一旦放松了,吃喝就多了,睡眠就好了,身体也就好了。

结语:以上就是笔者总结的,诸葛亮应对司马懿龟缩不战的几个好办法,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第四条,放平心态,你不敢出来,我该吃吃该睡睡,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诸葛亮也完全可以这样想:“在战争密集的年代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时刻,更像是苍天对我的施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