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个原理,让你更具有说服力

 万里潮涌 2023-01-22 发布于浙江

佳节至,幸福到~

培训人社区推出「春节特辑」系列

从初一到初六,每天会为大家推荐一本书

来丰富伙伴们的假期生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图片

图片


逢年过节,与许久未见的亲友沟通,对很多人来说是的挑战。

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可以被称为“社牛”的人,总能在各大场合高谈阔论,谈笑风生。

他们中不乏有亲友团中的“意见领袖”,可以轻易说服长辈,引导晚辈。
且不论他们的道理是否正确,但这套能令听众信服的方法,的确值得深入研究,化为己用。

今天为大家推荐《影响力》这本书——

书中提到的几种方法,能让我们更具有说服力,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与他人沟通,以达成自己的期望。

并且,明白产生说服力背后的原因,也可以避免我们成为被影响的“受害者”,拿回自己的主动权。

相信只要多加练习与思考其中的方法,并勤于实战,相信有朝一日,定会助力你的职场生涯,说不定还能成为亲友群中的KOL图片

以下尽情enjoy

01

极具说服力的六大基本原则

在罗伯特·西奥尼迪《影响力》这本书中,阐述了极具有说服力的六大原则:

互惠、承诺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

为我们解释了一些人为什么非常具有说服力,一些人为什么可以成为KOL(意见领袖),而另外一些人,又为什么更容易上当受骗?

这六大原则背后是有关心理学对“顺从性”的研究与探讨。

通过作者的一系列社会实验发现,以上这六项原则,均能让人产生自动的,无意识的顺从。

了解这背后的原因,其作用不单单在于帮助我们成为更具有说服力、影响力的人。

更重要的在于让我们不再轻易上当受骗、拒绝不合理的委托,拥有清醒的头脑拿回说“不”的权利。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了解说服力背后的六大原理,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些许可大可小的改变与影响。

02

互惠原则:给予、索取、再索取

互惠原则是在我们身边最有有效的武器之一,用好这个原则,基本可以做到让对方协助,达成你任何想要达成的事情。

这条原理的意思是:要是别人给我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如果不加以回报,随之与之而来的就会有亏欠感。

简单来说就是:你帮了我,所以我也要做点什么帮到你。

这条原理的强大之处在于——无论是你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纳,都能触发出的亏欠感,从而让你就会为对方做些什么。

使用方法

举两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

事例一:线下展会上的新品牌推广,为了让人们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账号,往往会给来往的观众送一些备受欢迎的小礼品,观众在扫码后也会自然而然的进行关注。

事例二:某些网店店主为了博得用户的好评,会在寄出物品后,再送几个小礼品,并请求用户写一段好评。

一般而言,给用户送礼物或不送礼物,前者总会收到更多买家给予的评论。

上述两个事例中,第一个事例是主动接受,而第二个事例则是被动接受,但两件事都有效达成了它最终的目标,这就是互惠原则的威力所在。

存在问题

互惠原则同样也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容易触发不对等的交换。

只要环境合适,就可以影响到双方让利的大小。

以书中的例子说明:

一位女士的车某天突然无法发动,受到了好心陌生人的帮助重新启动,她说了一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请随时开口”,一个月后,这位陌生人来问借车,这位女士欣然答应,结果这位陌生人把车撞坏了。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善意往往能刺激他人更大的恩惠?

因为亏欠感会令人不舒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此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在我们的社会道德约束下,违背互惠原则,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大多数情况下,知恩不报的人会被贴上“忘恩负义”的标签。

因此,互惠原则是很容易发生“以小的利益,换取大的恩惠”的情况。

如何拒绝?

现实情况是,往往不管我们是主动还是被动,总有一些后果,我们是不愿意承受,但迫于互惠原则带来的“亏欠感”,让我们不得不做一些让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很简单,需要对他人的提议进行分辨

如果对方是出于真心或善意,并且你确实赞同的话,那不妨接受。但如果这一提议别有所图,那就置之不理。

一味的拒绝会可能伤害到真正给予者的心,但是如果是为了明确达到某项目的,则是需要三思而后行。

善意应当以善意回报,但对于有目的(比如销售策略)确实没有这个必要。

03

承诺和一致:说到就要做到

每一届世界杯,球迷们都会进行一个活动——赌球。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只要一下注,球迷们立刻会对自己选择的球队信心大增。

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

一旦我们做出了某种选择,我们就会立刻感受到内心与外界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的那样去做。

不单单是赌球,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一样的,我们总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作出选择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

心理学家认为,承诺和一致原理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指引力量。

使用方法

承诺和一致性原则有三个核心要点:公开、主动和付出努力

举一个事例:

我们在初高中时入团时,必经的一个历程就是写入团申请书、有些严格学校还会限制入团成员人数,再对申请人再进行举行选拔等,学校也会将组织新团员在进行公开宣誓。以上流程则涵盖了上述的三个关键点,自己主动申请入团、并为之付出努力、公开自己的承诺。

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轻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

这会让好不容易加入进的人更加珍视自己的团体身份,让团队成员更具有忠诚和奉献精神,从而极大地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生存概率存在问题。

以上是正面例子的说明,但如果巧加利用,也会为我们带来一些困扰。

存在问题

常见的就是“抛低球”行为。

以我们常见的情况来说:

商家原本答应在购买某个商品后,提供某种服务,但是当买家下单后,商家就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

部分人并不会选择退货,而是寻找出其他购买这个商品的理由,自圆其说,而这些理由并不是买家的初衷。

正是因为受到“承诺和一致”原则的影响,下单这个动作相当于,我们已经公开告知承诺,后续如果违背,在心理上会有“言行不一”的感觉。

一般来说,人们信仰系统需保持一致,就会找出别的理由宽慰自己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此,部分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先给对方一点好处,在对方确定后,再拿回好处,不用担心对方会找麻烦,承诺和一致原则会帮助TA自圆其说。

如何拒绝?

相信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但要在当下立刻说服自己放弃“言行一致”的执着也不容易。

每当怀疑自己钻了“强行一致”的牛角尖时,可以提出关键问题:

我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心理学证据表明,面对一样东西,我们总是先体验到感觉,过上短暂的一瞬间之后,才能将之理性化。

因此,平时就要多加练习,在认知器官还未理性化时,就感知到它,并提出这个关键问题:我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04

社会认同:大众即真理

众所周知的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也是我们常说的“从众原理”。

比如购买东西时看平台销量、旅游时会选择大部分人走过的线路……书中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喜剧电视剧的“罐头笑声”。

我们在情景喜剧时,常有一些虚假的笑声作为背景音乐,起到的就是指导观众的作用,告诉观众什么时候该笑,什么时候不该笑,以此来让观众觉得,这部剧是有趣的,有意思的。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

而且当认为一种想法正确的人越多,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就越会觉得它正确。

人们会不自觉地陷入“大众即为真理”的错觉中,不去再思考这种观点是否真的合理。

存在问题

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愿防范社会认同提供的信息。它提供的行为方式信息,通常是正当且有价值的。

靠着它,我们可以自信满满地在生活里穿梭自如,作出无数决定,而不必费劲儿考察每个决定的优劣利弊。

这样看来,社会认同原理类似于一家自动导航仪,但这台导航仪也会存在出现问题的时候。

作者提到导致社会认同原理出现问题,通常分为两类情况:

第一类情况:蓄意伪造社会证据。

比如商家的恶意刷单,平台博主的“买赞”行为都是牟利者制造出来的,他们想给我们留下一种印象——很多人都在这样做。

但实际上可能大相径庭,而他们正是利用社会认同原理,来引导我们这样去做。

第二类情况:无心的失误被放大,逼使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

典型的就是多元无知现象——即:明明出现了紧急事件,可人人都觉得没什么好惊慌。

比如踩踏事件,最初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聚众活动,结果其他人也一拥而上,导致人越聚集越多,导致踩踏发生。

如何拒绝?

我们往往持有这样的假设: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特别在我们感到迷茫、不确定的时候,很乐意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

但在当下这个信息混杂的时代,我们更要对“广为流传的大众智慧”多保持一点警惕感。

要知道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息才采取行动,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做反应。

我们要不断依据客观事实、先前的经验、以及自我的判断,并于之前的事例进行对比,确保这样做不会有问题,才不会被“社会认同”牵着走,从而避免掉一些麻烦。

05

喜好:友好的窃贼

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有趣的是,有些我们完全不熟悉,不认识的人,也可以利用这一点,让我们顺从他们的需求。

比如,最常见的是“明星代言,粉丝买单”的情况。

有粉丝表示,会因为自己喜欢的明星,而购买很多自己用不到的东西。

“先让消费者喜欢他们”,专业的广告营销人士往往会善用这点,从而达到销售目的。

使用方法

喜好原则,或者说如被人喜欢的理由,通常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外貌、相似性、恭维、接触与合作以及关联。

外貌:

长得好看人,更容易被别人喜欢。

受到“光环效应”(一个人的突出优点,往往会主导别人看待他的眼光)的影响。

我们会自动给长得好看的人添加一些正面特点,比如有才华、善良、诚实和聪明等。

而我们在作出这些判断时,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意识到外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性:

我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不管相似之处是在观点、个性、背景还是生活方式上,我们总有这样的倾向,并且会下意识地向跟自己相似的人作出正面反应。

恭维: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我们特别喜欢听人恭维奉承,尽管有时候我们很清楚恭维者是在利用我们。

可一般来说,我们总会相信别人的赞美之辞,喜欢上那些擅长说好话的人。

接触与合作: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在购买东西时,销售员会站在我们这边,向老板争取一个更优惠的价格,让我们成为“共同体”,从而促使我们下单。

关联:

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过去的2022年又称“爱豆塌房”年。

每当某个艺人出现了负面新闻,品牌方通常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发通告,撤销代言,撇清与该艺人之间的关联。

毕竟人们都希望把自己与积极的事情联系起来,跟消极的事情保持距离。

与上文提到的利用受人喜爱的明星代言,以及明星出现负面新闻撇清关系,都是对这一原理的利用。

如何拒绝?

通过很多手段都可增加好感,如外表、相似感和关联性,都是在潜意识中影响我们,我们不太可能找出一种合适的防御措施。

这套方法的奥妙在于使用的时机,其实大部分情况下不必严防死守,毕竟喜欢也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

但如果我们对于对方的好感超过了当下的正常程度,就要加以防御了。

书中提供了一种方法:把注意力放在效果而非成因上。

利用上文中“明星代言,粉丝买单”来说明:

在“为爱发电”前重新思考一下,自己喜欢TA的历程与原因,回归到“喜欢的本质”。

把明星本人和商品分开,只根据商品本身的好坏做决定。如果遵从这样的做法,对明星的喜爱既不会少,自己的钱包也一定能守住。

06

权威:服从与敬重

短视频时代,人人都能在15秒成名。为了博得他人的眼球,让更多粉丝信任,一些博主会亮出自己专家的身份,以证明自己的专业度。

但这其中,往往鱼龙混杂,有真专家,也有虚假的专家。

但无论是真假,权威本身就足以让人信服,并能受到他人的敬重。

作者在书中提到,权威常有以下三个特性:

头衔,衣着和身份标志

这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博主会在简介中写上:XXX科专家、XXX大学教授等,表明身份的文字。

并且在不同的领域,我们会发现衣服就是重要的身份标识,或者反过来说身份标识会通过衣服来呈现。

举几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短视频中讲医学知识的人,会身穿白大褂、介绍国学知识的博主通常穿古风服饰……

特殊的服饰往往承载着地位和身份的光环,从而让人们更加信服。

如何拒绝?

服从权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好处的,这让我们会更容易不假思索地服从。

盲目服从这种机械做法,既有好的一面,也有糟的一面。

盲目服从,我们就用不着思考了,省心又省力。

尽管它大部分时候能让我们作出适当行为,例外的时候也有不少。

特别在当下,自媒体蜂拥而出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对「权威」本身进行判断。

如何做到不盲目服从?

书中提出的两个关键问题可进行参考:

第一、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

这一问题的宝贵之处便在这里:

它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该放的地方上。

上文提到过头衔,衣着和身份标志,都会增加这个人的权威性,但是也不要忘了,这三点也是最容易造假的地方。

不要被外在的权威所迷惑,将重心放回到内容本身,才不会被“虚假的权威”所引导。

第二、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确定好第一个问题后,就该思考第二个问题。

哪怕是知识最丰富的权威,也不见得会把所有的信息托盘全出。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一下他们在当前情形下的真实可信度。

特别当专家在对某产品进行宣传时,通常看似一副不在乎自己利益的样子,很可能其实却收获了极大的好处。

看似有违他经济利益的说辞,给他带来了极佳的经济利益。

07

稀缺:数量少才说了算

如果一样东西少见,或越来越少见,那它就更贵重。

这就是稀缺性原理的简单解释。

稀缺性原理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通常会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迅速准确地判断它的质量。

第二、机会越来越少的话,我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

也就是说每当有东西获取起来比从前难,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了限制,我们就越发地想要得到它。

曾有篇文章发表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现下很火的“考公热”,正是出于对35岁年龄限制的恐慌。毕竟过了35岁,我们就会丧失考取公务员的自由,因此很多人会有强烈的意愿在这之前“上岸”。

这也是稀缺性力量的体现之一。

存在问题

正因为无论好坏,我们对稀缺的东西,总会趋之若鹜。

因此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常见的原本并不稀缺的商品,被贴上“稀缺”的标签,使得价格猛涨,还有众多追随者购买。

稀缺性也可以用在信息的流通上,如果想让某个信息变得更宝贵,不一定非要封杀它,只要把它弄成稀缺就行了。

比如只有注册某平台才能得到的视频,需要付费入会员才能得到的咨询。

又比如今年前网络上疯传的某圈机密文件(后续吃瓜网友几乎人手一份)。

都是靠稀缺性来吸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

但有些具有稀缺性的东西或信息,并不是很有价值,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后,屡屡后悔也是常有的事情。

如何拒绝?

我们对稀缺的典型反应会阻碍我们的思考能力。

比如一看到想要的东西要得不到了,我们的身体就亢奋起来。

尤其是在竞争的环境下,我们更是血脉贲张,眼光短浅,情绪激昂。

 这种内在的冲动一旦冒出,我们知性、理性的一面就后退了。

我们对于稀缺性原理的理解,并不能抵御面对稀缺性时的情绪反应。

书中提供了两个可靠的方法,可供我们学习:

第一、保持警惕。

一旦在某些环境下体验到高涨的情绪,我们就可以提醒自己:

说不定有人在玩弄稀缺手法,必须谨慎行事。

第二、稀缺的东西并不因为难以弄到手,就变得更好吃、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用了。

一家饼干巧克力公司通过研究表明——尽管人们明显更想要稀缺的饼干,却并不认为它比供应充足的饼干更美味。

要清楚某些情况下,我们的喜悦并非来自对稀缺商品的体验,而来自对它的占有。

这两者并不相同,这时候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们到底想从这样东西里获得什么?

要明白一些物品不管是稀缺还是充足,其功能都是一样的。

简而言之,稀缺的饼干也并没有变得更好吃。

 结尾 

依靠说服力原则取得胜利,某种意义上的确是一种捷径,但我们不应该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或者奉为圭臬。

任何直接定义为对或者错的两极化观点,都应当持谨慎的态度去面对。

要知道「说服力六大原则」只是一套思路,一套方法,甚至是一种为了达成自己目标的手段。

但至于怎么用,什么时候去用,该不该去用,全在于运用这套原则的这个人,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

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希望新方法带给我们的是新的启发与思考,也愿好的方法能真正为我所用——

让我们既有影响他人的威力,也可以拥有说“不”的能力。

全文完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启发,记得在文末给我点一个免费的「赞」和「在看」,感谢你的慷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