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第六粮店迅速“蹿红”,倒是想起多年前一个流传的笑话,同样是位于愚园路江苏路的市第十三五金店。 电话铃响,店员拎起话筒:“喂” 来电者:“喂!侬是十三店是伐?” 店员不响,挂掉电话。客人到上级部门投诉,店经理被领导找去谈话。 沉思良久,店里开始推广文明礼仪教育,后来电话又来了…… 店员:'侬好!十三店!请讲!” 时至今日,每个人都不希望做错,都在努力做“对”的事情。按规定执行时,你说不近人情。不按规定执行,你又会说出了事要严肃处理。那究竟该怎样?当人人都被这机器奴役时,其实无非就是在保护自己,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多数人还是会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处世原则。老夫子曰过:“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当“非必要”成了倡议时,那就“一切从简”吧。就像最近街头各家餐馆咖啡店,不都在“一切”+“从简”吗?时下,原本接地气的“烟火气”成了戏话、成了奢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听一段筱咪咪与张樵侬合作的传统独脚戏《各地堂倌》,感受一下堂吃的“烟火气”。1985年“袁一灵 杨华生 笑嘻嘻 张樵侬 筱咪咪艺术生活五十周年”纪念演出时,筱咪咪与张樵侬难得合作,出演了这段《各地堂倌》,基本就是本地男中音上手,浦东男高音下手。当时张樵侬已七十六周岁,筱咪咪也年逾古稀。“各地堂倌”从老牌滑稽王无能单档开始,历代名家的加工创造,各有千秋,各有奥妙。尤其是筱咪咪先生的堂倌独树一帜,非但喊得响、喊得像,而且还喊出了角色,有人有情,有老有少,有喜有悲。尤其是对甬帮堂倌老宁波的塑造,惟妙惟肖。 当下餐饮,最高频的便是手机里一句话“您的外卖放在货架上了”,一切都是“规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