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习读】定喘汤 《摄生众妙方》 【组成】白果(去壳,砸碎,炒黄色)二十一个(9g) 麻黄三钱(9g) 苏子二钱(6g) 甘草一钱(3g) 款冬花三钱(9g) 杏仁(去皮尖)一钱五分(4.5g) 桑皮蜜炙,三钱(9g) 黄芩(微炒)一钱五分(4.5g) 法制半夏(如无,用甘草汤泡七次,去脐用)三钱(9g) 【用法】上用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不用姜,不拘时候,徐徐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痰热内蕴,风寒外束之哮喘。咳喘痰多气急,痰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歌】 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杏黄芩兼甘草, 肺寒膈热喘哮尝。 【临床医案】哮喘 李某,女,21岁,农民。1978年10月22日初诊。喘作3天。患者自述:3岁患麻疹后遂发哮喘,迄今已18年,每于夏凉后反复发作。前天哮喘又发,夜间不能平卧,喉间痰鸣如扯锯,痰黄稠而难咯出,伴有寒热,咳嗽胸闷。诊得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体温37.6℃。心率80次/分,律齐。两肺满布哮鸣音。放射线胸透:两肺透亮度增加,横膈下降,胁间隙增宽。诊断为哮喘,证属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治宜宣肺降逆,清化痰热。定喘汤主之。处方: 白果肉6g,麻黄5g,杏仁10g,甘草6g,苏子10g,半夏10g,款冬花10g,桑白皮12g,黄芩12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