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习读】定喘汤

 精品汇萃 2023-01-22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方剂习读】定喘汤


《摄生众妙方》

【组成】白果去壳,砸碎,炒黄色二十一个(9g) 麻黄三钱(9g) 苏子二钱(6g) 甘草一钱(3g) 款冬花三钱(9g) 杏仁去皮尖一钱五分(4.5g) 桑皮蜜炙,三钱(9g) 黄芩微炒一钱五分(4.5g) 法制半夏如无,用甘草汤泡七次,去脐用三钱(9g)

【用法】上用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不用姜,不拘时候,徐徐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痰热内蕴,风寒外束之哮喘。咳喘痰多气急,痰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治机理】本证因素体痰多,复感风寒,郁而化热所致。痰壅于肺,加之风寒所遏,使肺气壅闭,郁而化热,气逆于上而发为哮喘。症见咳嗽气急、痰稠色黄;风寒束表,卫阳被遏,故见微恶风寒;痰热内蕴,故舌苔黄腻,脉来滑数。治当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方解】方中麻黄疏散风寒,宣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二药配伍,散收结合,既能增强平喘之功,又可使宣肺而不耗气,敛肺而不留邪,共为君药。桑白皮泻肺平喘,黄芩清热化痰,二者合用以消内蕴之痰热,为臣药。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化痰止咳,俱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且能止咳,用为佐使。诸药配伍,内清痰热,外散风寒,宣降肺气而平哮喘。
【配伍特点】宣降清敛相伍,以适肺性,主以肃降肺气。
【运用】本方是治疗痰热内蕴,风寒外束之哮喘的常用方。以咳喘气急,痰多色黄,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鉴别】定喘汤苏子降气汤均为降气平喘之剂。定喘汤是用宣肺之麻黄与敛肺之白果相伍,配以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之品,而成宣降肺气、清热化痰之剂,主治痰热内蕴、风寒外束之哮喘;苏子降气汤以降气消痰之苏子为主,配以下气祛痰、温肾纳气之品,主治上实下虚而以上实为主之喘咳。
【方论选录】此手太阴药也。表寒宜散,麻黄、杏仁、桑皮、甘草辛甘发散,泻肺而解表;里虚宜敛,款冬温润,白果收涩定喘而清金;苏子降肺气,黄芩清肺热,半夏燥湿痰,相助为理,以成散寒疏壅之功。(汪昂《医方集解·理气之剂》)

【方歌】

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杏黄芩兼甘草,

肺寒膈热喘哮尝。


【临床医案】哮喘


李某,女,21岁,农民。1978年10月22日初诊。喘作3天。患者自述:3岁患麻疹后遂发哮喘,迄今已18年,每于夏凉后反复发作。前天哮喘又发,夜间不能平卧,喉间痰鸣如扯锯,痰黄稠而难咯出,伴有寒热,咳嗽胸闷。诊得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体温37.6℃。心率80次/分,律齐。两肺满布哮鸣音。放射线胸透:两肺透亮度增加,横膈下降,胁间隙增宽。诊断为哮喘,证属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治宜宣肺降逆,清化痰热。定喘汤主之。处方:

白果肉6g,麻黄5g,杏仁10g,甘草6g,苏子10g,半夏10g,款冬花10g,桑白皮12g,黄芩12g。

服上方7剂,诸症皆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