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安门的名字由来,据历史考证,是顺治八年下令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的。 顺治皇帝本名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的第三代皇帝,也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 顺治的生母是著名的孝庄皇太后。孝庄名布木布泰,关于孝庄的传奇历史已被搬上了荧幕,很多朋友一定看过。 ![]() 清朝迁都北京城发生在1644年。清朝军队进入北京之后,诸多大臣的意见是大肆屠戮一番之后,留诸王守北京,大军退至沈阳或者山海关。而多尔衮并不赞同,他说先帝皇太极生前多次说“所得北京,当即徒都,以图进取”,而现在人心未定,不能放弃北京。最后,诸王、大臣一致同意采纳多尔衮的意见,举朝由沈阳盛京迁都北京。1644年九月十九下午,迁都队伍抵达北京。 ![]() 定都北京后,皇太后布木布泰巡视皇城,她指着紫禁城中部那组最巍峨雄壮的黄色大殿问:“那是皇上上朝的金銮殿吗?”小太监吴良辅恭身向前,指着紫禁城中轴线上三座最为雄伟的宫殿说:“皇太后问的那三座宫殿,就是金銮殿,分别叫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旁边是东西六宫,被李自成一把火烧光了,现在正在赶建呢。” 那木其福晋上前接着吴良辅的话说:“睿王爷(多尔衮)说先赶建起来,以后再重建,重建时一定要比这更气派。” 皇太后布木布泰说:“是的,日期这么紧,自然不能把工程搞得太大,以后一定建得超过前朝的规模,以显我大清威风。连这承天门也要改换名字才好。”说着,她皱起眉头,想了想,转回头问那些命妇(封建时代被赐予封号的妇女,一般为官员的母亲、妻子),“你们谁能想个好名字?”因她们大多数人根本不懂汉语,只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皇太后布木布泰沉思,大清国刚入关,眼下最需要的是安定安宁。“皇天可以保佑我们平安,叫天安门如何?”她转过头对跟随的一位学士说,“至于金銮殿怎么改名,还是交给弘文馆大学士们去办吧。” ![]() 小太监吴良辅领着孝庄皇太后走下承天门城楼,进入午门,上到午门五凤楼上,然后沿着皇城城墙慢慢行走了一段。走到西门,皇太后说:“这皇城四四方方,设四门最为合适。南门为天安,北该有地安,天地相对保佑大清国的平安。那么,西门叫西安门,东面的叫东安门,这样一来,南、北、东、西四方平安。你们以为如何?”大家都说好。 那木其福晋指着与午门相对的门问皇太后:“太后还需给那个门赐名。”皇太后想了想说:“这是皇城的后门,正对万寿山,原名叫什么来着?”吴良辅急忙说:“回皇太后,这门原名叫玄武门。”皇太后想了一会儿说:“还是叫神武门的好。” 至此,紫禁城各城门的新名字就诞生了。 以上故事整理自史书,是否符合史实无从考证。 另据记载,玄武门改名叫神武门是为了避康熙皇帝的讳。因为玄武门在康熙年间重修时,因玄字犯了康熙皇帝名玄烨之讳,将玄武门改成了神武门。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北京内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