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很多情节,看似没有问题。但若细想就会发现,有些设计背后隐藏着作者的不写之写。 比如,薛宝钗有病要吃冷香丸这件事,为什么凑巧和周瑞家的说起,而不是和贾家其他人详细介绍冷香丸呢? 这件事若是敞开说,就会发现背后绝不是一次简单介绍,而是有意为之。 当日刘姥姥上门求助。周瑞家的一来欠当日王狗儿父子的情,二来也想要显摆自己的能耐。便跑前跑后帮刘姥姥拿到了二十两银子回去。 刘姥姥去后,她便寻王夫人汇报,去到梨香院。 因王夫人和薛姨妈正唠家常,她只得进里屋看望薛宝钗。 一言一语间,便提到薛宝钗不舒服正吃药,引出来冷香丸。 表面看冷香丸的“出场”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但问题是周瑞家的成为听说主体,就很不寻常。 首先,薛宝钗的病奇特。
薛宝钗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肯定不是她得了什么病。 如果关心她的病,就忽略了最重要的情节。 薛宝钗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她的病虽不好治,却有和尚专门为她送药救治。表达她“天命所归,神佛庇佑。” 古人迷信,最相信这些福德之事。 薛宝钗福大命大,是她的福报加身。这样的女儿,岂有不好? 其次,薛宝钗的药奇特。
薛宝钗的病奇特,和尚来的更及时,给的海上方不但有效,配置起来也非常特别。 周瑞家的立即被勾起了八卦因子,追问之下薛宝钗讲起了“冷香丸”的不同凡响。 那冷香丸用四季花蕊,四季雨露霜雪调配,一般人怎么能够凑齐? 但对薛家却并不难。他们生意遍布天下,只要发出命令,一年就能得到。 问题是薛家能办到,周瑞家的未必想到。以贾家的能力,也未必能很快办到,何以薛宝钗能得?还不是“天意凑巧”! 于是,借由冷香丸的神奇,神化了和尚,增加了薛宝钗身上的“神话”色彩。 薛宝钗不过生了一个病,却得到这么神奇的人和事的帮助。可谓是福大命大之人! 最后,周瑞家的嘴快。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从她乐于替刘姥姥跑前跑后,就知道此人虚荣心强,专门揽事愿意出头,嘴更不好。 薛宝钗今日和她讲的这些“神奇”话,如何不出去大肆宣扬一番? 到时候贾家人人知道薛宝钗有“先天之病”,却得到神佛庇佑给治好了,冷香丸更是神奇有效,还有金玉姻缘只说…… 薛宝钗的名声和福气,无疑就被炒作上去,更增加了金玉良姻的热度。 反观同样的表小姐,林黛玉来时也亲口说有先天不足,也来了和尚要度化,却不给药方救治,只说不出家就只能不见外姓亲人不能哭,否则断然好不了。 人比人气死人!薛宝钗的病与林黛玉的病,至此形成强烈对比。 薛宝钗福大命大,林黛玉福薄命弱。 如果再联系后来的两件事就特别明白了。 一件事,是莺儿有意宣扬薛宝钗的金锁,与金玉的关系。 一件也是薛姨妈一来,就对王夫人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不怪林黛玉总拿金玉讽刺贾宝玉和薛家,“此地无银三百两”也太明显。 冷香丸无疑是薛家有意的宣传,为金玉良姻造势! 周瑞家的不是适逢其会,而是因为她嘴快好事愿意宣传。 所以,周瑞家的听闻冷香丸的故事,而不是别人听说,就源于这个道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