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简称。“冠心病”,以膻中部位及左胸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心脏阴阳气血偏虚以及寒凝、热结,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而引起。 方药一组成:黄芪30~50克,当归12克, 白芍12克, 川芎9克, 地黄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4周为1疗程。 必要时配服冠心苏合丸或注射参附注射液。 主治:冠心病 疗效:临床治疗25例,有效率96 %。 送你30本中医书,领取方法:查看我的个人资料立得!方药二组成:党参25克,麦冬20克,五味子15克,红花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瓜蒌20克,薤白15克,桂枝10克。 加减:气虚重者加黄芪;血虚重者加当归;血瘀重者加桃仁、川芎;阴寒重者加附子、细辛、麻黄;气滞重者加木香、延胡索;痰浊重者加葶苈子、半夏,阳虚加肉桂。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30天为1疗程。 主治:冠心病。 疗效:临床治疗71例,其中心绞痛者58例,心律失常者13例,总有效率为94 %。 方药三组成:全蝎3克(焙干),蜈蚣3克(焙干),黄芪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12克,开水冲服。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红参15克,煎汤冲服;阴亏津伤者,加麦冬15克,玉竹12克,煎汤冲服;阳气虚者,加参附汤煎汤冲服;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克,煎服(便通即停)。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疗效:临床治疗15例,全部有效。 方药四组成:丹参15克,益母草30克,生山楂15克,广三七3克,檀香15克,黄芪30克, 淫羊藿15克,北细辛3克,石菖蒲10克,川芎15克。 加减:气阴两虚者加党参、麦冬;阳虛寒凝者加制附片;血淤络阻者加水蛭;痰湿内阻者加全瓜蒌;脉律不齐者加桑寄生、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毫升,早晚两次服用,5天为1疗程。 主治:冠心病。 疗效:临床治疗210例,有效率92%。 方药五组成:人参5克,附子15克,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10克,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10克,苏子10克,半夏10克,白芷10克,橘叶6片。 加减:偏心阴虚者,去附子,加阿胶、麦冬、玄参;兼肾阳衰者,加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失眠心悸者,加远志、枣仁、牡蛎;内有蕴热者,加栀子、黄连。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主治:冠心病 疗效:临床治疗34例,有效率96.67%。 方药六1.常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成份为丹参、降香),每毫升相当生药各1克,16~20毫升加入10%糖水静滴,每日一次, 14天为1疗程。 2.分型施治 (1)气滞血淤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元胡10克,木香10克,山甲3克,枳实12克,牛膝20克,小茴香3克,地龙10克,桔梗10克。 (2)阳痹血淤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附片10克,水蛭6克,桂枝10克,干姜6克,山甲3克,半夏10克,蟅虫10克,苏木6克。 (3)气虛血淤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黄芪30克,赤芍15克,地龙15克,水蛭6克,党参15克,大枣15克, 山药15克,炙草10克。 (4)气陷血淤型:桃仁10克,红花10克, 当归15克,川芎10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 柴胡6克, 升麻4克,知母10克,桔梗6克,蜜虫10克,水蛭6克。 (5)痰阻血淤型:桃仁15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半夏10克、栝蒌15克,薤白10克,桔梗10克,山甲3克,蜈蚣6克,地龙15克,胆星10克。 (6)阴虚血淤型:药用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郁金15克,地龙15克,全虫1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 杞果10克,沙参30克,赤芍15克。 (7)肾虛血淤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水蛭6克,熟地30克,山萸10克,地龙15克,牛膝30克,巴载天12克,砂仁6克。 用法:上药均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浓缩至500毫升,分2~3次服完。其中全虫、蜈蚣、水蛭另包研末吞服,附子另包先煎40分钟。 主治:冠心病。 疗效:临床治疗142例,有效率97.18呢。平均服药25剂。 方药七组成:炙甘草30克,生甘草30克,泽泻30克,黄芪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自汗失眠者先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兼证消退后服此方。 主治:心脏室性早搏。 疗效:临床治疗20例,服药少则3剂,多则12剂后均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方药八组成:太子参30克,鸡血藤30克,丹参20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三七粉10克, 郁金15克, 甘草3党。 加减:气滞甚者加柴胡、枳壳各10克,栝蒌壳20克;苔黄、舌质红者加黄芪、山栀子、川大黄;舌肿嫩、苔白腻者加川贝母、半夏、陈皮、苍术;舌质淡、脉细者加当归、白芍、太子参易人参;舌红、少苔,加沙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子;阴虚阳旺血压增高者加夏枯草、牛膝、地龙等。 用法:水煎服, 日一剂,50天为1疗程。 主治:冠心病、肺心病、肺部炎性病变、风心病、高心病。 疗效:临床治疗86例,有效率93 %。 方药九组成:巴戟天10克,太子参15克,黄芪12克,紫苑10克,蛤壳15克,蒲公英20克,当归15克,怀牛膝15克,肉桂4克。 用法:蛤壳先煎,肉桂后下。头、二煎共150毫升,为一天量,每次50毫升,每日3次,两周为一疗程,连续4~6疗程。 主治:肺肾气虛型肺心病。 疗效:临床治疗31例,均为急性期用西药控制感染后用本方治疗,有效率77.4%。 针灸疗法选穴:左侧灵墟、屋翳、天池、心俞。 方法:采用掌摩法、复合震颤法。每分钟200圈左右,前3穴,按摩12分钟,心俞按摩4分钟。按摩中患者感到心前区发热并逐渐延及四肢和腰背,对于未出现热传感者宜酌情延长按摩6~10分钟。 主治:冠心病。 疗效:临床治疗105例,有效率65.9%。 参考资料《妙药千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