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人文:春节旧俗一——南宁宾阳县

 浔州鑫森淼焱垚 2023-01-23 发布于广西

现在过春节,很多地方的方式都大同小异了。但具体到某个地方,那还是有当地的特色的。

就说宾阳,现在提到宾阳的春节习俗,节目,那最有名的算是“宾阳炮龙节”了。据说这个地方民族民间的节庆活动,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和宋代狄青平侬智高(1095年)有关系。

据说当年狄青打到宾州时,和侬智高在昆仑关内外形成了两军对峙的局面,在那年的正月十五夜,狄青在宾州城大行元宵庆祝之乐,军中的军士多是来自中原地区,他们以稻草扎成龙,以火烧竹子当照明,又把竹子燃烧爆裂后发出的响声当作“炮竹”而狂舞龙。

侬智高的探子看到狄青带领的宋朝官军这么高兴的在宾州城过元宵,就回报给侬智高,认为宋军忙着过节,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军事行动的,于是侬智高方面就放松了警惕。万万没料到,这只是狄清的计谋,他叫一部分军士在宾州城中搞元宵活动,造成只想过节不想打仗的假象,他却领着宋军真正的主力来了个“暗渡归仁铺”,突然绕杀到昆仑关背后,大败侬智高主力。

后来,为了纪念这一个事件,当地人就慢慢的形成了春节舞龙,炮龙的传统活动流传下来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炮龙活动直到清代,由一户卢氏人家传到宾阳的,至今不过三百来年。但不管是哪种说法吧,反正到了现在,宾阳炮龙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成为了宾阳的一张文化名片,已经名传海外。

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过节观念改变,炮龙节的内容也在慢慢的改变着,现在基本上把这个节日活动概括为:食龙肉,竞龙会,看龙行,随龙舞,抱龙归。

按传统来说,宾阳的春节活动,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十六就开始了,直到正月十六,

一般来说,除夕晚开始杀鸡祭祖,部分乡镇晚上还有赛炮的习惯。
正月初一,就是各种忙,天不亮,就起来先烧香烧炮祭祖,白天包粽,不吃肉食,只以沙糕、米花糖为主食,算是冷食。
初二日早上,杀鸡祭祖,吃粽子,也可以叫“开年”。

其中正月十一日为“灯酒”,“挂灯日”,按旧时的习俗说法,主要是当年有新生男娃的人家,献阉鸡一只给集社,社是什么呢?实际上这就是地方的社公文化了。

一般来说,一个聚居范围内,人们都共同祭祀一位社公,挂灯日时,就是这个聚居范围内的民众聚在一起吃个饭,也叫“灯酒会”会餐;生了儿男娃的人家会在灯酒会上挂上一个灯龙,而有些还没有儿子的,又想新一年里生个男娃的人家,就会取下“花灯”,祝愿得子,虽然是重男轻女,但也是个寓意,在广西其他地方也有叫“挂灯节”。

不过,到了现在,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灯酒节”又有了新的含义,吃灯酒变了为宾阳人之间联络感情,规划未来的喜庆节,说通俗点,就是过年时期的一个“饮节”,人情往来的一个交际节日。

同时,春节期间,宾阳还会有一个文化活动,即是宾阳彩架,这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

这项目传入宾阳的历史 并不久远,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间,由广东佛山武举人李若珠移居妻谭氏家(即今新宾三联社区外东街)时传入,俗称“游彩架”或“飘色”。

而如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年轻一代的思想,生活都不一样,很多春节的习俗变化就更多了,有些流传下来的传统习惯也是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像现在,年味都淡很多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