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视系统特辑(2022)

 半生飘泊半生愁 2023-01-23 发布于上海

为什 么

导视系统不是为了点缀公区,而是为了在合适的位置给潜在的需求提供有效的帮助。

它没有围挡这类刚需属性(装修时必须得把店铺围起来并设计外观方案),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商场有高级VIP 1对1的服务,那其实对消费者而言无导视也无妨。

因此在消费者端,导视系统主要是为大众提供帮助和便利;在商场端则是节省人力成本。

基本 诉 求

1、需要有前置性

即尽可能在容易发生潜在需求的位置设立导视,例如在分岔路前。除了在前期设计时基于动线进行规划外,也需要在后期因地制宜地根据消费者的实际行为路径做调整。

2、清晰明确

一方面是位置的选择,例如常规都是位于顶部、扶梯等公区的醒目位置,以及大幅的墙面或柱面贴纸等等,均是为了在位置上达成这一需求。

另一方面是内容制作,需清晰明确,导视系统无需以浪费消费者时间来彰显自己的设计感,因此需尽可能明确表达,当然在此基础上做得审美在线是我们更应该追求的。

位置形态

我肯定无法汇总到所有现有的形态,但经过梳理,可以将这一趴简单归类为“点、线、面”三个维度。

点,即定点,是为了告诉消费者,你已到达了特定的区域。例如我们常会在卫生间门口看到这类单个小只的标识,确定位置。

线,即指明路线。典型案例是我们最常见的顶部横幅指示牌,为消费者指明内容和方向,也是需要详细展开聊聊的部分。

首先楼层是核心元素之一——几乎没有见过不写楼层的横幅指示,无非是放边上还是放中间、突出显示还是统一显示的差异。上图案例是突出显示、位于一侧,下图是统一显示、位置居中。

有趣的是,楼层是必要元素,但不是充分元素。即有指示时几乎必有楼层,但不代表是为了显示楼层,才在此处加指示牌。原因上文已有阐述,导视选址的动因在于所处动线位置的选择。而在显示内容中,反倒是楼层之外的要素才是难点(放什么?如何呈现?)。

常规而言,这类横幅指示会采用左右排布的方式,内容则包含有“方向、图示、文字”等,且两侧内容分得越开,看得越清晰。

当所示内容过于紧密时,则常会用细竖线分割。

在具体到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文提到重要的三个元素为“方向、图示、文字”,下图是三者兼备的案例有,上文的多个案例也能看到“方向+图示”以及“方向+文字”的组合方式,具体就看决策者如何定夺了。但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若没有文字只有图示,那需清晰易懂。

方向则可分为正向四个方向和斜向四个方向共8种,有时是需要根据动线的形态做不同点位指示牌的相互配合,这也是导视系统之所以被称之为“系统”的原因之一。

例如一字型动线的商场,如果只是指明前方有卫生间,这本身是一种“无用功”——你往前走,总会有卫生间的。但指示的作用就在于活用不同的指引箭头标识,以及上文说到的定点指示配合,让消费者能够尽可能在远处就能看到大致方位。

指示内容方面可就多了,大的板块,包括有楼宇(例如写字楼、艺术馆)、公区(例如中庭、下沉式广场)、地铁出入口、主力店(例如影院、超市)、服务设施等。

服务设施又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大类,包括:卫生间、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储物区、停车场、扶梯、直梯、楼梯、下客区等等等等。这方面倒是体现出不同项目在服务领域是否有做到细致入微了,因地制宜。

面,这里指的是覆盖面,往往是以直幅形式进行呈现。他们一般都位于手扶梯、直达梯等涉及到垂直动线的区域。如果说上文的顶部横幅标识充当的是路线指引,那直幅标识或者说立牌更偏向于楼层索引。由于画幅的限制,基本只能简单标注楼层的大品类以及主力店,并且大大地标明所在楼层。

视 觉呈现

好的设计实在太多了,你如果在微信里搜索“导视”或者“标识”等关键词,就能看到众多相关分享推文,里面的案例大多会令人“wow”那么一下。但在如今众多商业项目整体都会请到国际一线设计事务所、鬼才大师等操刀时,导视系统作为整体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本身也是包含在内出品在线的。因此我依旧不罗列案例,而是分享分类逻辑。

文中所引用的商业项目中包含了恒隆、太古、新鸿基、华润、瑞安、嘉里、凯德等众多一线开发商旗下的商业项目,我们能感受到的是,这些画面中绝大多数都以简约风格为设计导向,再次印证前文所述的“功能为上”。

如果说这类都可以归为简约清晰范畴,那另一种则可以理解为偏向于实用主义的“直觉导向”,例如以色彩进行区分、标识文字尽可能大且清晰,常见于日系商业项目。

当然这一逻辑最常见的还是对于停车场的区域划分。

最后是以电子屏形式的动态呈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用了电子屏似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实际上整套动画设计是与商场整体硬件、平面甚至是理念所契合的,你很难想象在前滩太古里的动态屏上展现的是LaLaport风格导向的画面(并非孰优孰劣,而是设计逻辑的统一性)。

另外例如如今不少商业项目偏爱打造主题空间,而导视系统也会随之主题化,与项目其他区域有显著差异。

交 互 方式

交互这部分,聊的是上文所述导视功能性的衍生。导视的基础功能是“直给”,就好比如果你问一位客服人员,卫生间怎么走?其实最极端的回答是“来,您跟着我走”(虽然很虚构)。

纯功能主义的标识同样如此,前滩太古里用的是动态显示屏,但它目前所展示的内容本质上是“静态”的、直接的,比如一个箭头,它只是用动态展现出来,并没有改变其表达的内容。

“直给”之外,导视系统也可以包含有互动功能,它与实用或者直觉逻辑有点不同,目的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信息。

这又以被动摄入和主动查询分为两种,前者作为动态展示,虽然是电子显示屏,但以滚动播放商场资讯和广告为主,消费者所见随机性比较强,你也可以等,等着看有没有自己想要的资讯出现。

另一种则更偏向于查询,在没有触摸屏的点位,商场会配上楼层平面图和品牌列表,以供消费者一一对应进行查找,但获取成本较高。

目前现代化商场触摸屏已随处可见,一站式解决消费者的“疑难杂症”。

玩 点花 样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好的项目,其实导视系统都差不多,细节的好坏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它来自于你作为消费者(注意最好是消费者心态哦,否则会影响你的判断,因为导视是为消费者而做,不是做给行业看的),能否在特定的时间、场合,看到有用的标识。因此它可能在前期由专业机构一次性设计、布局完后,需要充足的样本进行评测、反馈,并进行改善,这才应该是做好导视系统的长期工作。

这方面最显著的就是墙面以及柱面导视,大多都是后期添加,且以品牌指引为主要作用,需要做到常换常新。

补充一点,很多同行或者专业人员比较注重导视系统的制作工艺,这方面并非我专业不是很懂,它更多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问题。但消费者同样不会太在意工艺(不是说你内打灯不亮了、被磕碰坏了也无所谓),而是在品质整体基本在线前提下,能让消费者尽快找到要去的目的地。

在此基础上,你不玩花活,一般也不会差;在不差的基础上,你再按心情秀好了,比如下图这种路牌型标识。

比如在特定的时节增加氛围装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