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省西峡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考及对策建议

 晴耕雨读天 2023-01-23 发布于广西

作者:杜如学

摘 要:着重从产业规模、加工、销售、品牌建设、菌林矛盾等方面分析河南省西峡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找出生产、科研、品种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西峡县位于豫西南地区伏牛山腹地,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菌类资源丰富,是南阳市食用菌优势集中产区之一[1]。自20世纪80年代,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峡县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经历椴木生产、袋料生产、标准化生产、产业上档升级四个发展阶段,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使西峡县成为“南菇北移”的桥头堡。笔者从西峡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加工能力、销售渠道、品牌建设、菌林矛盾等方面分析西峡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西峡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西峡县食用菌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据西峡县食用菌办公室普查,近年来,西峡县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常年栽培规模约3亿袋,年均产量稳定在30万t左右,全县47万人有近20万人从事食用菌栽培、加工和购销,第一产业效益稳定在30亿元左右,综合效益150亿元以上,山区乡镇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食用菌产业。

1.2 产品内外销售渠道持续拓展

西峡县食用菌栽培、收购、保鲜、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健全,双龙镇、丁河镇、西坪镇等地食用菌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据西峡县商务局统计,十几年来,西峡县在巩固食用菌内销河北、陕西、山东、广东、浙江、福建等30多个省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外销。尤其是香菇出口,从2005年不足350万美元,到2019年达13.4亿美元,15年增长了380多倍,出口企业达142家,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亚、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目前,西峡县累计出口香菇创汇66.13亿美元,占全国香菇出口额的30%左右,连续6年保持农产品单品出口全国第一。

1.3 产品综合加工能力逐步增强

据西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全县食用菌加工企业有300多家,规模级以上食用菌加工企业有5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主要产品有原菇、罐头、休闲食品、发酵酱、食品调味料、功能保健品6大类,近200个产品,年加工干菇25万t,年交易额近200亿元。西峡县强大的食用菌加工能力吸引了周边乃至全国各地的菌类产品进入西峡县市场,使西峡县成为菇类产品集散地。

1.4 产品质量监管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科学统一的栽培方法,推动形成西峡县标准化香菇生产模式。该模式保证西峡香菇的品质和安全,使西峡香菇成功打入日本等国际市场。西峡香菇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西峡县也获得“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香菇标准化示范县”“省级食用菌产业集群”等国家级荣誉28项,省级荣誉29项,“仲景”牌香菇酱成功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西峡香菇甲天下”殊誉更是全国独有。

1.5 较好处理菌林矛盾,保障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妥善处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从2006年开始西峡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实施县内天然林禁伐和生产原料外调、灭菌“柴改煤”等措施,以缓解菌林矛盾。西峡县累计购入木屑500万t以上(折合500万m3木材),有效避免因林木禁伐而造成食用菌产业萎缩,保障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

2 西峡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峡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产品和原材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2]。

2.1 产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跨境贸易价格缺少话语权

西峡香菇的价格随着外销占比不断提高,受国际市场影响越来越大,但西峡县香菇产业缺乏省、市层面的顶层设计和谋划,没有充足资金和高水平团队的投入,很难有效推动产业发展的国际化。

2.2 菌林矛盾日益突出,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食用菌产业发展和木腐菌菌材不足之间的矛盾也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林业管理逐步加强,日益加剧。近年来木屑价格持续上涨,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

2.3 栽培种类单一,同质化发展较为突出

西峡县食用菌栽培种类主要是香菇,其他菌类发展较少,种类过于单一,这不仅造成同质化竞争加剧,也不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2.4 科研能力不足,菌种退化严重

西峡县食用菌科研领域长期存在着无人员、无经费、无设备状况,菌种选育、提纯、复壮等基础性研究工作严重滞后,菌种退化严重,品种更新换代慢。

2.5 菌种生产经营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西峡县菌种生产经营主体较多,由于监管未跟上,导致菌种市场十分混乱,大量劣质菌种出现在市场上,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3 对策建议

3.1 做好顶层设计,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提高顶层设计的层次。积极争取将以香菇为主的西峡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纳入河南省级产业发展规划之中,争取更多省的指导帮助。建议南阳市政府出台支持西峡县乃至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具体实施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以西峡县为中心的全国性食用菌(香菇)交易平台建设。二是加大争取中央、省级政策和项目支持力度,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有实力的公司入驻或投资,破解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缺少资金的瓶颈。三是加大高层次高水平管理和营销等团队的引进力度,特别是重视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营销经验的团队,促进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

3.2 拓宽菌材采购渠道,更好破解菌林矛盾

面对菌林矛盾的压力和困难,在将林木资源保护好的同时,应有组织地解决菌材稳定供应问题。要强化法治思维和市场经济意识,利用法律手段解决本源问题,执法手段解决管理问题,市场手段解决升级问题,在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守护好一方绿水青山。要在控制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科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上,运用行政和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引导培育专业的菌材购销队伍,充分利用东北等国内林区修枝、抚育、中幼林改造等残次林材;同时探索开辟国外菌材进口途径,拓展菌材供应渠道,确保食用菌产业规模不萎缩,农民收入不减少。

3.3 调整食用菌产业结构,合理控制发展规模

在做优做强原有特色香菇品种的基础上,加大食用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稳步推进双孢蘑菇等其他菌类的生产,逐步破解栽培品种单一的局面,形成以香菇为主的多菌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引导,按照每个劳动力每年不超过5 000袋的规模安排生产,提高单位规模效益,减少资源浪费,引导菇农走精细管理、节约资源发展之路。推行“菌棒集中加工-栽培户分散管理-菌产品集中加工”的模式,逐步实现核心技术操作标准化,提高产品品质一致性、稳定性[3]。

3.4 加强科技支撑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与省、市农业院所和知名高校的对接合作,构建政府与院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等合作平台,制定科研规划,将新品种选育、品种换代、灭菌新方法、免割袋使用、消除农塑残留、栽培管理规范化、草腐菌开发推广等迫切问题列入研究课题,尽快形成科研成果;同时,加强市、县农业推广机构和平台建设,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立足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加速品种选育和栽培模式的革新,提高栽培效益,增加菇农收入。

3.5 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相关执法部门要狠抓原辅材料质量监管,坚决打击原辅材料掺假坑农和乱用滥用消毒剂、添加剂、农药等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有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关心、支持食用菌产业的单位、个人、专业人士入会,共同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加强对出口加工企业法治和诚信教育,引导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守规经营,树立西峡县食用菌良好形象。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合力打造“西峡香菇”共同品牌,提升西峡县食用菌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近年来,虽然西峡县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只有不断加强规划引领,实施科技创新,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培育打造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才能促进西峡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杜如学,本科,河南省南阳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