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兆元 | 年味的浓度,在于我们的心

 seawn 2023-01-23 发布于上海

全文共1482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作者简介:田兆元,湖北宜都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著有《神话与中国社会》《中华创世神话六讲》《神话叙事与社会发展研究》《上海匠心》等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神话与民间信仰,民俗叙事与民俗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强调学术话语自主创新,强调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

文章来源:《为了孩子》  2018年第2期

年味的浓度,在于我们的心

文 | 田兆元

看了三篇家长关于孩子过年的分享文章,很感动。家长朴素的文字描述看上去是普通的,但是实际上非常不平凡,他们非常用心地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文化的传承,通过过年这样一个中国人的盛大节庆,将家族家乡的传统,一点一点传承下去。无论是教孩子年味儿歌,还是祭祖,或者看戏,都是传承数百年甚至千年的风俗习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认同,他们在培养家族亲情以及民俗艺术情怀。民俗是生活的华彩乐章,年俗更是锦上之花。所以我要说这三位家长是伟大的平凡,平凡的伟大!他们没有抱怨“年味淡了”,而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灿烂的中国年!

只要是有了对于中国文化自信的家庭,有了对于自我自信的个人,年味就不会淡。年味为什么淡了呢?有人说是西方文化的冲击,有人说是城市化带来的改变。可是我要说的是:年味淡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懒惰,是我们自己对于文化传统缺乏呵护之心,缺乏文化自信与担当,因此没有拿出实际行动来,那当然年味就淡了。我们的心淡了,所以氛围就淡了。所以,我希望各位小朋友的家长可以好好读一读前面几则过年的故事分享,年味是我们自己营造的。我们的心境能察觉到年味的浓度。

给孩子一个难忘的年,是对于孩子的深厚的挚爱,这是爱的教育的重要一课,关乎孩子的成长与心理健康。所以我希望各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要打造一个辉煌的年俗氛围给孩子们。

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年呢?有一些规定项目是不能少的,比如祭祀祖先,比如书写或者张贴春联、年画等,要知道过年就是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实践课。比如书法在这一过程中被传承了,而春联的吉祥意蕴也融入了我们的内心,人就会变得雅致平和,家庭就会和谐。而拜年是不是要作揖,是不是要叩拜,是不是要鞠躬,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家长向自己的前辈行礼,孩子就会学习着向长辈行礼,这样一种社会的礼仪秩序就不知不觉地建立起来了。家长们言传身教,修身齐家,孩子们肯定会成为懂得感恩、爱国爱家的有用之才。

前面三位家长的故事分享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回家。亲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中国人高度重视春节的家庭团圆。另一个共同点讲的都是春节期间从都市回到乡下,带有浓浓的乡愁,这是传承了数千年的农业社会的珍贵的民俗生活。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一切正发生巨大变化,城镇化的脚步越来越快。等到这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变老的时候,小朋友长成大人有了自己孩子的时候,乡村生活可能就是遥远的回忆了。中国逐步完成了城市化进程的时候,我们到哪里去过年呢?

当然还是回家。于是,我们的家长一方面要把乡村的亲情美俗带到城里,同时要准备都市里的过年形式了,要建立都市的年俗认同。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父母就有了双重使命,一方面继承乡村传统,记住乡愁,一方面要开创都市春节的明天。承前启后,这一代年轻的父母责任重大,这也是时代带给我们的光荣使命!

文章来源: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原载《为了孩子》  2018年第2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