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所高质量的学校什么样?有颜值,有魅力,师生有活力

 wwm5837 2023-01-23 发布于湖南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未来教育发展目标确定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因此,“建设高质量的学校”便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必须思考、回答,而且要通过办学实践来实现的“最高任务”。

围绕这个“最高任务”,需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便是:

  • 学校为什么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 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到底什么样;

  • 如何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1.
学校为什么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教育现代化实施路径上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是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体:

其一是超越性,体现的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念的新教育发展观;

其二是系统性,从优质均衡走向全学段、全领域、全系统循序拓展;

其三是包容性,高质量发展是一种突破视域局限的复合立体式质量概念,构成复数意义的大质量观;

其四是现代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落地的象征,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坚实的路径保障。

而基础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而且是国民教育体系大厦的基石,直接影响着各环节的质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标志性成果就是高质量发展学校。

那么,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路径和方式实现中小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已成为学校管理者们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

2.

高质量发展的学校什么样?

一般而言,甄别一所学校是否是好学校,从外观形象和直观感受上来看,人们往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量。

  • 有人,即学生和教师

这是由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使命决定的。一所好学校如果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即便校园如花园,校舍如皇宫,教室如殿堂,也不能算是高质量的学校。

当然,一所好学校不仅要有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还得要拥有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能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四有好教师”和“大先生”。高质量的人(教师和学生)是衡量高质量学校的第一尺度。

  • 有貌,即“颜值”高

这里所说的“颜值”,不仅是指师生员工及学校管理者的形象好、气质佳,还包括绿树成荫、高大气派、精致和谐、气度恢宏的校园环境,高端大气的楼堂馆所,以及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等。

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美丽的心灵需要美丽环境的孕育。美丽的校容校貌、浓郁的校园文化,其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 有神,即师生有精气神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育人的要旨在于育人的精气神。因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思想、情感、灵魂和精神的动物。古人云,天有日月星,人活精气神。精气神,是生命的钙,也就是孟子所言的一种“浩然之气”。精气神越丰富,生命越坚强。

好的教育必然是要培育人的灵魂和精神的教育,好的学校必然充满着朝气与活力。作为未来“能担当复兴民族大业的时代新人”,不能没有“精气神”。

  • 有力,即办学的实力和影响力

一所好学校的办学实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学习成绩好、教师教学业绩好、校长治校能力强。

此外,一所高质量的学校还要具备强大的影响力。不仅影响着学生、教师和家长,同时还影响着家庭、社区和政府。这种影响力既表现为一种道德、文化的力量,也表现为科学和知识的力量。

高质量的学校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窗口”,也是一个国家民族道德、文化与科学的标杆和“灯塔”。

  • 有名,即有名气、名声和名望

高质量的学校既是一所有着很高口碑的名校,即家长交口称赞,社会声名远播,政府信任嘉奖。同时,也是一所有着很高的识别度、地标性、荣誉性的品牌学校。

当然,名校不仅有名师、名校长,还有名学生、名家长和名校友。名校在外延上就是一种品牌,在内涵上就是高质量的象征。

有人、有貌、有神、有力和有名是一所好学校的基本识别码,也是一所高质量学校应该有的基本标准。基于这些标准,如何让学校走向高质量,便是学校管理者在办学治校实践中必须要面对而且要解决的最现实的问题。

3.

学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资深专家俞可平认为,“有效的国家治理涉及三个基本问题: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样。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

有效的学校治理也需要围绕这三大核心要素展开。“有人、有貌、有神、有力、有名”的特征就是高质量发展学校治理的效果。基于这样的效果,学校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便是:依托什么样的治理主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遵循什么样的治理逻辑(治理机制),使学校走向高质量发展。

(一)校园环境治理——使学校有魅力

校园文化环境治理遵循的底层逻辑就是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所言的“人是环境的产物”。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高质量的学校必然是高“颜值”的,必须好看、美。美,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即美育。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要让每一个孩子浸润在美的环境里,塑造孩子们美好的心灵。

要培育身心俱美的高质量学生,必然要有高“颜值”的学校环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高品质的学习空间。学校环境治理和校园文化打造是学校管理者办学治校第一要务,能够实现让环境育人、让氛围养人之目标。

一般而言,学校环境治理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学校的建筑设计和整体布局,通过治理,形成独特的、体现现代学校特征的建筑风格;

其二,校园文化环境和硬件设施,通过绿化、美化、净化及现代化的治理,实现校园文化环境的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环境育人的场景化、主题化、特色化和现代化,做到“一墙一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

其三,校园场所文化建设,打造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教室、办公室、寝室、餐厅、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走廊等文化;

其四,学生学习空间的建设,治理的目标就是让学习的空间——教室、课堂、实验室、图书馆等,不仅要体现现代学习理念,而且要成为学生个性化、体验式、实践性、智慧型学习与互动的社交平台。

(二)学校精神文化治理——使师生有活力

学校精神文化治理遵循的生物学逻辑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有精神、有灵魂的生物。

人是有精神的,学校也是有精神的。学校精神就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反映学校群体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学校有精神,师生才会有灵魂;师生有灵魂,学校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如果学校缺乏精神,培养出来的最多也不过是填满知识的机器人、模式化的标准件或“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观察一所学校是否一流,只需到校园感受一下学生的精神气质即可。学生是否信心十足地追求卓越,是一所学校是否高质量的标志。

为此,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一方面要认真梳理、总结、提炼学校及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凝练精神,塑造文化;另一方面,自身要始终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朝气,保持一种“黎明的感觉”。

人们常说,校长是学校行走的“文化符号”。作为“文化符号”的校长,一定要脸上有光,眼中有神,这样学生脸上才会有光,眼中才会有神。

此外,还要讲好学校故事。故事是传承和弘扬精神文化和价值观的最佳载体。作为校长,要讲好学校故事,传播学校的声音,弘扬学校的精神和文化,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之功效。

(三)办学质量治理——使办学有实力

高质量的学校必须具备高标准的办学实力。一般而言,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考试、测评、竞赛等评价,能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对一所学校而言,分数、升学率是硬核,是人民满意的首要因素,也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最重要体现,还是最直接的、最容易量化的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玉琨曾言:“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好明天。”因为一所学校没有让人民群众和教育行政主管满意的升学率,何来明天的高质量学校的诞生?

二是学校获得的各级各类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证书、奖牌、奖杯等。这些荣誉体现的是一所学校办学的政绩,也是最具识别性的符号。

三是学校拥有一批敬业爱岗、深受家长信赖的名师。这是高质量学校的人力资源保障。正所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班级。社会上的“择校热”不是由某一所学校的名字而选择的,而是因为某某名师或名校长的存在。这也是当下为什么要启动教师校长轮岗制的原因。

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打造名师、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办学治校历程中不懈而永恒的工作重心。

四是从校外人力资源因素来看,高质量的学校还表现为拥有一个杰出的校友和家长团队。校友的质量决定了学校的质量,还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人生。

高质量的校友不仅是“昨天”学校高质量办学的成果,也是影响到“今日”在校学生发展和未来学校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校友会、家长会、联谊会、校友经济、家长学校等组织与机构建设也是管理者治校不可忽视的重要机制。

(四)办学机制治理——使发展有动力

一所高质量的学校不仅要有“颜值”,有魅力,师生有活力,有雄厚的办学实力,还得具备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突破,实现自我超越的不懈发展动力。

这种动力在学校治理层面,表现为组织机构简洁高效,管理制度与机制设计灵活创新;在教育教学层面,表现为教育有新理念,教学有新方法,课堂敢于实验,课程敢于探索;在学生生活学习层面,表现为个性可以张扬,兴趣得以激发,生活可以自立,学习愿意自主。

首先,动力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不断赋予: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充分激发广大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其次,学校管理者必须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和要求,积极探索致力于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构建具备现代化特征的学校治理新模式。

最后,借力现代智能技术赋能学校发展新动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后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脑机对接、时空跨界、智能化、移动化、数据化……新技术、新能源、新理念,都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变幻莫测的变革。

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教育者、管理者,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勇立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充分利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科技、信息、智能变革带来的一切力量,借力助力,融合创生。

一所高质量发展的学校一定要具备高质量的创新动力。如何营造、培育、点燃、激发,是新时代学校管理者办学治校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

创新动力来自何方?

  • 好奇与想象是创新动力萌生的源泉,呵护儿童与教师的好奇心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 自由与宽容是创新动力孕育的温床,允许儿童和教师犯错,包容他们的缺点,也是在营造创新动力;

  • 行动与实践是创新动力实现的现场,有了好的思想、新的观念就去行动实践,实践不仅出真知,而且出新动力;

  • 合作与跨界是创新动力的机制保障,跨时空、跨边界、跨领域的多元合作,一定会创生出新的思维、新的动力。

(五)学校品牌治理——使学校有影响力

为什么消费升级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喜欢品牌?为什么品牌被视为高质量的保证?品牌研究专家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事物品质属性、名称、包装、历史名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

一般而言,当消费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并且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对消费者产生重要影响时,消费者就会关注品牌。追求品牌的底层逻辑是,品牌是事物品质的符号化、个性化、身份化、区别化的识别码。

品牌既是产品稳定质量的一种保证,也是对消费者自豪的、愉悦的以及信赖的情感体验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无形力量。

高质量的学校也需要具备这种品牌效应,而且能够产生诸多强大的社会影响力。高质量的学校在区域内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人的因素方面,教师、学生有自豪感,家长有信任感,政府领导有成就感;在经济方面,高质量学校是地方政府的“金名片”;在政治文化方面,高质量的学校还对地方政治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历史与现实的影响。

因此,作为校长,应该把学校品牌的治理打造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可视化标杆、一种抓手、一条路径。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围绕这些因素对学校进行提升、完善、包装和宣传,使之成为社会各界“交口称赞”的教育产品符号。

首先,一所高质量的学校要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称赞,遵循的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治逻辑,体现“人民中心”的治国理念;其次,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要获得专家、学者的认可和称赞,这里遵循的是专业学术的逻辑;最后,高质量的学校当然要获得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和称赞,这遵循的是学校治理的文化逻辑。

当然,一所高质量的学校所具备的力量也许并非就限定在这五个方面,或许只具备其中一力,能“独力而奋发”,也是一所高质量的好学校。

但是,无论什么样的“高质量”学校,都必须具有育人的力量、化人的力量、感人的力量、吸引人和影响人的力量。

许多努力与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人间的美好,或者成为美好的一部分,教育更是如此。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明白的首要问题是,到底什么是美好。因此,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学校进程中,我们一定要首先弄清楚,到底什么样的学校才是高质量的学校,然后再为此而奋斗努力。

转自丨校长会

编辑丨许士中

审核丨周利

声明:此文系转载,仅作为分享用。如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

苏州监测社会版报告系列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