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红军、内务部门在1918-1943年的早期军衔详述(中)

 梦想童年594 2023-01-23 发布于江西
文章图片1

其实虽然写了上篇文章讲解苏联红军的职务等级符号,但可能仍有读者难以分辨职务等级和军衔的区别。职务等级只表示某个岗位职务的等级,军衔则代表一名现役、预备役人员的等级。理论上讲,职务的等级与岗位挂钩,军衔与个人挂钩。当然第三代等级符号的推广,实际使得职务等级符号脱离了具体岗位的限制,但职务等级符号在官方层面的废止要到1935年以后,而彻底消亡又要拖到1943年。

三、职务等级符号的过渡——1935年军衔(第四代职务等级识别符号)(1935-1940)

3-1:官方废止职务等级符号制度

1935年,苏联红军的职务等级制度经过三代变迁实行了近18年,虽然不断完善,但仍未满足军队的实际需要。按照官样说法,虽然职务等级符号“维护了官兵平等,规范了军队秩序,便利了军人识别,但是不能清楚地表明指挥员和首长的业务水平、军龄、功绩、权力和威望。”还有说法是由于国内外形势转变,苏联内部已经没有明确反对军衔回归的声音,其次欧洲形势越发紧张,军衔的回归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1935年9月22日,经过联(布)批准(主要是朱加什维利批准),苏联中央执行委员部和苏联人民委员部发布《关于在苏联(工农)红军中建立军衔制度的决议》(2590号决议),决议认为:“军衔是规范现役军人和合理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实行军衔制度为明确军人的法定职位提供了必要前提,在武装力量中,军衔为确定隶属关系,规定服役期限,规定军人及军属待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议的发出也标志着职务等级符号在官方层面的废止,然而决议没有立即实施,苏联红军领导机构一直等到1935年12月3日,才让新军衔和新军服同时实施。

3-2:向军衔制过渡

35年军衔相比此前的职务等级制度,最大的不同是军衔作为一种军人个人等级身份的象征。虽然决议也让一定的军衔与某些职位对应,但仍不影响这点。35年军衔不完全是传统意义的军衔,它大量保留了职务等级符号时期使用的职位名称作为军衔等级,可以说这是一种过渡军衔。1935-1940年随着一系列命令的发布,新军衔品种门类不断丰富,传统军衔名称和职务等级名称混用,而同时期内务人民委员部下属部门(直属保安部队、边防部队)同样是琳琅满目,使得35年军衔十分杂乱。

下图为新军衔实行后的样式,从左至右依次为:炮兵中尉、装甲(坦克)兵大尉、炮兵(或装甲或坦克)兵大尉,注意右一穿着当时为部分军兵种引入的银灰色“弗伦奇”军服。

文章图片2

军兵种色

1935年9月26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144号令引入新式军衔体系。1935年12月3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176号命令,其中正式实行新军衔并初步规定了新式军衔(35年军衔)的军兵种颜色。

其中:

1、步兵(合成军指挥):深红色底板黑色包边(政工干部为和士兵接近的粉红色底板黑色包边);

2、骑兵:深蓝色底板黑色包边;

3、炮兵:黑色底板红色包边;

4、汽车(辎重)兵、装甲兵和坦克兵:黑色底板红色包边;(装甲兵底板为绒面)

5、技术兵:黑色底板蓝色包边;

6、化学兵:黑色底板黑色包边;

7、铁道兵、军事交通兵(码头、车站):黑色底板蓝色包边;

8、航空兵(空军):天蓝色底板黑色包边;

9、军事生产和行政(包括但不限于军需、军法):深绿色底板红色包边;

10、医疗(包括军医、兽医):浅绿色底板红色包边。

1936年8月31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165号令,大部分中级以上军兵种的指挥员包边改为金色。

注意:

1、没有军兵种色的岗位统一为红色;

2、部分兵种的军级指挥员(不包含)以上级别人员使用红色;

3、存在某些部队的某些勤务系统下的基层人员使用所在单位配色的情况;

4、和此前一样,苏军中类似步兵师下属炮兵和汽车兵一类的单位,使用步兵红色底板,佩戴炮兵、汽车兵符号。军兵种色主要用于独立、专属部门使用。

下图1-11分别为:骑兵中尉、步兵上尉、空军大尉、汽车兵少校、骑兵上校、技术兵旅级指挥员、骑兵师级指挥员、步兵(合成军)军级指挥员、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苏联元帅。

文章图片3

下两图为这一时期对应的M27型布琼尼帽徽布衬(布琼尼帽根据国防人民委员部1940年7月5日的187号令废止)和大檐帽配色(图片质量不好),其中1-11分别为:步兵、骑兵、炮兵、技术兵、装甲兵、工程兵、生产和行政和医疗(军医、兽医) 、空军、内务人民委员部和直属保安部队、边防军、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特别部,大檐帽后改为矢车菊蓝色)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军兵种符号

1936年3月10日,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33号令。重新规范了17种军兵种符号,在数量上较此前又有缩减。新命令没有显示步兵、骑兵等单位的官方符号(实际上有),同年8月1日发布的165号令将铁道兵符号配色调整为金黄色配红星。

下图为1938年出版的《工农红军内务条令》第123页关于33号令所规定的兵种符号插图,从上到下,从左至右依次为(注意33号令中的符号大部分为金黄色,少数为银色):

装甲(坦克)兵、军事技术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军工)、空军、铁道兵(最初银色后改金黄色)、炮兵、汽车兵、通信兵、工程兵、军医(金色)\兽医(银色)、化学兵、工兵、军乐、军事生产和行政、军法、舟桥兵、电气工兵(例如探照灯部队)。

文章图片6

在35年军衔实行的前后,因为频繁的调整以及军队规模变动,有时候军兵种符号没有佩戴,同时苏联军队中有大量旧式或非官方的军兵种符号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上述现象加剧了复杂性。

下图为配戴旧式道路兵符号的技术(工程)部队,在35-43年之间,此符号不是官方符号,算是旧有沿用的

文章图片7

纷繁复杂的等级体系

1935-1940年,经过不断调整,35年式军衔最终确立的等级体系可谓纷繁复杂。仅等级体系就包括了:士兵与指挥(红军、红海军)、政工人员、军事技术(红军、红海军)、军事生产和行政、医疗(军医、兽医)、军事司法(军法、军事检察)等共6类8套体系8套名称。内务人民委员部同时期也是跟着有样学样还搞点小特色,难怪能把斯大林搞懵。

以下内容请仔细理解:新军衔沿用了此前职务等级符号的样式(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和菱形),但将职务等级符号中部分初级和中级指挥员名称改为传统军衔名称,部分岗位从少尉开始的以上职务重新增设了军衔袖章,某些岗位增设了勤务袖章,同时增设了“苏联元帅”,首批苏联元帅授予了布留赫尔、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叶戈罗夫和图哈切夫斯基等5人,苏联元帅是此时凌驾一切苏军等级体系的最高军衔。

文章图片8

图为首批5名苏联元帅

1935年的苏联元帅没有分级,统一使用菱形的红底金黄色五角星作为领章,因此在军中苏联元帅也被称为“一颗大星”。

文章图片9

图哈切夫斯基

为便于理解,我将在以下内容中尽量一一介绍各套体系,并以步兵(合成军)中的职务进行对照,注意以下内容可能有错误,请酌情参考(注意以下内容以39年底到40年初为准,实际上35年军衔是动态变化落实的):

新军衔将级别分为:战士和初级指挥员、指挥员、高级指挥员3等。

以下内容除政工军衔外,其余主要为37年到40年7月之间的军衔体系

1、士兵与指挥(主要指建制部队):(1935-1940)

第一套:工农红军(陆军、空军)3等15级

根据35年176号令实行,37年166号令增设少尉一职。1940年7月226号令增设中校(下文未体现)。

(1)、战士和初级指挥员(以步兵、合成军为例):红军战士(有底板、无符号,1级);

(三角形2个到4个):班级指挥员(2级)、副排级指挥员(3级)、大士(4级);

文章图片10

图中的一个三角形指40军衔的上等兵,35军衔没有

(2)、指挥员:

中级和上级指挥员(正方形1个到3个):少尉(5级)、中尉(6级)、上尉(7级);(矩形1个到3个):大尉(8级)、少校(9级)、上校(10级,40年7月以后增设中校,上校改为4个矩形);

文章图片11

(3)、高级指挥员(菱形1个到4个):旅级指挥员(11级,相当于准将)、师级指挥员(12级,相当于少将)、军级指挥员(13级,相当于中将)、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14级,相当于上将)、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15级,在4个菱形基础上增加1个金色五星,相当于大将)

文章图片12

下图为诺门坎战役时期的苏军指挥层,右二为军级指挥员,57特别军(后改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员朱可夫,左一为苏联外贝加尔军区司令员,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施恩特。两人中间是一名师级政委。

此时朱可夫为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特派大员,施恩特级别更高,但也只能配合他。战后朱可夫摆脱了大清洗阴霾,40年7月苏联引入将官军衔后,朱可夫被越级提拔为大将(相当于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

文章图片13

下图为骑兵军衔体系,注意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以上高级干部改为红色

文章图片14

第二套:红海军3等14级,空缺副排级指挥员

根据35年176号令实行,37年166号令增设海军少尉一职。

(1)、战士和初级指挥员:红海军战士(1级,对应红军战士)、班级指挥员(2级,对应班级指挥员)、海军大士(3级,对应大士);

(2)、指挥员:中级和上级指挥员:海军少尉(4级,对应少尉)、海军中尉(5级,对应中尉)、海军上尉(6级,对应上尉)、海军大尉(7级,对应大尉)、海军少校(8级,对应少校)、海军中校(9级,对应上校);

(3)、高级指挥员:海军上校(10级,对应旅级指挥员)、二级分舰队级指挥员(11级,对应师级指挥员)、一级分舰队级指挥员(12级,对应军级指挥员)、二级舰队级指挥员(13级,对应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一级舰队级指挥员(14级,对应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

2、政工人员(主要指红军、红海军内的政工人员参照的军衔):(1935-1943)

根据35年176号令实行,37年166号令增设中尉政治指导员级一职;38年4月5日45号令增设副政治指导员级一职;39年9月1日决议,40年7月226号令增设一级营政委级、团政委级,1940年8月19日,红海军人民委员部发布487号令,废除助理政治指导员级、副政治指导员级。

注意:

1、政工人员不戴蓝帽子,不要被游戏误导了,如前文所述,政工干部佩戴政工袖章,军衔底板与士兵接近。政工人员与内务部安全局在苏军内部设立的“特别部门”属于不同归口(通常在红军旅级以上单位会常设“特别部、特别处”),政工人员也受后者监督,两者在工作上有少部分交集;

文章图片15

图为红军政工人员使用的政工袖章

2、不是只有政委才配戴政工人员军衔;

3、此时苏军内有政工战士,这是一种非正式职务,例如步兵师内会挑选500名左右的士兵介绍入党,配合政工人员开展工作,政工战士在官方层面没有特殊标志;

4、建制部队政工人员配色也会随军兵种不同而变化;

下图为骑兵团级政委样式,但蓝色似乎有点浅

文章图片16

5、政工人员属于红军、红海军常设人员。内务部队在自己的建制部队内也小范围设立了各级政工人员,有自己的职级,与红军(红海军)互不隶属。苏德战争时期成立的内务步兵师有红军支援的政工人员,具体情况一言难尽。

俄罗斯现在的历史作品也开始出现错误,例如游戏《苏军游击队1941》中的近战大师尼基京,直接被当作红军政委。严格说,红军中有戴蓝帽子的特别部,而内务部队也有自己范围内的政工人员,但是红军的政委不戴蓝帽子。

文章图片17

第三套:红军(红海军)政工人员3等12级,空缺:红军战士,班级指挥员,副排级指挥员,少尉

以下为40年7月以后的政工人员军衔体系

(1)、战士和初级政工人员:(海军)政工战士(非正式职务,无级别,无对应)、(海军)副政治指导员级\助理政治指导员级(1级,对应大士,因为基层党员较少而难以普及,海军后期废止);

(2)、政工指挥员:中级和上级政工人员:(海军)中尉政治指导员级(2级,对应中尉)、(海军)上尉政治指导员级(3级,对应上尉)、(海军)大尉政治指导员级(4级,对应大尉)、二级营政委级(5级,40年7月以后对应少校)、一级营政委级(6级,对应40年7月以后新增的中校)、团政委级(7级,对应40年7月以后的上校);

下图为1941年7月以后,任南方方面军政治部第一副主任的勃列日涅夫,此时他是旅政委。

文章图片18

(3)、高级政工人员:旅政委级(8级,对应旅级指挥员)、师政委级(9级,对应师级指挥员)、军政委级(10级,对应军级指挥员)、二级集团军政委级(11级,对应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一级集团军政委级(12级,对应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

文章图片19

下图为37年后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麦赫利斯,军衔为一级集团军政委级

文章图片20

3、军事技术人员(1935-1940)

第四(五)套:红军(红海军)2等10级,无少尉以下职级

根据35年176号令实行,37年166号令增设初级军事技术员一职。

(1)军事技术员:初级军事技术员(1级,对应少尉)、二级军事技术员(2级,对应中尉)、一级军事技术员(3级,对应上尉)、三级军事工程师(4级,对应大尉);二级军事工程师(5级,对应少校)、一级军事工程师(6级,对应上校);

(2)高级军事技术员:旅级工程师\三级分舰队工程师(7级,对应旅级指挥员)、师级工程师\二级分舰队工程师(8级,对应师级指挥员)、军级工程师\一级分舰队工程师(9级,对应对应军级指挥员)、集团军级工程师\舰队工程师(10级,对应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

军事技术人员配色随单位不同而改变,统一佩戴军事技术人员军兵种符号。

4、第六套:军事生产和行政人员(1935-1940),2等9级,无中尉以下职级

根据35年176号令实行

(1)军需技术员:二级军需技术员(1级,对应中尉)、一级军需技术员(2级,对应上尉)、三级军需员(3级,对应大尉)、二级军需员(4级,对应少校)、一级军需员(5级,对应上校);

(2)高级军需技术员:旅级军需(6级,对应旅级指挥员)、师级军需(7级,对应师级指挥员)、军级军需(8级,对应军级指挥员)、集团军级军需(9级,对应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

文章图片21

5、第七套:医疗(军医、兽医)人员(1935-1940),2等9级,无中尉以下职级

根据35年176号令实行,军医兵种符号为金色,兽医为银色

(1)军医、兽医:助理军医\助理兽医(1级,对应中尉)、主任助理军医\主任助理兽医(2级,对应上尉)、三级军医\三级兽医(3级,对应大尉)、二级军医\二级兽医(4级,对应少校)、一级军医\一级兽医(5级,对应上校);

(2)高级军医、兽医:旅级军医\旅级兽医(6级,对应旅级指挥员)、师级军医\师级兽医(7级,对应师级指挥员)、军级军医\军级兽医(8级,对应军级指挥员)、集团军级军医\集团军级兽医(9级,对应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

文章图片22

下图为42年一名助理军医照料被解救的平民,注意其采用了1941年8月1日后实行的保护色领章,但佩戴了医疗符号。

文章图片23

6、第八套:军事司法人员(1935-1940),2等9级,无中尉以下职级

根据35年176号令实行

(1)军法官:初级军法官(1级,对应中尉)、军法官(2级,对应上尉)、三级军法官(3级,对应大尉)、二级军法官(4级,对应少校)、一级军法官(5级,对应上校);

(2)高级军法官:旅级军法官(6级,对应旅级指挥员)、师级军法官(7级,对应师级指挥员)、军级军法官(8级,对应军级指挥员)、集团军级军法官(9级,对应二级集团军级指挥员)。

在独立机构上班的军事司法人员配色为深绿色底板红色包边,与军事生产和行政人员一致,但是在建制单位服役的人员配色与所属单位一致。非建制单位的军法人员一般不佩戴军衔袖章,但有时会非正式地佩戴政工袖章。有时候内务人民委员部负责监督红军的特别部会伪装成军法部门人员。

文章图片24

下图为曾任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审判长的集团军级军法官乌利里赫,他主持了对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的审理,此案至今仍争议不断。

文章图片25

经过1935-1940年的不断调整和扩充,到1940年初期,苏军在职务等级识别符号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新式军衔体系。例如苏联元帅首次出现,连队“大士”替代了苏联在当时不愿恢复的“准尉”军衔。(大士可以理解为老班长,而准尉属于不是军官的干部,相当于见习候补军官,这些往往与用人制度以及财政待遇挂钩)同时苏军的中校和上校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在40年7月之前还只有一级。

可以说这一时期,苏联在原有职务等级体系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类似法国的国家元帅式军衔体系。但是35年军衔实在是太复杂了。不仅体系庞杂,名称也十分混杂,呈现了过渡时期特有的情况。而同时期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情况更加令研究者抓狂。1940年随着下一代军衔的调整,职务等级识别符号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仍有一些职级因特殊原因被保留,一直到1943年彻底消亡,具体情况请看下篇。

中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