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春走基层丨坚守岗位过大年 “为了更多人团圆,这份坚守值得”

 WTB2255 2023-01-24 发布于湖北

“动车医生”作业小组正在讨论检修计划。通讯员陈丹妮 摄

1月21日20时,当武汉正沉浸在农历除夕的万家灯火之时,武汉电务段动车车载设备车间汉口检修库的忙碌才刚刚开始。

“驰骋了一天的高铁动车组在这里进行全方面的体检合格之后,才能出库继续安全行驶在春运路上。”武汉电务段动车车载设备车间汉口车载设备工区工长陈伟说。对动车组进行全面“体检”,消除工作“疲劳”,保证动车组第二天“精神满满”,这是陈伟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

陈伟所在的汉口车载设备工区有21名职工,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春运期间,他们分成4个小组每组4个人,接续对配属的79组动车组车载设备进行一级检修。陈伟介绍,他们检修的动车组车载设备涉及5种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2种LKJ(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5种CIR(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等设备,是全路最全、最复杂的,检修这些动车组运行的核心设备,时刻考验着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车载ATP与CIR设备,因其独特作用,常被分别冠以“千里眼”和“顺风耳”。动车组在高速行驶时无法更直接地观察地面信息,需要借助“千里眼”和“顺风耳”。因此维修养护好这些设备,对于列车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21时30分,他们开始进行动车组车底作业。小组长张浩熟练矫健地穿梭在车下和地沟之间,检查速度传感装置等车底设备,仔细检查每个螺丝和防松标记,用手探查螺丝紧固情况。

“一个松动螺丝没有检查到位,都有可能造成列车存在安全隐患无法上线运行。”张浩介绍,他们作业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流程,必须严格执行。

21时50分,组员胡笛、魏星两人进入了动车组司机室,在不足5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魏星认真查看列车主控机箱、线路指示灯状态以及各种仪器显示屏数据,娴熟地操作着各种设备。20多分钟后,他完成了车上设备检查和22个项目的功能测试。

“这些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车载设备类似于飞机的'黑匣子’,我们通过数据下载分析,查找动车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排除设备安全隐患。”魏星说。

他们检修作业的地点,主要在司机室和动车组车下,检修一列动车要从车头走到车尾,再从车尾折返回来。通常一个夜班下来要检修30辆左右的动车组,行走的步数往往达到了三万步。

24时,农历新年的钟声敲响,检修库内依旧灯火通明。今年是朝军坚守的第42个春运,他说每年春运坚守已成为他的惯例。“虽然思念家人,但想到自己的工作能为了更多人团圆,这份坚守是值得的。”朝军说道。

从除夕到大年初一,陈伟和同事们持续作业12个小时,用心默默守护着春运回家的旅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