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认识「清四王」书画

 闹市草堂 2023-01-24 发布于青海

撰文:值点网

「四王」是指清初画坛四位王姓画家 - 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继承了文人画传统,崇尚古人笔墨。由于符合清王朝的审美,故被尊为画坛正统。时至今日,则成为书画市场的中坚。

四位画家都以仿古为宗,各者有何差异?为何到了上世纪初,突然光环失色?现时的市场行情又是如何?以下为大家逐一拆解。

四王实际上包括了两代画家。王时敏与王鉴属于前一代,王翚、王原祁属于后一代。

王时敏:

四王之中,王时敏(1592-1680)最年长,是四王之首。他家世显赫,祖父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权重朝野,父亲亦官至翰林院编修。万历42年(1614),王时敏受祖荫出仕,官至太常寺少卿。入清后便隐居不仕,以书画自娱。

由于家中古书、名画收藏丰富,王时敏从小受到传统文化薰陶,很快便展现出艺术天赋。经家人引荐,得以跟当时的画坛盟主董其昌学画。

王时敏在董其昌的指导下,走上摹古之路,作画深得古人精髓。他的山水画,泛学元代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四家,其中主要得之于黄公望。他擅长用墨,用笔苍秀沉郁,作品苍劲浑厚,格调高雅。

他的书法亦相当高超,所以他的作品较难仿造。

王时敏《杜甫诗意图册》第一开及第五开|北京故宫藏

王时敏《仙山楼阁图》|北京故宫藏

王鉴:

王鉴(1609-1677,一作1598-1677)是王时敏的同乡,都是江苏太仓人,二人年纪差不多,关系十分密切。王鉴出身书香门弟,曾祖父是晚明文坛领袖、「后七子」之首 - 王世贞。崇祯年间,王鉴考中进士,官至广东廉州太守,两年后即罢归。入清后不仕,全心投入书画之中,曾自述:「余生平无所嗜好,惟于丹青不能忘情。」

与王时敏一样,王鉴早年亦得董其昌亲自授画。他一生的画业沿着董其昌注重摹古的方向发展,揣摩董源、巨然、吴镇、黄公望等诸多前辈大家的笔意,作品几乎都是以「仿某某笔意」、「拟某某家法」等为标题。

王鉴摹古的功力很深,综观他的存世作品,笔力雄厚沉着,同时又含蓄文秀,其青绿设色山水尤为精到。王时敏偏爱黄公望,而王鉴则拜倒于王蒙足下,甚至被王时敏称为「叔明(王蒙)再生」。

有趣的是,多数画家用笔都是早年工细,晚年渐趋粗简,王鉴却恰恰相反。他晚年取法董源、巨然一路,笔墨尖细,有别于早年之圆浑。

王鉴《秋山图》|台北故宫藏

编按:关于王鉴的生卒年,以往学界据《清史稿》等文献记载,认为他生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然而,随着近年对王鉴生平的研究日深,有学者提出其出生年份应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此说法广获接纳。

王翚:

王翚(1632-1717,一作1720卒)的家世虽然不及王时敏及王鉴显赫,却是绘画世家,祖上五代皆善丹青。他早年深受黄公望画风影响,还一度以仿黄公望画谋生。后来他分别跟王鉴、王时敏学画,画艺日进。

他作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山水画集各家古人之技法,融会贯通,能工能写,富于变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苍茫浑厚。王翚虽然偏重学习「元四家」的画法,但对宋代院画画家亦有涉猎,作品面貌较多样。

王翚驾驭浩繁场景的能力高超,界画技法亦即四王中最强,常用界尺,结构准确。六十岁时经王原祁推荐,入宫廷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此十二卷宫廷巨作,更被喻为清初版《清明上河图》。画成后受康熙帝褒奖,特赐「山水清晖」四字,所以王翚晚年又号「清晖老人」,以纪念皇帝恩宠。

王翚《重林叠嶂轴》|北京故宫藏

王翚 等《康熙南巡图》第六卷

王翚 等《康熙南巡图》第六卷局部

王原祁:

四王中的最后一位是王原祁(1642-1715),他是王时敏之孙,明清改朝换代时,他不过是个三岁幼儿。

他自小读书习画,于康熙八年(1669年)成为举人,翌年又登进士,历任地方和朝中官职,后来更入值内府及南书房,成为皇帝倚重的文臣,仕途一帆风顺。

他深受祖父王时敏影响,遵循临古,特别推崇黄公望。王原祁作画用笔骨力雄健,自称「笔端有金刚杵」,笔墨生拙,韵味醇厚,在四王中别出一格。他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有苍茫淋漓之气。

王原祁《烟浮远岫图》|台北故宫藏

「四王」与「四僧」对立?

除了四王,清初画坛还有另一影响力巨大的流派 - 四僧。

四僧是指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四人。他们是明遗民,与新皇朝格格不入,作品反传统、追求创新,流露出愤世嫉俗或隐逸孤寂的情怀。

现在讨论美术史时,人们常把四王与四僧置于对立面,理由和标准除了绘画上摹古与创新之分,也有身世、立场之别,四王「在朝」而四僧「在野」。

八大山人《猫石图》|北京故宫藏

然而,如此鲜明的分宗立派,似乎只是为论述的方便,两派画家实际并非那么泾渭分明。

以王时敏、王鉴为例,他们与四僧其实同属遗民之列,入清后隐居不仕,寄情丹青,亦有诗文表示遗民心志。二人虽然是清代画坛的主流,为清廷所喜,但其艺术风格乃多年临摹历练而成,并非曲意逢迎朝廷。

至于王翚与王原祁,他们已是后一代人,尤其是王原祁,江山易主之时不过是幼儿,对故国感受不深。后来入仕清廷、为朝廷作画,也难以厚非。

跌落神坛

四王深受董其昌影响,偏重写意的文人画,绘画崇尚古人的笔法、气韵和构图方法,追求似古和形式美。如此的「正统派」,后来却受到激烈批评,跌落神坛。

二十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下,艺术界兴起西方的写实主义,四王就被视为陈腐、是八股、衰败的代表。陈独秀更扬言:「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

徐悲鸿对四王也是深恶痛绝,曾批评:「画面上所见,无非董其昌、王石谷(翚)一类浅见寡闻,从未见过崇山峻岭而闭门画了一辈子的人造自来山水!」

徐悲鸿

当时社会正处于政治斗争的猛烈的风暴中,对四王的抨击难免掺杂了偏见。时至今日,不少艺术史家对四王作品重新解读、分析,评价亦趋客观公允,肯定其绘画成就,以及承先启后之贡献。

四王有系统地梳理归纳了元四家笔墨,作画时提取古人的典型特征,不断重复、改善、重组,构筑起自家的艺术风格。

四王的市场行情

虽然四王在民国初年遭受猛烈批评,但在当时的收藏界中,仍然是相当吃香的。上海周湘云、钱镜塘、吴湖帆、庞元济等收藏大家,就购藏不少。这些沪上风云人物的旧藏,几乎筑起了现在上海博物馆的四王藏画体系。

来到近年的书画拍卖市场,四王的作品同样备受追捧,更突破亿元关口。

我们来看看四王各自的拍卖纪录:

  • 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册页 (十开)RMB 120,750,000|2011年北京中贸圣佳
  • 王 鉴|《仿古山水册》册页 (十开)RMB 45,920,000|2010年北京匡时
  • 王 翚|《唐人诗意图》手卷 RMB 126,500,000|2011年北京嘉德
  • 王原祁|《秋林远黛》立轴 RMB 55,200,000|2021年北京永乐

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册页 (十开)RMB 120,750,000成交|2011年北京中贸圣佳

王鉴《仿古山水册》册页 (十开)RMB 45,920,000成交|2010年北京匡时

王翚《唐人诗意图》手卷 RMB 126,500,000成交|2011年北京嘉德

王原祁《秋林远黛》立轴 RMB 55,200,000成交|2021年北京永乐

在当今的艺术市场,四王可谓如日中天。他们的拍卖纪录,无一例外在北京写下。王翚的身价最高,《唐人诗意图》于2011年在北京嘉德以RMB 1.26亿成交。王时敏的传世作品最少,物以稀贵,拍卖纪录位列第二。

然而,他们名气大,赝品自然多。是故,高价成交者,往往是来源显赫、著录累累。例如,王翚《唐人诗意图》有《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是「国眼」徐邦达旧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