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安七味煎治疗肺间质纤维化

 安歌_ 2023-01-24 发布于河南
01


明医小传

姚楚芳(1949—),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名老中医,师从周光英。多年研读《内经》《伤寒论》《千金方》《儒门事亲》等经典,潜心研究中医理论颇有心得。经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对脉诊之辨,体会深刻,理病察原,治病求本。推崇张子和“邪念之加诸身……速去之可也……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形成自己“驱邪安正”的独特风格。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咳嗽、脱发、胃脘痛、便秘、不寐等病症的治疗经验丰富。对疑难病症的治疗,独树一帜,尤其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间质纤维化、干燥综合征、声带息肉等颇有研究。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

02


绝技揭秘

一、技术渊源

肺间质纤维化是许多病因不同的间质性肺疾病的最终结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和继发于某些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肺间质纤维化,也是发病率较高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最终结局。肺间质纤维化亦可由SARS、新冠病毒肺炎等引起。肺间质纤维化病变主要发生于肺间质,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难治病。临床以活动性呼吸困难、呼吸浅快、动则气短、干咳喘憋为主要特征,预后不良,尤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甚。

对于肺纤维化,中医一般将其列入“咳嗽”“喘证”“肺痿”“肺胀”等范畴。姚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接触了为数不少的此类患者,通过临床观察总结,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之“肺痹”范畴,《素问·痹论》曰:“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又云:“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淫气喘息,痹聚在肺……痹……其入脏者死。”通过古代文献记载并结合临床实践,姚氏认为,肺间质纤维化成因离不开一个“痹”字,由于邪气痹阻肺络,肺失宣肃,痰热内生而致病。其致病邪气包括六淫邪气、饮食失节、七情所伤等多种内外之邪。《内经》明言“痹”证之入脏者“死”,说明“肺痹”预后不良。

目前,关于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方法仍很有限,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传统的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且其副作用多,特异性小。肺移植则因肺源问题只能局限于极少数人且有并发症和后续问题。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肺纤维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且显示出良好的前景。姚氏从“肺痹”论治本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肺络痹阻,气血凝滞,痰热闭肺,故以宣肺启痹、清热祛痰、健脾和胃作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在方药的选择上,采用经验方——六安七味煎为主。临证多年,治疗上百例肺间质纤维化病例,总有效率超过90%,患者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喘憋等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变化显著改善,部分患者肺部影像学、肺功能也发生改变,中药长期疗效也令人满意。

二、适应病证

呼吸系统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良/恶性肿瘤、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等);免疫系统疾病(干燥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增生性疾病(声带息肉、肺结节等)。

三、方药组成

六安七味煎由陈皮、姜半夏、茯苓、甘草、杏仁、白芥子、浙贝母、前胡、桔梗、炒黄芩等13味中药组成。临证应用时根据患者情况辨证加减。

服药方法: 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早饭及中饭后各服1次)。

四、理论阐释

从“肺痹”论治本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肺络痹阻,气血凝滞,痰热闭肺,故以宣肺启痹、清热祛痰、健脾和胃作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在方药的选择上,采用六安七味煎经验方。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消痰涎,下肺气,去胸中痰满;陈皮理气化痰,可助半夏化痰之力,又可使气顺痰消;茯苓健脾渗湿,可使湿去脾旺,痰无由生;杏仁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善于开闭而止喘,调理气分之郁,与陈皮合用,行气化痰,调中快膈;黄芩、金荞麦、桔梗、浙贝母之属,用之可清肺祛痰,宣肺启痹;方中更有白芥子一味,其味辛,其气温,辛能入肺,温能发散,能祛体内塞滞之痰,并可宽胸利气。《丹溪心法》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不能达。”其颇具剽悍、猛利之性,实乃祛痰之劲旅,对于舒畅气机起到重要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清肺、健脾化痰之功,使邪去痰消,肺气畅通,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效果。

五、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原则上不用激素、抗生素,原用激素者逐渐撤停。若有严重感染或缺氧明显者,配合给予抗生素、吸氧、输液等疗法。

六、典型病案

图片

患者:于某,男,17岁。

初诊时间:2003年11月1日。

主诉: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8月余,活动后气促3日入院。

病史摘要:患者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ⅡA期)近1年,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8月余,因活动后气促3日,于2003年10月4日入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时呼吸急促,口唇、指端发绀,双肺听诊闻及两肺广泛哮鸣音和两中下肺湿啰音。

胸部CT示:双肿各叶均可见散在分布线网状及毛玻璃影,双肺透亮度降低,同时在支气管动脉旁可见多数较小气泡影(间质性肺气肿),前纵膈内见气体影。血气分析显示,pH:7.437,PO2:43.5mmHg,PCO2:45.8mmHg,氧SAT:76.7%。胸部CT、血气等检查示:双肺间质性病变及炎症,低氧血症。

患者入院后,先后给予吸氧、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无明显好转。患者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病情急剧恶化,面罩加压吸氧维持呼吸。经患者家属要求,自2003年11月1日起,予以中医药治疗。当时症见患者呼吸困难,气急,喉中痰鸣,但咳吐无力,口干,大便干结,4日未行。舌质红,苔黄白腻,脉弦数有力。

西医诊断:急性间质性肺炎,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ⅡA期),自体干细胞移植后。

中医诊断:肺痹。

辨证:痰热闭肺,肺气不宣。

治则:清热化痰,宣肺开闭。

治法:内服方药,六安七味煎加味。药用陈皮9g,姜半夏9g,茯苓9g,甘草3g,杏仁9g,白芥子9g,浙贝母9g,前胡9g,桔梗6g,炒黄芩9g,拳参9g,金荞麦9g,鱼腥草15g。每日3剂,连用4周后改为每日1剂加减。

效果:治疗2日后,患者自觉呼吸明显舒畅,并大口吐出稠浊白痰,全身症状较前改善。后以六安七味煎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同时激素逐渐减量,并于2003年12月底停用。

2003年12月29日,胸部CT检查显示:肺部网状及毛玻璃影较前吸收,纵膈积气量较前明显减少。

2004年2月5日出院后,续以六安七味煎加减调治。

2004年4月1日复查胸部CT显示: 仅见右肺下叶前内基底段淡薄的小片状实变影,边缘模糊。余未见异常。


按: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是一种病因不明、暴发起病的肺部弥漫性病变,并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病死率相当高,多数死于6个月内。组织学改变为弥漫性肺泡损伤,临床上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主要表现,但区别于有基础疾病或病因存在所引起的ARDS。目前西医主要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进行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且不良反应明显。

03


临床体悟

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复杂,西医学对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较公认的类固醇类药物,疗效并不十分肯定,且由于其不良反应多、缺少特异性及不确切的疗效,应用仍是有限的。中医药在辨治本病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预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良好前景,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六安煎见于《景岳全书》,姚氏自拟的六安七味煎是在六安煎的基础上加黄芩、浙贝母、桔梗等7味中药,以六安七味煎加减临证治疗上百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和精神负担。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并不是机械照搬六安七味煎组方,临床上,强调不但要“辨证论治”,更要“审因论治”,灵活化裁,方有良效。

【参考文献】

[1] 姚楚芳,蒋树龙.六安七味煎治疗肺间质纤维化32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3):5253.

[2] 姚楚芳,蒋树龙.六安七味煎治愈急性间质性肺炎1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3):37.

图片

图片来源于Pixabay,由海上杏林寻珍编辑整理,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文中涉及治疗,仅供学习参考,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