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的“远虑”是指什么?何事让夫子“发愤忘食”?周公终夜以思的又是?为何说人“千思万虑”其实只有一事

 读原著 2023-01-24 发布于四川
   《论语·述而篇》中说:“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夫子对自己生命状态的简易描述。很多人以为夫子“发愤忘食”是追求知识,其实不然,“发愤忘食”本质是立志,是“念念不忘存天理”,是至诚不息的修身进德,省察存养,无论在有事时还是无事时都如此,——省察不过是有事时的存养,存养也不过是无事时的省察 。至于“乐以忘忧”则是人持志真切,良知诚致后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德润身,德全之自然结果。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言:“'发愤忘食’是圣人之志如此,真无有已时;'乐以忘忧’是圣人之道如此,真无有戚时。”
 世间的人多分为两种,一种是身在江湖,习惯了拿钱办事,懵懵懂懂的听命或是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很多时候只顾自己的私利,罔顾道义,即使很勤恳,很发愤,很卖命,很符合某种交易标准,甘当名利场的合格奴隶,其本质也只不过是个冥行妄作,这个时候他不知良知为何物,那所行如何能行得是?再多的努力又如何能唤醒自己的真性和智慧?经常三分气在千般用,自然一日无常万事休。   
  还有一种人,总喜欢好高骛远,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从不肯着实躬行,只是个空想家,没有一个实际的践行,他的所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不可能知得真。更何况,人世间人们绝大多数思虑都是妄思妄虑,人真正需要思虑的其实只有一种东西,那就是“念念不忘明明德,存天理,致良知”,不论有事无事时,都该如此,王阳明先生即道——
    “'远虑’不是茫茫荡荡去思虑,只是要存这天理。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若只着在事上茫茫荡荡去思,教做远虑,便不免有毁誉、得丧、人欲搀入其中,就是'将迎’了。周公终夜以思,只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见得时,其气象与'将迎’自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