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习作】东濠涌的变化

 灯下悦读 2023-01-25 发布于广东

接到本周的学习任务之一——环境调查,妈妈建议我调查一下东濠涌。

理由:

1.东濠涌是广州仅存的旧城护城河;

2.后来却成了"鼎鼎有名的臭黑河";

3.现在它是否还是一如既往的"臭""黑"呢?

(其它理由:离家近,调查不费劲。)

整条东濠涌就在高架桥底下

我们坐车过了江湾桥(其实步行过桥也可以),在东濠涌越秀南段开始往北寻源。

妈妈说——改革开放初期,"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州"的全国人民在这里打拼,开始是夜间布满河涌边的大小排档,接着港台老板或外籍华人占据珠江最美丽的两岸临江而建高档的酒店、饭馆,然后将大量的废水直接排入“涌”和珠江。她小时候经过时,常能看到这里涌壁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排污口正将生活污水、酒店的洗碗水、小作坊的废水毫无顾忌的排到河涌,再由河涌流入广州的母亲河珠江,使我们美丽的珠江河变成需掩鼻而过的臭黑河。

可是我眼前却是河涌沿岸绿树婆娑、鸟语花香,水清见底,里面还有很多鱼喔!等我抓条鱼儿上来问问这是怎么回事?嘻嘻……

(水清见底)好多鱼儿啊!

我玩累了,妈妈问:"你问出结果来了吗?"

我不禁失望地说:"鱼儿说,它比我还年轻,它也不知道啊!我总不能听您片面之词做调查吧!怎么办呢?"

妈妈笑着说,这旁边就有个东濠涌博物馆,你想了解东濠涌的历史变化,里面有大量的资料、图片、视频……你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调查。

东濠涌博物馆

东濠涌的前世今生

   历史变迁: 根据广州地名志记载,东濠涌发源于白云山南麓的溪水,明洪武三年建城时疏通成护城濠。

   广州市志: 1932年(民国21年),7月29日 广州暴雨,山洪暴发,小北首当其冲,屋塌人亡,为百年所仅见。后于1935年筑东濠涌,疏浚东濠涌,使白云山蒲涧水经东濠涌,使山水直泻珠江。11月建成,并立碑于越秀桥,以纪其事。东濠涌和越秀桥见证了广州最壮烈抗洪史。

   近代,由于白云山森林面积逐渐缩小,加上1958年修人工湖--麓湖蓄水,致使东濠涌的水流量大为减少。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阻塞问题,于1994年7月建成开通东濠涌高架路,此工程使东濠涌的麓湖至越秀桥段,成为暗渠;越秀桥到沿江路段,成为有高架路遮头的明渠,东濠涌的景观完全改变,基本上难以回复。

   近年的城市发展让麓湖水质迅速恶化,2001年为防止污水污染麓湖水质,进行了“中变”麓湖地区截污工程,该工程将湖区周边的娱乐场所、酒家和民居的污水由原来排入湖内改成经污水管汇入麓湖泻洪道———东壕涌,东濠涌正式成为排污水道。

早期涌边的民居
修建高架桥成了排水渠
白云山溪减少周边污水排入
正式成为排污水道了……
整治前涌壁排污口的模型

在2002年广州申亚成功之前,广州市政府就已经严厉禁止在珠江边经营饮食行业,并开始对大小河涌边的大小排档进行拆除。

2003年这条河涌开始进行截污改造,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河涌两岸的居民仍往河涌里扔垃圾、倒污水。(广州市政府知道,要搞好河涌整治工作,只有下决心将河涌沿边的城中村拆除掉,才能最根本的解决问题。)

2008年底,时任广州市市长、现为广州市委书记的张广宁放言,一定要在亚运前还广州人民清澈的河涌,到时各区区长都要去游河涌。于是,市政府开始动真格了,投入486亿元,新增38座污水处理厂,铺设了1140公里污水管网,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1%,为在一年半内 让河涌水质彻底改观,实现“全面截污”创造了条件。

新一轮河涌整治,将在2010年6月前完成。东濠涌的整治难度非常大。一方面,东濠涌穿过的是广州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征地拆迁工作量大、时间短,拆迁动迁工作极为困难;另一方面,越秀是老城区,地下管线密集,特别是东濠涌实施补水工程,两岸堤岸比较狭小,河涌中央还有高架桥墩,对补水管道的走向等技术性难题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广州市还通过推进调水补水工程,用珠江的“大水”解决市区河涌的“小水”,来提升河涌的自净能力。

此外,继猎得村拆迁之后,东濠涌旁的杨基村也在亚运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前完成了拆迁工作。

河涌两岸的栏杆改造成大理石基座的,不但种上了树,而且种上了绿化能力很强的“三角梅”,在阳光下绽放着大红或梅红的小花,煞是美丽。

经过一连串的大改造、大行动、大整治,东濠涌终于赶在亚运前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妈妈说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获知的信息(其实我也觉得太多字,才不要抄呢!)。

东濠涌治水碑记

其实这块石碑已经概括出治水的原理和方法了——截污清淤,引珠江水流经东濠涌(补水),河水净化(生态改造),再流回珠江。

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可是我们看到的只是第一期工程的成果,已经用了将十年的时间。第二期工程还在进行着……人们环保意识薄弱,造成的恶果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才能修复过来啊!

所以我呼吁所有人注意环保、爱护环境,一起维护我们美丽的广州。

涌边标语"保护水体人人有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