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兔毫-王学雷老师《兔毫三题》读后

 苍梧四宝堂 2023-01-25 发布于江苏

        大年三十,才突然想起来,农历兔年新年,应该在公众号为广大顾客朋友分享一些有关兔毫知识的小文,因为时间紧迫未能如愿。巧的是,大年初一收到公众号有关王学雷老师《兔毫三题》的推送,不免感叹,王老师真是有心人,这对于毛笔知识,特别是毛笔历史以及制作材料方面的介绍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相关链接

         王學雷|兔毫三題

         薛龙春|王学雷《古笔》序

     综观全文,王老师用“唯兔谓之毫”、“唯兔毫为贵”、“出土狼毫’笔存疑”三个简明扼要的标题展开论述,也很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就王老师论述的三个要点本人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唯兔谓之毫”?兔毫笔成为主流贯穿数千年的毛笔史,毛笔称为“毫”,完全是因为制作毛料的锋颖,也就是笔尖能够利于书写的部分,而不是毛料性质本身。所以不是所有兔毛都可以做成兔毫笔,而是要看它是否有尖锐的锋颖。原连云港博物馆石雪万老师在《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代文房四宝》一文中指出兔毫笔在汉代就被称为“毫锥”,主要是因为制笔选用的兔毛尖锐如锥,便于书写。汉简的字迹极其细微,有的大小甚至只有二、三毫米,这对毛笔的制作技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说明了汉代制笔水平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相关链接

   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代“文房四宝”

       根据后来人们对于宋代诸葛氏制作散卓笔笔头深埋于管的描述,那么汉代用于书写简牍的毛笔完全符合散卓笔的标准,而且制作精细程度毫不逊色于宋散卓笔。由此可以推测,宋代散卓笔并非诸葛氏首创,而是早在汉代或者更早就有了这种笔,只是散卓之名自宋代开始为人所知,就像蒙恬常被作为毛笔制作的祖师爷一样的道理一样,实际上,毛笔的使用早于蒙恬之前就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唐朝李阳冰在《笔法诀》中云:夫笔之大小软硬长短,或纸绢心散卓等,即各从人所好…则毫副诸毛,勿令斜曲。也可证明散卓之法,在唐朝时期早已成为比较成熟的制作方法而得以延续。而“毫副诸毛”则说明“毫”乃笔柱用毛之高处于副毫(毛)部分,同理,副毫也有层次部分,其最上部之精细部分也可以称为“毫”,可见,不是所有兔毫或者其他动物毛都能成为制笔之“毫”,在成为组成笔头的诸毛之中,也只有在主副层次中处于最上部(尖部)参与到书写部分的锋颖才能称为毫,也就是主毫与副毫。主毫刚劲尖锐,副毫助其血肉丰满,相辅相成。王羲之《笔经》所谓“硬毫为柱,软亳为被”,另崔豹《古今注》云:昔蒙恬之作秦笔也,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以兔毫竹管也。又《博物志》云:秦蒙恬为笔,以狐狸毛为心,兔毫为副。这也说明虽然兔毫是当时制笔之最主要材料,但是也不是唯一材料,也有狐狸毛或比如鹿毛和羊毫制成的“苍毫”,组成笔之“毫”并非兔毛的专利。

                相关链接

           千古疑案“散卓笔”

          古法经典三副笔(一)

          仿清廷兰蕊笔三剑客

(苍梧四宝堂2020版 徐华荣作)


       兔毛的种类挺多,主要有紫毫(纯黑尖、一花)、其它花白尖(毫)等,其中花尖除了一花外,还有二花、三花…等多种规格。不同的规格决定了兔毫笔的质量层次。紫毫取自兔子的项脊部分,毛料刚劲,锋颖锐利。紫毫色泽乌黑光亮,根据所用长短及数量不同不同,价值也不同,属于最名贵的一种,常用于书写行书、草书一类。如上图仿清廷纯紫毫兰蕊笔就是选用兔毫中最顶级的纯黑尖(一花)为主要材料制作,白居易所谓的“千万毫中选一毫”说的就是这种。具有四十多年制作兔毫笔经验的文港笔工徐华荣告诉笔者,一支高质量的纯紫毫笔可能需用十几张兔皮,而且黑尖的拣选艰苦而复杂,非一般笔工所能为之。另外其中白尖锋颖较长,腰脚较细,适当衬垫后可以制作较长的勾线(画瓷)笔,同样属于兔毫中的精品,而其它几种兔毛材料中能够除了三花等当中毛料较佳者尚能做一些小笔外,大多只作为紫毫或其他毫笔的衬垫。

           紫毫以及衬垫材料
      (徐华荣毛笔研学坊提供)

             一花(纯黑尖紫毫)


                 花紫毫



      二花(一级珍珠尖、白尖)紫毫


                   二级白尖


                    旁尖


                  三花紫毫


              二级三花


              三级三花


               四级三花


              兔毛次毛(肚子以下部位)


                相关链接

         毛笔经典话兰蕊(一)

      兔毫种类不少,优点多多,几千年来成为毛笔制作材料之主流,有时候在文献中见到以“毫”代替兔毫也是常事,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从制笔的专业方面来说,作为笔柱笔锋的材料无论是狼毛还是狐狸毛抑或羊毛都有资格称为“毫”,只是这些材料在过去大部分时间里并不能成为主流而被忽视罢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近二百年,羊毫笔大出风头,羊毛有佳颖,名正言顺而成为“毫”,而且品种繁多,家族庞大,几乎成为湖笔的代名词,这是书画风格演变的结果,是制笔技艺的延续,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关链接

          毛笔经典话兰蕊(二)

       猪鬃、石獾、貉子针毛等都有意见,因为它们都比兔毫还硬,为何却不能称为“毫”?从出土文物考古的经验来看,无论秦笔还是汉笔,大多笔头较小,像连云港出土的汉代毛笔笔头有的更是虽本来有四公分长,却有一半深埋于管,只露出毛料中最尖锐的部分,这样蓄墨丰富,书写更为强劲有力,以毫锥之名,真是名副其实。如蚂蚁般大小的简书字迹非极其精细的毛笔不能为之,而达到这一要求的毛料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条件:刚劲有力而又笔锋尖锐,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在当时兔毛在众多的毛料“选秀”中脱颖而出,成为明星,这是毛笔长期制作实践的产物。不过兔毫虽然强硬,但是吸水能力稍弱,如果没有相对较软的毛料作为副毫的辅佐容易分叉,也不能实现较长时间连续的书写。有人说那现在狼毫笔流行,不但刚柔并济,而且书写更为顺畅,小大由之,为何古人在上千年的书写历史中几乎不见它的身影?就连宋代黄庭坚这样的书法大家都以狼毫为“猩猩毛”而新奇,不要说普通百姓了!可见狼毫的使用确实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即便作为华夏笔都的善琏,湖笔对于狼毫的普遍制作也是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狼毫笔的普及甚至不如质地更软的羊毫。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历史的,有地域的(制笔的南北差异)等等。

      有些大笔用于特殊的书画创作,取其粗犷,不在乎有没有锋颖。比如写大字的抓笔或者有些粗硬的书画笔。当然,如果有人称之为羊毫或者猪毫等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因为作为大众来说,不会可能考虑更多的有关制笔的专业问题,大概了解即可。就是古代文献中,毛和毫也是随意混用,不足为奇。因为制笔的一般不写文章,写文章的不会做笔,如果我们动辄引经据典以为古人说什么就是标准答案那就很容易闹出笑话。

       林散之说过:硬笔写软字,软笔写硬字,又古人云:软则奇怪生也。书法的发展史也是毛笔的发展史,兔毫、狼毫、羊毫等它们之间没有贵贱之分。 硬毫刚劲而缺少变化,羊毫软而奇怪生也,狼毫刚柔并济,兼而有之,各取所需,各人喜好,各得其所,共同构成了百花齐放的毛笔家族。

                 相关链接

       任继愈|书法与物质条件

      宿净纯羊毫条幅(苍梧四宝堂)


       在秦汉时代,因为书写范围仅局限于简牍之类比较窄的表面,所能挥洒的空间不及后来的巨幅生宣,除了作为披毫,基本很难见到纯羊毫的笔。清代中后期碑学考据盛行,羊毫大行其道,但是日常实用性书写兔毫依然是主流,羊毫在满足人们书写艺术性表现的同时,更多的书家和制笔者在思考羊毫可以“小大由之”的可能,羊毫的更精细选择和分类被提上了日程,使得羊毫笔的制作更为复杂,品种更为丰富。既有柔而细长的董法笔,也有能够书写小楷、行书手札的宿净纯羊毫类中小笔,比如条幅、蝇头小楷等。以上图中宿净纯羊毫条幅为例,它采用的是南通海门地区上等的老料白尖锋、脚爪锋等羊毫毛料制作,这种羊毫毛料相对于制作大笔的光锋一类,除了本身吸水能力强之外,还有毛料相对较短,锋颖更为尖锐刚韧,用于书写中小字非常好,甚至一点也不逊色于紫毫、狼毫,这一点一般人浑然不知,而有经验的制笔者和书家则是视若珍宝。此类笔大小皆宜也常为“启体”书法爱好者所追捧。硬毫的锋颖相对尖锐柔韧,软亳的锋颖也不乏锋利,刚中有柔,柔中带刚。

         70年代北京宿净纯羊毫条幅

             (苍梧四宝堂)


     以上叙述有点杂乱,本人试图努力说明一个事实:兔毛在几千年的毛笔发展
中虽是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常被习惯简称为“毫”,就像今天人们提到湖笔自然想到羊毫笔一样,但不能说湖笔就是羊毫,同样,“唯兔谓之毫”的说法也难免失之偏颇,因为除了专业制笔匠人之外,人们是不会介意毛和毫有什么不同,经常混用是难免的。况且能够称为“毫”的绝不可能只有兔毫,凡是能够具有尖锐的锋颖,可以用于做笔的都可以称为毫。确定何为“毫”,“毫”为何,完全取决于制笔的需要和人们的习惯,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个人以为不能简单说“唯兔谓之毫”。

    “唯兔毫为贵”​?​这个似乎是千百年来的常识,白居易所谓“千万毫中拣一毫”,指的就是兔毫,现在的兔毫价格更是贵比黄金,上好的兔毫每两价格飙升到几万人民币,而且不易得。兔毫毛料珍贵,制成的笔尖锐劲利,从古到今,美誉如云,不用多说。但是,事物都有发展的一面,再好的东西也有局限性。“唯兔毫为贵”只是反映人们多年来的常规认识,如果把它作为所有人接受的观点则有点牵强。现实当中,喜欢狼毫、羊毫等其它笔的比比皆是,并不是紫毫价格贵买不起,而是可能不适合个人用。作为今天的研究者,不能仅仅重复古人的一般性认知,而是要提出建设性的看法。按照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标准,我想也不必“唯兔毫为贵”。

   ​“出土「狼毫」筆存疑”​,对于王老师这个疑问,本人也有共鸣。几年前,看到常州博物馆有关出土宋代毛笔鉴定为狼毫笔的结论,当时我就大为吃惊,觉得这个太有点随意,缺乏专业的考证。之前因疫情等诸多因素,想亲自前往常州博物馆一探究竟的想法一直没能实现。不过,令人惊喜的是不久前该馆又获得新出土的宋代毛笔事物,本人年前曾经通过网上咨询得知该毛笔正在整理中,待展出时一定前往参观,一睹真容。
             
              相关链接

馆藏精品丨劲竹纤毫画丹青——宋代毛笔
即将开幕丨周塘桥南宋墓出土文物特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