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越反击战,指挥官为何选许世友和杨得志,二人战后结局如何

 東泰山人 2023-01-25 发布于广东

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我国与越南在边境问题上爆发了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越南曾企图赢下战争成为第三军事强国,但是越军却忽略了我军的强大以及捍卫祖国的决心。我军仅仅用了不到三十天就拿下了谅山,直捣越南首都。而立下如此战功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许世友和杨得志。然而很多人会疑惑,当时刘伯承、粟裕将军还都健在,为什么要选许世友和杨得志来领军呢?

图片

当时任命许世友和杨得志并非是中央考虑不全,恰恰是中央在考虑再三之后所作的决定。当时刘伯承、粟裕将军年事已高,身体难以承受领兵打仗带来的压力,更何况刘伯承元帅双目失明,日常生活都很艰难。有人会问,除了这两位还有徐向前呢?其实徐帅当时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而且当时的徐帅还身兼要职,难以脱出身来指挥战争。因此领兵打仗的任务就落在了许世友和杨得志身上。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世友负责东线战场,杨得志负责西线战场,选择许世友的原因是许世友的作战风格非常突出,而且符合中央对这次战争的要求,那就是速战速决。许世友小时候就在少林寺历练过,拥有一身武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许世友的性格非常火爆,打仗的时候非常果断,看到机会就牢牢抓住,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所以他打仗的风格就是速战速决,选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图片

不仅如此,许世友在指挥大规模作战方面经验丰富,抗日战争时期,他是胶东军区的司令员,可以说是把胶东半边天都打红了;解放战争时期,指挥三大战役中的济南战役,仅仅用了不到十天就拿下了济南城。所以许世友完全可以胜任东线战场总指挥一职。

同样,中央选择杨得志担任西线战场总指挥也是最佳选择。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杨得志曾经出访过越南,在越南教会了越军很多打仗方式。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即我军就是越军的传道授业者,而杨得志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

因此,杨得志非常熟悉越南军队的打仗方式和部队的状况。许世友曾经说过:“越南身为'徒弟’,不懂报恩,反而与自己的师傅对抗,简直是恩将仇报。”而派遣杨得志去统领西线正好让“老师傅”管教一下“徒弟”。

除此之外,杨得志的领兵才能同样是屈指可数,红军时期就担任红一团团长,带领手下渡乌江,渡大渡河;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冀鲁豫军区的总司令员,打过无数胜仗。解放战争时期,杨得志在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在新安保之战中将傅作义的王牌35军全部歼灭,可谓是领兵天才。因此,对越南的战争,杨得志同样可以完美胜任。

图片

不出意料,在两位将军的带领之下,对越自卫反击战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战争结束后,许世友从部队退役,但是杨得志却成为了解放军总参谋长,对此也出现了一些议论。当时东线战场中我军伤亡远远超过西线战场,所以有人便认为许世友离开部队是因为许世友的领兵能力不如杨得志,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当年东线战场我军伤亡更大,主要是因为东线战场的敌人数量远远超过的西线战场,而且东线战场的地势对于我军来说非常不利,到处都是天险,而越南军对于自己国家的地势十分熟悉。

图片

最重要的是,越南军的王牌部队也在谅山地带,他们的装备都是来自美国和苏联的高级装备,火力也是强于我军的。所以综合来看,东线战场的整体压力是远远大于西线战场的。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许世友仍然带领部队消灭了四万敌人,杨得志消灭了不到两万,所以,许世友带兵能力不如杨得志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而许世友离开部队的真正原因还是年龄的问题,出征越南时候的许世友已经七十四岁了,只不过是因为从小习武,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原因被派往战场,但领兵指挥带来的精神压力是巨大的,一场战争下来,许世友决定退役也无可厚非。

图片

实际上,杨得志在76岁时感到身体和精力跟不上了,主动辞掉了参谋长一职,可见当初对越反击战后,许世友没有担任总参谋长一职,也只是因为年龄太大。

在战后,许世友离开了军队,但不是像有的人想象中的被“束之高阁”,而是投入到军队建设和领导当中,他先后担任军委常委、中央中共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继续为国家建设发光发热。两位一生都在为祖国奋斗的老将军在各自的晚年中好好享受生活确实是值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