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人文:春节旧俗十五——崇左龙州县

 浔州鑫森淼焱垚 2023-01-25 发布于广西

龙州的春节习俗有哪些?现在在网上看看一些科普,述事的文章,除了龙州有一些少数民族区域有些特定的,特色的过年传统外,基本上都和广西很多地方都差不多了,各种礼节,各种仪式,大同小异。

其实这也是历史发展下,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改变,才变成今天各地基本一样的的春节习惯。

就说龙州人的年夜饭,现在很多龙州地方春节风俗介绍说,也是有着“无鸡不成席”的传统。不管爱不爱吃,想不想吃,年夜饭桌上,必有一道鸡肉菜式。因为“鸡”即是“吉”,有着“吉庆有余”、“吉祥好运”等美好的寓意。

不过要说到龙州地方的旧俗,那就另有说法了。

在以前,一般也是腊月廿三“祭灶”开始,龙州也进入了过年的状态了。龙州的祭灶习俗是要杀鸡宰鸭的,满满一桌的祭案,恭送灶君上天述职。他走了以后,人们才开始打扫灶台,全屋的卫生,也是为了过几天迎灶君归来,迎接新年。

年三十这天,就是家里最为忙碌的一天了,张贴对联,年画之类是春节必定项目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那一桌年夜饭了。

桌上一般有三个菜是最重要的,鸡,鸭,鱼。鸡是讨个吉利,鱼是意味着年年有余,那上一只鸭子又是什么意思呢?祭灶与年夜饭为什么都要宰只鸭子呢?

估计看到这里,知道广西一些风俗的人,都知道一句话:七月十四,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离开广西,每年的七月十四前后,那鸭子都是广西的关注点,热议话题。

所以,鸭子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宰鸭子是七月十四,传统鬼节的固定风俗,民间传统。一般情况下,鸭子只有在这一天才有机会被放上祭案,而在其他的节日的祭祀中,更多的是鸡是上祭桌的。

偏偏龙州在这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却流传着宰鸭上祭桌,并作为年夜饭重要的三大菜肴之一。这是为什么呢?

龙州有很多壮族,据说在壮语中,“鸭”与“避”谐音。年夜饭桌上有这首菜,寓意为年末全避,来年吉利的意思。这道鸭肉菜,最好能吃完,要是吃不完,那也是要倒掉的。

当然,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不懂壮话,只是在旧书中翻到这么一个龙州旧俗的说法。

现在估计没几个龙州家庭知道这道鸭子菜了吧。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龙州人的年夜饭估计鸭子被排除了,除了鸡和鱼,其他菜式也是得备多几道的,扣肉、排骨、牛肉、羊肉、各式海鲜等,荤素搭配,应有尽有,总的来说,光是一个年夜饭,家里再多的人,都是吃不完的。

留下的饭菜,初一再吃一轮,这也是“年年有余”意思了,民间都有上年钱粮余到下年的说法,讨个彩头。

年三十守到零点,那自然是很多地方的习俗了,守岁放鞭炮也是辞旧迎新之意。厅堂灯烛明,神台满祭品,这也是很传统的春节习俗了。

初一的时候,男人们会用红纸贴上牛栏,猪圈,鸡舍,果树上,这是六畜兴旺,林果丰登之意;而女人们则要将除夕杀鸡时除下的鸡毛,从家门口一路撒到田间,并种上芋头,以示来年丰收。

初一一般不出门探亲访友,只向自家长辈拜年或是到各处看看文娱活动。不杀生,也不扫地,只吃各种年前就准备好的种种节日小吃和年夜饭剩下的。

初二是开年,也是统一的回娘家节,初四亲朋往来,初七人日大祭,十五闹元宵,都是欢聚一堂,吃吃喝喝,各各地的传统说法都差不多。

当然了,龙州地处边境,又是古老的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民间还是保留着各种春节节日活动,如正月三十的“吃立节”,这就得追溯到1894年的抗法战争了。

相传那年春节,法国侵略者犯疆,当地驻军,边民纷纷拿起武器,出征抗敌,保家卫国。直到正月三十才凯旋归来,乡亲们为了迎接将士们归来,以各种盛情款待,欢庆胜利,补过春节,并相沿成俗,慢慢的就发展成为当地的一个传统节日了。

部分乡镇还有着一些地方特定的节俗,如金龙镇,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各村会轮流举办独一无二的侬峒节农耕民俗文化春节活动,是当地春节重要的春节庆贺方式。

总之,时代在变,一些年俗习俗也在慢慢发生改变,当地一直流传的春节习俗,那就是适应当地人现在生活的;已经被淡化的旧俗,就慢慢成为故事,成为话题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