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正月初四,老人说:今日要“1吃2迎3不做”,寓意新年福气多

 一甲山人 2023-01-25 发布于山西

过年过年,天天都是节,年前忙碌,年后吃喝,走亲访友,迎福纳新,年俗一环套一环。今日正月初四,别忘了“一吃二迎三不做”,寓意新年福气满满,都有哪些习俗?

吃折箩

正月是新年的开始,无论穷富,人们总要展现出幸福的模样,以最好的食物来招待亲朋好友,吃好玩好,以开心为上。到了正月初四,走亲访友基本结束,家里的剩菜剩饭也不能浪费,于是人们将剩下的饭菜放在一起,做成一锅大杂烩,被称为“折箩菜”。

所以正月初四这一天,就是吃剩菜剩饭的日子。但是在过年期间吃剩菜,既不好听,也不高大上,与过年的喜庆气氛格格不入。于是人们就用“折箩”一词取代了“剩菜大杂烩”,源自北方的方言,而“吃折箩”也是一种勤俭节约的体现。

迎灶君

俗话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初四早起迎诸神”,说是初四这一天也是诸神回家之日,其中就包含了灶君。当然各地的风俗不一样,有除夕迎灶君回归,也有十五回归的说法,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是迎接灶神的习俗大致相同。

其实所有的习俗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送迎灶君和诸神就像送迎亲朋好友一样,要高接远送,体现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诸神上天,以云为车,以风为马。诸神回归,带着天上的吉祥之雨,所以就有“送神风,迎神雨”一说。

《祭灶词》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意思就是灶君上天之时,刮风为好,可以早登天庭。正月初四诸神回归,下雨为好,此时之雨是从天上带来的,寓意着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迎财神

正月初五为开市之日,也是迎接东西南北中五路财神的日子,然而人们大多求利心切,都想早一点把财神迎回家,生怕被别人抢先了。于是迎财神的时间不断往前推移,最终提前到了初四的晚上,被称为“抢路头”,也就是抢着迎接财神进门。

有诗云: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所以每到正月初四的晚上,人们早早摆好祭品,以羊头与鲤鱼来祭拜,取“吉祥”和“有余”之意。到了子正之时,人们还会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其用意就是欢迎财神进门。

不远行

今日正月初四,是迎接诸神回归之日,说是灶君回归首先要点户口,也就是记录下家里之人,该赐福的赐福,该赐灾的赐灾。所以此时要留在家里,还要备上供品,烧纸钱放鞭炮等,以免被灶君点名时漏掉了,所以就有了不出远门的说法。

过年之前准备年货,过年之后走亲访友,一直都是忙忙碌碌。到了正月初四,年还没有过完,此时正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今日是丑月的未日,为破耗之日,未击丑库,为“四击”之一,玄武当头,所以今日团圆,不远行。

不争吵

今日迎接诸神回归,抢着迎财神,要说吉利话,让诸神觉得家里其乐融融,家和万事兴,财神才愿意进来。如果诸神回归时,家里一片脏言,相互争吵,就连财神也不愿进来。所谓“财不入脏门,福不润浊人”。并不单指环境的脏乱,更重要的是自身内外要干净。

人们往往着重于环境的干净,却忽略了自己才是家中最好的气场。所以“浊人”并不是外在的衣着不净,而是内心的纯净与处事的方法。因此腊月的除旧,除了除掉环境中的尘土与垃圾之外,最重要的是除掉自身以及思想的不洁。

不宰羊

过年所有的讲究都集中在腊月的尾巴和正月的头几天,俗话说“腊月忌尾,正月祭头”,一个是旧年的尾巴,为晦气聚集之地,一个是新年的开始,为迎新之时。除旧迎新以年为界,年前以“除”为主,年后以“迎”为主。

所以从正月初一开始,人们处处小心,说吉祥之语,生怕福气不临门。但是这种讲究就像束缚一样,并非人之本心,时间长了也受不了,于是正月初五为破五节,也就是在新年“迎福”的过程中,所有的讲究从此破除,不必再束缚自己了。

在迎福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不杀生,也就是不见血。《问礼俗》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说是女娲造物之初,四日造出了羊,所以正月初四为羊日。

今日正月初四是癸未日,未就是羊,羊日逢未日,也就是羊在羊日,晴天则代表今年的羊比较好。而羊日不能杀羊,所以今日不宰羊。过年也就是打开了新年的大门,开门迎吉,一切以吉利为主,年头吉利,也就寓意着一整年都吉利。

这就好比早晨一开门,就听见喜鹊在门前叫,即便没有喜事到家,那也会有一整天的好心情。如果一开门就听见乌鸦叫,即便平安无事,也会影响一整天的心情。心中所想之事,好事不一定会发生,但坏事往往比较应验。因此正月迎新,所有的习俗都是图个吉利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