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百姓为何要倒掉剩下的年夜饭,饮酒时又为何是孩子先饮?

 思明居士 2023-01-25 发布于河北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 其不但象征着新年的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其还被赋予了十分深刻的文化内涵。

溯源春节文化的发展,汉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在汉代之前我国历法较为混乱,不同地区的一年之始各不相同,因此新年风俗也五花八门。

文章图片2

汉朝歌舞木俑

随着汉代太初历的颁布,国家的历法终于统一,正月初一为新年伊始的规矩也被确立下来,之后汉代百姓便开始用各种形式庆祝新年,其中不少习俗甚至流传到了今天。

文章图片3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于新年便十分重视,从商代开始每逢新年统治者就会举行盛大的驱傩仪式,这是为了在年终驱走邪气,并为新的一年祈福。

汉代继承了之前的这一风俗,不过其将傩戏的举行时间稍稍提前到了腊月,这种举措令春节成为了一个时间跨度极长的节日,如今各地基本都以腊月初八作为春节的开始。

文章图片4

汉代太初历

汉代傩戏除了有驱逐邪祟的作用之外,部分统治者也会将其视为炫耀国力的机会。

因此除了古老神秘的巫术表演形式之外,傩戏中还出现了以军阵行进和战争场面为核心的内容,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些傩戏简直变成了大型军事演习。

文章图片5

戴着傩戏面具的人们

傩戏巫术意味削弱的同时,其娱乐性质也在增强,这让傩戏逐渐成为了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

每逢上演傩戏的时候,城中百姓都会前来观看,并成为春节最盛大的活动之一。

文章图片6

当代傩戏

除了傩戏表演之外,汉代春节最隆重的活动便是元日当天的朝会了,在春节当天,皇帝会在皇宫中接受百官觐见,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正装出席,且要在整个庆典上规范言行。

在朝会当天还会有几名贡事御史和中郎将专门监督百官,东汉时期大将军梁冀就曾因为礼仪问题被御史弹劾,这足以看出汉代统治者对于新年朝会的重视。

文章图片7

汉代宴会图

朝会大体上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百官和各地使者向皇帝觐见上寿,其顺序为先是中央官员按照职位高低觐见。

之后则是周边国家使者前来献礼,最后各地郡国的计吏向皇帝呈上记录当地情况的文书,最后所有人一同向皇帝“上寿”,即高呼万岁。

文章图片8

古代文书

在上寿结束后,皇帝会和群臣在皇宫中举行盛大的宴会,宴会上还会有动听的音乐作为背景,加上精彩的百戏表演,曹植就曾做过一首《正会诗》来形容宴会的盛景: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珍膳杂沓,充溢圆方。笙磬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厉响,咀嚼清

商。”

在宴会结束后,元日朝会便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各位官员会按照次序从皇宫中退出,在离开前他们还要向皇帝行礼,不过这次先动身的是官职较为低下的官员。

文章图片9

汉代皇宫复原图

从汉代政府的春节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春节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了,这对于民间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汉代开始百姓就开始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庆祝春节了。

文章图片10

在汉代民间春节习俗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比如挂门神、放爆竹和在除夕的晚上与家人一起分享年夜饭,不过当时的习俗和现在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比如汉代人信仰的门神是传说中能够捕捉恶鬼的神荼和郁垒,而且门神是用桃木刻成的人形挂饰,而非现在的图画。

文章图片11

神荼郁垒画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们就有在春节用桃枝和桃木制作桃弓、桃弧、桃梗、桃人来辟邪的传统。

因为古人相信桃树具有辟邪的功效,到了汉代,人们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结合了《山海经》中的故事将神荼郁垒的形象和桃木结合起来,这让这一习俗快速流传开来。

后来人们觉雕刻木人太过麻烦,便在过年之前提前削好桃木板,之后上面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形象,或者直接写上他们的名字,这便是古人常说的“桃符”了。

文章图片12

后世的桃符

除了挂门神装饰之外,汉代百姓还会在新年燃放爆竹,而这是为了驱走一种叫做山臊的恶鬼。

据说人一旦与山臊接触就会生一场大病,而且这种鬼不怕人,不怕火,其唯一害怕的是竹子燃烧后发出的爆响声。

文章图片13

古人拜年画像

于是古人便在新年燃放爆竹,后来山臊恶鬼的传说渐渐被人们遗忘,但爆竹这种给新年增加了喜庆氛围的仪式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并衍生出了年兽等新的传说,在火药被发明之后,燃放烟花爆竹更是成为了人们在新年中最大的乐趣。

在除夕晚上,汉代人和如今的我们一样,也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当时的年夜饭一般都十分丰盛,而且古人会刻意留下一些剩饭剩菜,如今部分地区的风俗是在新年到来之后,重新热一下饭菜食用,以表示年年有余。

文章图片14

椒柏酒

但汉代古人则会在新年到来后将这些饭菜倒到门外的大街上,以表示辞旧迎新之意,同时也体现出家庭的富足。

在春节当天,汉代人还要饮用椒柏酒,这是一种添加了香草和柏树叶子的酒,古人认为椒这种香草有性温、气香、多子的特点,在新年饮用可以为人们带来福气,而柏树则有长青之意,可以庇佑人们健康长寿。

在饮用椒柏酒的时候,是年纪轻的人先饮用,最后则是年长之人,这是因为年少之人长大一岁,而老人则失去一岁,因此越靠后越好。

文章图片15

美丽的桃树

除了椒柏酒之外,汉代古人还会在新年饮用桃叶和桃枝煮成的桃汤,这和古人挂桃符的习俗类似,都是为了辟邪。

不过到了唐代时,这种桃汤已经演变成了人们日常饮用的饮料,不再具有特殊的意义。

文章图片16

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满月,古人会在这天夜里举行庆祝活动,由于古人称夜晚为“宵”,因此这个节日就被称为“元宵节”了

至于人们为什么在这天进行庆祝,各类古籍中的说法不一,其来源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种说法表示在汉朝初年,汉文帝在大将军周勃的帮助下平定了诸吕叛乱,最终成功登上皇位,而他们平定叛乱的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

文章图片17

周勃画像

因此之后每到这天,汉文帝都会在夜里上街游玩,与民同乐,人们之后为了庆祝这件事情,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了。

第二种说法则和汉武帝相关,据传汉武帝在官员的建议下在甘泉宫建了太一祭坛,供奉太一神,下设有五帝神位,在正月十五当天,汉武帝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文章图片18

汉武帝画像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在祭祀五帝和日月诸神的时候,其只是长揖,但在祭祀太一神的时候,武帝会虔诚下拜。

祭祀太一神需要盛大的场面,而且其祭祀时间也是从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早上,因此在正月十五当晚,长安城中会燃起明亮的灯火,璀璨异常。

文章图片19

太一神形象

汉代采取了十分严格的宵禁措施,但是在元宵节当天,人们却被允许在夜晚上街游玩,这让元宵节成为了古人难得的娱乐时间。

因此在司马迁制作太初历的时候,就把元宵节列为了重大节日,这一规定对后来元宵节地位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文章图片20

司马迁图像

第三种说法则和宗教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关系,在东汉时期,佛教文化传入我国,当时印度摩羯陀国在正月十五有观看佛舍利放光雨花的习俗,场面十分壮观。

汉明帝为了在国内推行佛法,便效仿印度在正月十五晚上举行灯会礼佛,自此之后元宵观灯便成为一个习俗,元宵节也成为了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文章图片21

如今的元宵灯会

在汉代以及魏晋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的百姓在正月十五还会举行祭蚕仪式,这是因为正月十五正是桑树抽枝的时候。

对于江南人来说,养蚕是他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他们也希望通过仪式保佑明年养蚕顺利,让家人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文章图片22

如今的祭蚕仪式

在汉代春节随着历法的更新被确定下来,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汉代由于生产力的限制,春节的娱乐氛围并不浓厚,节日庆祝活动也远不及今天,但是人们对于除旧迎新的期盼,以及对家人幸福安康的祝福却是一脉相承的。

在汉代之后,中国的历法便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动了,这也让春节得以一直延续下来。

在后世发展中,随着经济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也创造出了越来越多庆祝春节的风俗习惯,虽然其形式五花八门,但从中都能看到古人风俗的影子,这恐怕是因为无论在什么朝代,人们对于节日和未来的盼望总是相似的吧。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荆楚岁时记》、《史记》、《太平御览》等古籍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头条创作挑战赛##春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