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休;如何认识一年中的月份别称?

 yooking_360 2023-01-25 发布于湖南

作者;子休

一月通常称谓;

一月:正(zhēng )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zōu月、上春。
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端月:是指历法的正月,斗指寅为春正(正月)。亦指一年的开始为“正”。
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
正月又名端月,据说是秦始皇当政,“正”和“赢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称为端月。
上春:指孟春正月。
开岁
——陆游(宋)
绿襦新画卫门扉,贺刺相欺可累欷。
卖困不灵仍喜睡,送穷无术又来归。
相寻蚕市人何在,烂醉蟆津事亦非。
惟有禹祠春渐好,从今剩判典春衣。

图片

二月通常称谓;

二月:杏月、仲春、仲阳、如月、丽月、花月、仲月、酣月、令月。
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
“二月红杏闹枝头”,又称杏月。
仲春郊外
——王勃(唐)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图片

三月通常称谓;

三月: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蚕月、春日、绸月、季月、莺时、末春。
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自然称“桃月”。
春晚、晚春、暮春:三月春晚,即晚春、暮春。
暮春:即夏历三月,或阴历三月。
蚕月:夏历三月。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春日:夏历三月。
晚春
——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图片

四月通常称谓;

四月: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阳月 麦月 梅月 纯月 清和 余月。
正(zhèng)月:正阳之月。
槐月:四月槐花挂满枝,槐树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有人称四月为“槐月”。
初夏
——朱淑真(宋)
竹摇清影罩幽窗,
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
困人天气日初长。

图片

五月通常称谓;

五月: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郁月、呜蜩、天中、皋月。
蒲月:五月初五端午节,许多人家悬挂菖蒲、艾叶于门上,用以避邪,因此,五月又称“蒲月”。
榴月:五月榴花红似火,又称榴月。
仲夏风雨不已
——陆游(宋)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
鲥鱼出後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
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
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

图片

六月通常称谓;

六月: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
荷月、伏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称之“伏月”或“荷月”。
六月:六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且月二十九日览玉泉山昆明湖
——李端临(清)
远山抱城转,傍晚翠云横。
禁树蝉争噪,垂杨莺一鸣。
旧桥经雨断,斜日就烟明。
呼艇前溪去,荷花香乱生。

图片

七月通常称谓;

七月:巧月、瓜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巧月:七月凤仙节节开,七月七日是我国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织女使她们心灵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巧月
——夏子麟(清)
竹榻乘凉傍短篱,
离情细诉几多时。
笑他牛女逢犹晚,
输我先吟七夕诗。

图片

八月通常称谓;

八月:桂月、壮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竹春。
桂月、壮月、仲秋:农历八月,一曰桂月,二曰壮月,因居秋季之中, 又叫“仲秋”。
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又将八月称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
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人们争相吟颂的佳景,八月美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实了。
仲秋书事
——陆游(宋)
举家食粥颜平原,
坐客无毡郑广文。
不是有心轻富贵,
偶然看破是浮云。

图片

九月通常称谓;

九月:深秋、暮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菊月、季秋、晚秋、杪秋、三秋、暮商、霜序、朽月、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将九月称为深秋、暮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
菊月: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
到了农历九月,万木萧瑟,落叶纷纷,独有那婀娜多姿、热烈怒放的菊花给人们以活力和温暖,“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称。
杪秋:暮秋。
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唐)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图片

十月通常称谓;

十月:阳月、阴月、小阳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开冬、冬、飞阴月。
阳月:十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阴月:十月叫成“阴月”的理由据说是源自古代阴阳学说,十月要“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之。”
小阳春:指农历十月,现在还习惯称夏历十月为“小阳春”。
孟冬:初冬,指农历十月。
孟冬
——杜甫(唐)
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
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
巫峡寒都薄,乌蛮瘴远随。
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

图片

十一月通常称谓;

十一月:辜月、冬月、仲冬、中冬、畅月、葭月、龙潜月。
辜月:有吐故纳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曰:“十一月阴生,欲革故取新也。”
冬月:冬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仲冬 状江南
——吕渭(唐)
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
海将盐作雪,出用火耕田。

图片

十二月通常称谓;

十二月:腊月、季冬、严冬、残冬、冰月、严月、除月、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
腊月:古代在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十二月晾的肉称腊味。
腊月
——陆游(宋)
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
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
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
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

图片

看懂了对各个月份的叫法,就能看懂历史书上讲的月份是哪一个时间段了。

祝你新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展宏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