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荔枝湾涌(广州市荔湾区景点)

 灯下悦读 2023-01-25 发布于广东

地址

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路

简介

【荔枝湾】又叫【荔枝湾涌】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关泮塘一带,是西关涌和荔枝涌几条河汊的总称。[1]在过去,广州城西门外的西关北部叫上西关,南部称为下西关,下西关涌流淌于现今的龙津西路、多宝路(西段)、黄沙大道(北段)一带,河涌沿岸的下西关曾是富商权贵的聚居地,此地从清末起被称为新荔枝湾。

历史

历史上的荔枝湾旧址,北至冼马涌,和象岗西面的芝兰湖(现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相通,西至西场注入珠江,“广四十里,袤五十里”,是广州市历史袤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

荔枝湾的兴起与繁盛:相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今天的西村为驻地,种植花、藕和荔枝,开始经营这一名胜。其后经过千百年来人工与天工的巧妙结合,成为广州著名的消夏游乐地。在唐代,那里建有著名的园林名胜“荔园”,南汉时,又在周门建有皇家园林“昌华苑”,每当荔熟之时,皇帝与妃子及臣子在那里赏荔游乐,称“红方宴”。周门至今仍有一处叫“西园地”的地方。明代,这里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渔唱”。

到了清朝,十三行商人等富商巨贾纷纷在泮塘下西关涌沿岸营建花园豪宅,吸引游人观赏,这里也开始被称为(新)荔枝湾,逐渐取代了原来的荔枝湾。嘉道年间,富商潘仕成的岭南一代名园“海山仙馆”,宛如人间仙境镶嵌其间,“夏日,泊画船绿荫下,枝叶荫复,渺不知人间有盫蒸气。”每当“荔枝红熟,绿树丛中,如缀如缯,游人乘画舫泛舟溪中,歌吹相鉴。”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解放初。虽然她后来由于人为与自然的种种因素,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荔枝湾在历史的风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却依然存在,在荔湾湖公园内保留着一段长约400米的故道。两岸古树嵯峨,浓荫掩映,一派岭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风情,弥足珍贵。

荔枝湾的衰败:到了20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与此同时旧荔枝湾附近的西村成为了广州市近代工业的基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

荔枝湾的消亡:1958年。建立了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着周围的工厂建立和人口聚居,荔枝湾水系已经沦为大污水池,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复盖;1992年,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复盖,荔湾涌的名称彻底成为历史。

重现: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为迎接亚运,2009年正式实施,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

景点大全

梁家祠

梁家祠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为三进深的大祠堂,祠内石刻记载始建于明代。2002年经市政府批准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现在是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内有荔枝湾历史变迁展览。

广州文津古玩城

广州市文津古玩城由广州市供销社日杂仓改建而成,容纳400多户商铺。

文塔

文塔又称文笔塔、文昌塔,坐南朝北,高13.6米,底座为石脚,塔身为大青砖所砌,属明代中期至清代建筑,其整体风格与广州琶洲古塔和香港新界屏山聚星楼相似。文塔旁边有一棵参天细叶榕古树,树龄157年。

荔枝湾 【文塔】

龙津桥

荔枝湾涌上的车行桥为龙津桥。荔枝湾涌共有5座桥:龙津桥、德兴桥、大观桥、至善桥、永宁桥,其中龙津桥为三拱桥,中间过水,两边行人,长57米。龙津桥与文塔相呼应,“一桥一塔”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为荔枝湾重要景观。

西关大屋

龙津桥桥头有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西关大屋,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房屋主人是新加坡大华银行现任董事长。

陈廉伯公馆

陈廉伯公馆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主人陈廉伯(1884~1945)是中国缫丝工业第一人陈启沅的后人。陈廉伯公馆曾是“荔湾俱乐部”,为结交粤系、桂系军阀高官的场所,1946年曾作两广监务公署办公。1993年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蒋光鼐故居

蒋光鼐故居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766平方米,建筑风格兼具西关大屋及西式楼房的形式,是近代典型的岭南大宅民居。蒋光鼐故居建于民国初年,民国期间曾用作莞旅中学,1993年被市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蒋家后人将其捐赠给荔湾区。

仁威庙

广州市荔湾区仁威庙

1963年左右,安排昌华塑料组在此生产。

“文化革命”期间,“破四旧”把庙里的神像砸烂运走。以后头门和正殿成为昌华塑料厂车间,东西配殿成为某校办工厂的工场。

198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仁威庙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中共荔湾区委、区政府的努力,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有识人士的多次呼吁,昌华塑料厂已经于1993年底迁出。

仁威庙的头门、正殿经过维修、粉饰,已经恢复当年的雄姿。

据负责管理该庙的工作人员说,仁威庙的梁架、木柱已油漆一新,木雕、砖雕、陶塑、灰塑正在翻新。相信在保护文物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下,仁威庙将焕发青春,作为荔湾商贸旅游区一个景点,让人们参观游览,欣赏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建筑艺术。

修建时间

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清代乾隆年间(1736-1759年)和同治年间(1862-1874年)都进行过规模较大的修建。

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前,仁威庙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3进房舍,重修时增建了后2进建筑和东序。

最大规模的一次修葺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开始动工,到乾隆五十年(1785年)竣工,历时5年4个月;

清代同治年间的一次修建,历时4年5个月。

广州泮溏公交车站:离荔枝湾几百米

中山八路公交车总站:下车步行到荔枝湾只需要10分钟

广州地铁5号线中山八路站:D出口步行到荔枝湾只需要10分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