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底层思维认识赚钱:不靠认知,靠的是创造价值!

 揉揉人人 2023-01-26 发布于江苏

财富是三大资产中最直观的,很多时候都具备极高的优先级

这一篇中,我不会引用任何所谓专家的言论,除了经典概念,也不会提及经济学方面的学术用语,更不会有过去的历史,我想做的是,通过一些简单的逻辑推论,得出财富的财富的第一性原理,进一步得出其他推论,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熟悉一些经济学概念。

其实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很简单的,只要有所思考,理解起来既简单又有乐趣。

专长→分工→交易→货币

1、我们人类是群居动物,且具备一定的智商。

2、群体有各种事要做,每个人做一点,效率远低于分工去做。人人拥有不同的天赋,就会产生群体中的分工,而日积月累的经验,会强化这种分工,专业词汇是“比较优势”——擅长打猎的多打猎,擅长摘果子的多摘果子,擅长看孩子的多看孩子,这才是最高效的。

3、既然有分工,就一定有交换,无论是战利品还是果实还是服务,都需要交换来平衡产出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谁都要吃肉,谁都得吃点饭后水果,谁都有孩子要看,所有会打猎的要用自己的猎物换取其他的东西。

4、交换开始并不顺畅,我拥有A,我需要的B你有,但我没有你需要的C,如果恰好有一个有C但需要A的人,我们才能成,专业词汇是“交易的双重偶然性”,很可惜概率很小,有时候很多人才能凑成一圈,但大多数时候并不能成交——可我打死的羊放不了那么久啊!我就想找个想吃羊肉的鞋匠,换掉那双早就磨破的鞋!

6、有一种稀有、很难伪造、易于储藏和携带的东西,比如金银,变成了我们之间交易的中间物,中间物代表着价值,大家都认可都想要,所以就成了交易的重要环节,专业词汇是“货币”,“一般等价物”——我的新鲜羊肉,换成金子,我再找鞋匠,鞋匠肯定收!

你看,我们只需要简单的六步,就能推出货币是如何重要,不管是在现代,有分工的地方就得有交易,有交易的地方就得有货币。

我们靠什么赚钱?

每次看到“赚钱靠认知”的言论,都得忍住拉黑的冲动,但这种观点愈演愈烈,后面变成了一大段: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

你靠运气赚到的钱,迟早都会因为实力不足而亏掉。

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当一个人的认知不足以驾驭他所拥有的财富时,这个社会就会有一万种方法收割他,直到他的财富和他的认知匹配为止。

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可以等于或低于他的认知,但是绝对不会长期高于他的认知。

恶心,看一次吐一次,就算不拉黑,也要标记个“毫无思考”。

主要原因是,一种懒惰思维:改变认知听起来很简单,网上冲冲浪刷个帖子好像认知就升级了,就可以坐等财富自动去匹配升级后的认知。

次要原因是,一些贩卖认知的自媒体推波助澜,先进行一波收割。

让我们再认真检视一下刚才的过程,是什么让我们拥有了财富,或者说货币?

很简单,就是我们创造了价值,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愿意把珍贵的货币给我们;而别人的货币大概率也是创造了价值,满足了别人的需求,才获取到的。

当然会有一些例外,比如暴力、特权、偷窃……所以经济要在一个稳定、自由、法治的社会才能蓬勃发展——至少目前,主流还是这样。

所以收入代表着什么?财富代表着什么?

基本上可以代表他在这个社会创造的价值,这是赚钱的最底层逻辑!

交易也在创造价值

钱代表价值,很好理解;交易也能创造价值,就需要稍微思考一下了。

我买了八块钱的原材料,手工制作了一个蛋糕,你恰好需要,花了二十块买下了我的蛋糕。

咱俩都很开心。

我用了八块钱的原材料,算上两块钱的人工和设备,成本共计十块钱,赚了十块钱,这就是生产者剩余。

你花了二十块买下了我的蛋糕,也开开心心的,首先蛋糕能带给你的价值远远不止二十块钱,你才愿意花二十块钱买蛋糕。

所以,这次交易,对我们都有利。

在交易自愿的前提下,咱俩能够成交,一定是因为:1、成交价高于生产者的最低报价,也就是成本价格;2、成交价低于消费者者的最高报价,也就是保留价格。

不然呢?咱俩肯定一拍两散了啊!

这次交易,我赚了十块钱,你也赚了十块钱,前者是生产者剩余,后者是消费者剩余,加起来是总剩余,二十块钱。

如果蛋糕竞争很激烈,成交价15,生产者剩余5,消费者剩余15,总剩余还是20;如果蛋糕供不应求,成交价25,生产者剩余15,消费者剩余5,总剩余还是20。

规律很清晰,只要成交了,社会上就有价值被创造出来了,就是消费者的最高报价和生产者的最低报价之差。

但是,如果这次交易没成功,比如挑蛋糕的时候城管来了,或者交税很高导致成本大大增加,各种天灾人祸打断了交易……

那就坏了,我生产的东西白生产了,你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这二十块钱的总剩余就没有了!

交易就是这样创造价值的!

现实的复杂性

现实无疑比上面的小例子复杂,有竞争,有垄断,有洗脑,有暴力……

但交易的底层逻辑就是,实现互通有无,凭空创造价值——其他的影响因素只是让这个过程产生一些变式,基本原理不变。

把青岛的螃蟹运到河南去,商人难道没有创造价值吗?

现代的眼光看无疑是有的,但那些“重农抑商”的统治者当时不这么想,投机倒把不事生产看起来就是没有创造价值。

把钱借给企业家是不是在创造价值?

给他人传授知识是不是在创造价值?

按摩和心灵按摩是不是在创造价值?

拍视频娱乐他人是不是在创造价值?

发明更好的方法是不是在创造价值?

……

渣男欺骗大学生是不是在创造价值?

保健品卖老年人是不是在创造价值?

专家卖课成功学是不是在创造价值?

……

什么又是创造价值呢?

创造价值就是满足需求,但满足需求不一定是创造价值。

现实非常之复杂,以至于:同样是利用别人的缺陷,医生治病是好事,传销骗老人就是坏事;同样是借钱提供流动性,借钱给企业家就是好事,裸贷给大学生就是坏事;同样是利用信息差,老师上课就是好事,倒卖消息就是坏事;同样是娱乐大众,有些就是高雅有些就是低俗……

有没有办法定义一个:满足他人的需求就是创造价值,除非某种情况下,满足需求不是创造价值。

我发现很难很难,我们要考虑道德、风俗、人心,和金额,没法做出一个清晰的定义。

创造价值,有很重的伦理意味。

而时代是在变化的,创造价值的内涵也在不停变化。

正如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波特·斯图尔特(Potter Stewart)对猥亵的经典定义:“当我看到它时,我就知道了。”

化用之——创造价值的定义:当我看到它时,我就知道了。

对事业最重要的思考

无论是在躺平还是努力,无论是跳槽还是养老,无论是在专注主业还是开拓副业,无论是在猛打鸡血画饼充饥还是在认清现实放弃抵抗……

对事业,我们都要有“创造价值”角度的思考。

是的,我用的是事业,不只是工作、创业、副业、兼职……一切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回报的事情,都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思考。

说到收入,基本所有人,包括我都在抱怨:认为回报和付出不匹配。但在基本自由的市场,定价才是更客观、更正确的那个。

我们的收入,一定和实际提供的价值有偏差,也有滞后,但多数情况下,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基本可以反映整个社会的其他人对我们自身价值的判断。

想要赚钱,想要物质回报,想要积累财富,最主流的、最值得努力的方式就是创造价值。

如何找到自己的爱好和天赋,如何创造出产品和服务,如何被他人认可,如何收回物质回报……

如果收入不够满意,就要在上述的环节中找到可以提升的部分,抱怨自己不被认可,并不会让我们更被认可,很可能恰恰相反!

这是需要耐心、智慧和毅力的事业!

最后

这虽然是工作篇的一篇,但这绝不只是工作!

但我们需要先在工作上落地!

在上班这方面,“创造价值”的逻辑又有一定的扭曲。

我们下篇见。

我遗漏了什么

我草率了,很多东西并不好放到具体某个分类里,可能很多东西都有交叉。

这篇逻辑很简单,只讲了一件事。

涉及到一些最基础的经济学,但不难理解,也省略了很多细节,可能后面也无法涉及到了,毕竟这个不是主线,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私信。

完全没法想象,本来要写通货膨胀的,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