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9年,毛主席与贺子珍重逢,问:你当初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呢?

 君临天下100 2023-01-26 发布于湖北

1959年,贺子珍被一个女人带去了一栋别墅,在此之前,她并不知道这个女人是要带她去见毛主席,只以为是带她去养病的地方。

当她进屋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她平静的内心泛起涟漪,内心压抑许久的情感在此刻迸发,但她没有将这些情绪表现出来。

毛主席见贺子珍来了,率先开口打破平静:“你来了,先坐下吧。”

毛主席说完站起身给贺子珍倒了杯茶,两人就开始唠起了家常,聊着聊着主席突然问道:“你当初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呢?”

贺子珍有些错愕,没想到毛主席竟会问自己这个问题。随后她就道出了自己当初执意离开的原因。听完贺子珍的回答,两人感慨造化弄人,不禁伤感起来。

那么,贺子珍和毛主席曾经有过一段怎样的故事?她又为何会离开主席呢?

一、相识回忆

1927年,毛主席来到井冈山革命。在这个地方,他遇到了年仅18岁的贺子珍。

毛主席第一眼见到贺子珍,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了,一身经典的学生装,扎着两条又粗又黑的辫子,皮肤白皙细腻,让人看得移不开眼。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毛主席发现这姑娘性子特别倔,还是个热爱革命、喜欢学习的女孩,便对她越发欣赏,生了追求她的心思。

但此时贺子珍心中已有喜欢的人,那人叫欧阳旭,为革命牺牲了,贺子珍心中一直放不下他。

但这并没有让毛主席退缩。

毛主席每次要远行的时候,都会到贺子珍的窗前,敲敲她的窗户,告诉她:“我要走了,要离开一段时间。”

贺子珍只觉得毛主席莫名其妙,走就走,为什么还要告诉自己?

但后来随着两人在工作中接触得多了,贺子珍也渐渐被毛主席吸引,两人在1928年就结婚了。

二、远走苏联

结婚后的第二年,两人就一起离开井冈山奔赴革命。在长征途中,贺子珍经常受伤,身上有数颗子弹打中的痕迹,但她一声没吭,仍旧坚持跟上大部队前行。

有一次,她在躲避敌军追捕的过程中,突然临盆。历尽千辛万苦生下女儿后,只看了一眼孩子,在她身上留下一些钱和纸条,就不得不将她寄养在别人家,继续逃亡。

随后,贺子珍跟着大部队来到陕北保安县,在那里又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李敏。

之后,她又转移到延安,也就是在这里,她跟毛主席产生了矛盾,导致最后不可挽回的结局。

贺子珍来到延安,发现这里比自己优秀的女性比比皆是,自己的文化水平也远不如人家,这使她内心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想要努力获取更多的知识,以适应革命工作的需要。

于是她决定报名当地的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更加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她生了两个孩子,在战斗中又多次受重伤,身子骨已经非常虚弱了。

毛主席觉得抗大每日都有高强度的训练,贺子珍现在的身体不适合去,就劝她:“好好在家养身子,别折腾了,病好了再学也不迟。”

但贺子珍拥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她不想变得落后,只想努力成为一名进步的革命工作者,根本不听毛主席的劝告:“我在战场上那么艰苦的情况下都坚持下来了,在学校学习有什么不行?”

毛主席拗不过她,只得让她去学校学习。但贺子珍在学校待了一段时间,因为高强度的训练和营养不良,最终患上贫血症晕倒。

实在没办法,贺子珍只得回家休养。在休养期间,贺子珍看到毛主席总是和外国的女记者一起谈笑,心中非常不舒服,经常和主席吵闹。

恰好那时她又怀孕了,但前两次生孩子的经验让她对生产有了恐惧心理。

加上她身体里还有块弹片没有取出,经常痛得睡不着觉。当时的延安医疗条件落后,又做不了这种取弹手术。种种原因堆在一起,让贺子珍有了离开的想法。

贺子珍本打算去上海取出弹片,顺便做流产手术。

但她刚到西安,就被告知上海沦陷了,去不了。贺子珍有点灰心,但她并不想回延安,在西安暂住了几天。

期间,毛主席来信劝她回到延安:“上海既然去不了,那就赶快回延安吧,等以后有机会再治病,好吗?”

但贺子珍执意不肯回去,她听说现在有去苏联的机会,便灵机一动,心想:去不了上海,那可以去苏联啊,在那里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学习先进的革命知识。

于是,贺子珍立马申请去苏联的名额。毛主席知道后,又来信让她回延安,苦苦劝她:“快回延安吧,延安的医疗条件很快也能跟上。”

贺子珍此时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去苏联,对毛主席的挽留完全置之不理。

三、再见故人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贺子珍与毛主席近十年的夫妻缘分就断了,分别后唯一一次见面是在1959年。

贺子珍说出自己当年负气离开的原因,早已哭成一个泪人。

她的内心满是懊悔,后悔当初自己走得太决绝,不留一丝余地,错过了这辈子最爱的人。

但毛主席这时已经另成家室了,两人再无可能,只能安慰她说:“别再哭了,一见面你就哭,见面时间就这一会,你光顾着哭了,可就没时间说话了。”

贺子珍听后这才止住了哭声,又与毛主席谈起在苏联的痛苦经历,她在苏联日子过得十分贫苦,经常没有饭吃,要去打杂工赚钱。

她还因为情绪不稳定,被认为患上了“精神病”,在精神病院待了几年,可以说过得非常凄苦。

两人谈到深夜,贺子珍不想打扰毛主席休息,便告辞离开了。

这次分别后,贺子珍再也没有见过毛主席。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贺子珍去他的纪念堂外看了一眼,献上花圈,落款“战友贺子珍”五个字,便悄然离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