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的七计与SWOT的关系

 新用户15472188 2023-01-26 发布于广东

【说明】阅读《善战者说》第二讲笔记,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9分钟。

《孙子兵法》的五事“道、天、地、将、法”是做好自己的五个维度,在商业竞争的环境里面,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分析,孙子提供了七个维度的分析方向,也就是七计,这七计的计是计谋吗?看到网上有些这样的说法,这可能与很多人认为的《三十六计》是《孙子兵法》有关。实际上这里说的计是计算而非计谋,《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也没有必然联系。

只有分析清楚了自己相对于对手的优势(S)和劣势(W),以及自己处在当前环境下的威胁(O)和机会(T),才能进行正确的战略评估,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文章图片1

内部的环境主要包括自己企业的产品、服务、技术、渠道、体验等方面优劣势如何,外部的环境主要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几个方面来分析。

《孙子兵法》里面分析竞争对手的七个维度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也就是哪一方君主有政治高度?哪一方将帅有军事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

这七个维度可以看作是前面五事的展开,主孰有道?对应五事里面的“道”将孰有能?对应五事里面的“将”天地孰得?对应五事里面的“天”和“地”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对应五事里面的“法”

文章图片2

一、主孰有道

“主孰有道?”就是领导者谁更有格局,领导者的眼光、境界与高度,往往是决定组织命运的关键因素

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的格局就差别非常大,刘邦当年打下咸阳以后,进到秦宫,看到富丽堂皇的宫室、各种名贵的宝物,以及数以千计的美女,马上就动了心,不愿再回到霸上居住。樊哙看到后,赶紧劝刘邦搬到霸上去。但怎么说刘邦都不听。最后只得去找张良。

张良跟刘邦说了一段苦口婆心的话:“正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无道,您才起义并顺利地打进咸阳,为天下百姓除暴,现在您刚刚进入秦朝的首都,就贪图享乐,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助纣为虐’,怎么可能成就大业呢?”

刘邦顿时醒悟过来,马上搬出秦宫,回到霸上的军队驻地,然后召集咸阳一带的父老、豪杰,宣布了汉军为天下人除害的宗旨。得到了秦人的拥护。从而开创了400多年的两汉基业。

反观项羽带领40万大军抵达咸阳时,进城后就开始烧、杀、抢、掠。杀死秦王子婴,掠夺了所有府库的金银珠宝,最后一把火将咸阳城化为灰烬,老百姓梦碎咸阳城,最后项羽也在与刘邦的竞争当中败北。

二、将孰有能

“将孰有能?” 即哪方的将领有更强的军事才能,在商业上就是哪方的领导有更强的商业才能,领导的指挥与管理,在作战的层面上影响着战争的直接结果。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命韩信为左丞相,率领骑骑将灌婴、步将曹参进攻魏王豹。郦食其出使魏国回来,刘邦问郦食其:“魏军主将是谁?”

文章图片3

图源:互联网

郦食其回答说:“柏直。”

刘邦评价说:“柏直乳臭未干,没有经验,不是韩信的对手。”又问:“骑兵将领是谁?”

郦食其回答说:“冯敬。”

刘邦评价说:“冯敬虽然贤能,但也比不上灌婴。”又问:“步兵将领是谁?”

郦食其回答说:“项它。”刘邦高兴地说:“无法与曹参相比。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果然,韩信木罂渡军,声东击西,出奇制胜,很快就平定了魏地。

三、天地孰德

“天地孰德”,即哪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在商业世界就是与所在行业和市场相关的政策,将军和领导的能力在强,没有了天时和地利,也会吃败仗,当下的电动汽车市场,企业没有相关政策支持,所选择的技术路线不合适,就会最终被市场淘汰。

文章图片4

图源:互联网

赤壁之战时,曹操以20万大军,号称80万之众,水陆并进,南下进攻孙刘联军。周瑜却一眼看出曹操必败,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天时、地利都对曹军不利。

就天时而言,当时正是隆冬季节,没有办法保证战马的粮草供应,曹军骑兵的战斗力必然会受极大影响。就地利而言,南方的地形是多水地带。曹操的部队大多来自北方,以陆军为主,不熟悉水战,战斗力必然遭到削弱。曹操军队的战斗力发挥不出来,孙刘联军的战斗力能够充分发挥。

显然,选择这样的季节和战场,是曹操的一个致命失误。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赤壁之战的最终结果。

四、法令孰行

“法令孰行”,就是哪一方法令能够更好地贯彻执行,孙权和刘备争夺荆州的时候,吕蒙是吴军主将,他趁关羽骄横、后方空虚之际,突然出手,占领了关羽的后方基地江陵,关羽和军队将士的家眷全部成了俘虏。

文章图片5

图源:互联网

入城之后,吕蒙一方面安抚和慰问被俘的蜀军家眷,另一方面严格约束自己的军队,不得骚扰百姓,更不能勒索财物。

吕蒙手下的一个军吏是汝南人,与吕蒙是同乡。南方多雨,这位同乡怕下雨淋坏了官家的铠甲,就擅取了当地百姓的一个斗笠给铠甲挡雨。

官铠是公物,吕蒙也知道,这位同乡是为了保护官铠而取的百姓斗笠,但这样的擅取民物,还是违反了刚刚订立的军令。

一边是新颁的军令,一边是自己的同乡。吕蒙的纠结可想而知。但他最后还是以“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也是个权力社会。权力和人情从来都是组织“令出必行”的最大挑战与障碍。很多民营企业老板,会成为自己制定制度的最大破坏者,总会任人唯亲,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摆脱家族企业的身影,从而无法迈入强大企业的行列。

五、兵众孰强

“兵众孰强”,就是哪一方武器装备更精良,这里的兵指的是兵器,众指的是装备,放在当下来看,众就是士兵身上穿的服装以及使用的器具,比如在野外环境中,如果穿的衣服无法适应恶劣的天气,士兵生病后战斗力就会下降,兵则是士兵手上拿的枪、刀等兵器。

文章图片6

图源:互联网

战国时期魏国能够建立60年的霸业,依靠的军队叫“武卒”。武卒天下无敌,除了士兵选拔严格、训练有素之外,还有就是兵器精良。

从战国一直到宋朝,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军队最有杀伤力的兵器就是弩。弩的发明,使得步兵有了有效克制骑兵的武器。晁错曾经列举了汉匈战争中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五项中国之长技中,就包括“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

当年李陵率军深入漠北与匈奴作战,以5 000步兵,被匈奴骑兵主力3万多人包围,却毫不畏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军精良的武器装备。

甚至在单于又召集了左贤王和右贤王的8万骑兵一起围攻李陵军队、汉军一天要打几十场仗的情况下,李陵的步兵依然可以依靠强弩,从容退却来兵,不落下风。汉朝步兵竟然可以吊打匈奴骑兵,靠的就是汉军大显神威的劲弩。

六、士卒孰练

“士卒孰练”,即哪一方士兵训练更有素,毕竟武器精良,也需要人来使用,军队只有训练有素,才能真正发挥出武器的效能。就像我们要给客户做交流时,使用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当然很重要,但如果平时的演讲训练不到位,那也不能发挥这些设备的效能,最终也不能成功拿下客户。

文章图片7

图源:互联网

英国长弓是那个时代英军的大杀器。但这个长弓一般人无法使用,对使用人的技能要求很高,要想准确地使用这样的长弓进行射击,必须拥有高超的技术以及协调配合的能力。所有的长弓手,除了拥有强健的体魄,还必须经过长时间枯燥的专业训练,才能精通这种兵器,从而发挥出其强大的杀伤力。

为了保证长弓手的训练,英国真是用尽了心思。除了官方的鼓励和资助,当时的英国政府甚至规定,在礼拜天除射箭外,禁止其他所有运动项目。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出素质良好的长弓兵。

克雷西战役的胜利,是在英国长弓手的训练场上奠定的。其他国家就算装备了长弓,没有长年累月的训练,也不可能取得战场上的胜利。

武器的使用很重要,但使用武器的技术,只是军事训练基础性的内容。好的训练,还包括体能、意志、纪律、荣誉以及战术的运用、战斗的作风、团队的认同、组织价值观的打造等内容。

七、赏罚孰明

“赏罚孰明”,就是哪一方赏罚更公正严明,孙子之所以强调“明”,是因为在实际管理中,赏罚从来都是组织最主要的管理手段之一。

奖赏的作用是用来鼓励立功的人,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来这样做,而惩罚是用来杜绝奸邪,为了杜绝其他人采取类似的行为,奖赏不能不公平,惩罚不可不公正。通过奖赏,让下属知道获得奖赏的原因,大家就知道该为什么奋不顾身,通过惩罚,让下属明白是因为什么而被惩罚,大家就知道该畏惧什么,明白什么不应该做。

文章图片8

图源:互联网

张灵甫曾经给蒋介石写过一封信,说明当时国民党军队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赏难尽明,罚每欠当”,最终导致国民党军队“败不相救”。

当华东野战军将整编七十四师包围起来的时候,国民党的几十万大军离孟良崮近则数公里,远也不过一两天驰援便能赶到,只要援军赶到,就能马上与整编七十四师形成对华东野战军的里应外合、中心开花之势。

整编七十四师陷入包围时,蒋介石曾下达了各路大军必须从速进援合击的手令,并威胁“如有萎靡犹豫,逡巡不前,或赴援不力,中途停顿”,“定以畏匪避战,纵匪害国,贻误战局,严究论罪不贷”。汤恩伯也要求所部“不顾一切,星夜进击,破匪军之包围,救袍泽于危困”。

然而无论是蒋介石的严令还是汤恩伯的苦求,都未能见效。直到整编七十四师被全歼,各路援军始终未能跨入华东野战军包围圈一步。

国民党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派系林立,亲疏分明。蒋介石的基本策略,就是以黄埔系来控制中央军,以中央军来控制杂牌军。

中央军是蒋介石的嫡系,蒋介石以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与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形成了私人之间的服从关系。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以学生的身份效忠于校长,蒋介石则在职务、装备、后勤、作战等方面给予黄埔军官种种特权,从而达到通过黄埔军官来控制军队的目的。

对于中央军之外的杂牌军,蒋介石采取的则是分化、控制和吞并的策略。一方面通过战场作战来借刀杀人,消耗杂牌军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打了败仗的杂牌军,则会乘机取消其番号,夺取其地盘。这样也就达到了排挤削弱杂牌军、扩大发展中央军的目的。

蒋介石的这一招的确是有效的。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国民党军队中钩心斗角、败不相救的恶劣文化一步步形成。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七计并不是计谋,而是计算,是孙子兵法的SWOT分析框架,是五事“道、天、地、将、法”的展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