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对不起,浙江大学,可否分一杯羹给浙工大、杭电、浙商大?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23-01-26 发布于浙江

浙江高校

对此观点不敢全部认同,新办新型研究型大学路径,是相对于通过大力引进传统名校分校路径来说,教育部禁令就是明确告之,全国想实现传统高教资源再分配,绝不可以,绝不可能。我国传统高教资源分配格局已经固化,想补强和增强高教的地区,只能在新赛道增量上作为。

杭州和浙江十三五开始的中短期核心战略是,全力强化尖端科研,举全省之力推动杭州十四五内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教作为科研长期的基础必须强化。不过高教是长策长周期,以经济优势引进其地方传统资源再分配,绝对禁止,新路径办新型研究型大学,不可能快速连续出成果。

比如杭州建设西湖大学,没建设发展到一定层次前,不可能马上建第二所西湖大学模式的高端大学,这不是钱不够的问题,而是全社会资源中短期分散投入,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即便以西湖大学模式恢复建设杭州大学,也是尽快启动研究探索,不是现在立刻实质性推动建设。

浙江高校

所以,除新办新型研究型大学路径外,传统路径里,积极发展、提升自主高校争取进入双一流绝不可少。靠自主发展而不是挖其他地方资源,增加在我国传统高教体系里的比重和份额,肯定不会遭到刻意压制。

对于杭州来说,强化自主高校增加进双一流数量,虽然是中长期路径,但必须做。现在开始算之后2—3轮双一轮,全力推动浙工大、杭电、浙商大、杭州师范等几所双非头部高校进入双一流高校。

即10—15年内,杭州争取传统自主高校增加3—4所双一流完全有可能,只是这时间周期绝少不了,资源必须持续投入。资金只要进双一流,就能获得国家支撑,将承担一半投入,之前全靠自主投入,但只能坚持。

杭州:对不起,浙江大学,可否分一杯羹给浙工大、杭电、浙商大?即使看似现在综合基础不算强的中国计量大学,依托牵头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全力走特色行业专业培育“双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通过参与共建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决定性历史机遇,在将来也非常有机会冲击进入“双一流”高校。

浙江高校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