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佳沫║大年初五,忆走亲戚

 梅州文学网 2023-01-26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大年初五,很多年轻人唏嘘着年味越来越淡,而老年人却感叹亲情越来越薄,这主要体现在过年走亲戚上。网上有句话我觉得挺有意思,大意是说从前走亲戚慢、提得礼轻、但礼轻情义重;现在走亲戚快,提得礼重,但礼重情义轻。细想还真是这样,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春节假期短、交通方便、家家有车,走亲戚当成了走形式,到谁家站上几分钟,礼物一放,这亲戚就算走完了。很多人一两天就能走完所有亲戚,还有很多亲戚因为你去的时候他却来了,年年互相走动,却多年未见一面。

  我们小时候走亲戚可不是这样,那时走亲戚有厚重的仪式感、有浓郁的亲戚情、有繁琐的礼节性。从大年初一到元宵佳节,什么样的亲戚该哪天走,是先去还是后去,是单日子走还是双日子走,是老人去还是孩子去,带不带小孩,提什么样的礼物,让不让亲戚回礼,那都是有讲究的,可不敢乱了礼数,免得被人家笑话。特别是在我们老家农村,过年走亲戚可是一门学问呢。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走亲戚的习惯做法是:“初二去外公外婆家,初三先走一等一、初四初五姑舅姨,所有亲戚按顺序,千万一家不敢遗。”顺序上一定要关系重要的先走,这一点千万不能随意乱走。通常为了慎重起见,往往自己在家里安排好了后,还一定要征求有关亲戚的意见和取得亲戚们的谅解。因为万一走错了,有的亲戚会很计较的,他会认为是你有意瞧不起他(她),甚至有的亲戚之间会因此而断绝来往的。

  小时候家家日子过得拮据,过年走亲戚买礼物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大人常常为此发愁。那时最简单的礼物就是老家的馓子,直接炸的。馓子花钱不多,提起来还不寒酸,走到谁家一丢,也不用回,别人还能凑着再到别人家去,有里有面,很受人欢迎。但提馓子走的亲戚一般都是老亲,毕竟礼物较轻,年轻人走亲戚感觉拿不出手。我记得那时候去姑奶奶家、姨奶奶家,常常就是一提馓子,路上馋了还能偷着掰两根吃。

  另外有时候,父母还会买些点心,这个点心往往是本地副食厂生产的散装的点心。称上一斤,用纸包成方形的,上面压个红纸片,用纸绳子十字道一扎,提着就走了,这一包通常叫一封点心。后来生活条件好了,礼物的档次也越来越高了。好酒好烟、各类营养品、保健品、滋补品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现在,走亲戚的代步工具和装礼物的工具也像礼物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父母带我走亲戚时,近一点的地方都是步行。当时装礼物的工具是用竹蔑编的带盖的长方形的提货笼笼。母亲一只手挎着提货笼笼,一只手引着我去上家巷老外家走亲戚。如果是走远方的亲戚,则父亲用自行车载着我们去。

  小时候不管去哪个亲戚家,到家总是要吃饭的。那时走亲戚大都靠步行,即使自行车,由于乡村都是土路,那时一去一回就得半天,到谁家不吃个中午饭再走,那是说不过去的。走亲戚买礼物愁人,过年待客更愁人,虽然有过年炸的过油菜、准备的鸡鸭鱼肉,但亲戚并不是一天来完,稀稀拉拉的能走到元宵,跨度一长,就难为了在家里准备待客的主妇们。老家有话“哪样的客哪样待”,这并不是他们看人眉高眼低,而是纯属无奈,准备的好菜就那几样,就得拣新客贵客先待,一些老客就得随便了。

  我老家礼数多,家里来亲戚,小孩子是不能上桌吃饭的,看着那一桌子好菜,小孩们也馋呢。要想上桌吃饭,就得跟着大人去当客人,到别人家就可以上桌吃饭。但那时候小孩子走亲戚更是有讲究,并不是去所有的亲戚家都能去,因为人家要给压岁钱,尽管那时压岁钱并不多,也就是个几块钱,但毕竟是给人家增加负担,一般不是特别亲的亲戚,父母是不带去的。

  那时年后的大路上,走亲戚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欢声笑语,虽然路是泥的、礼是轻的,但人们的心是诚的、情是暖的。

  那时的浓浓年味,其实是亲戚们之间的深深的人情味,也是慢生活带给人们的美好体验,更是穷日子留给我们的无穷回忆。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周逸帆;校对:林诗晴

策划:梁德新;责编:柳庚茂;

延伸阅读

连佳沫║落叶之离别

连佳沫║冬日阳光

连佳沫║可恶的奥密克戎病毒

连佳沫║春节拜年回忆


作者简介

连佳沫,广东梅州人,现居广州,自幼学习钢琴,性格活泼开朗,处事沉稳大方,亦动亦静,温和善良也坚强果敢,懂人情明事理,说话有些幽默,很容易和朋友们打成一片。爱好音乐,美食,看书,养生,晒太阳发呆,户外,旅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