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理反应/躯体感觉】也可能是【情境】

 星晨炼 2023-01-26 发布于浙江


|
认知模型,
不是事件本身决定了人们的感受,
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评价、判断、解释、预测等)
决定了人们出现怎样的情绪(包括与情绪紧密相关的生理反应),
以及做出怎样的行为来应对事件。
|
例一
小A 认为自己有个缺点:
在人多的场合说话就脸红。

某次公司年会时,小A 抽中幸运奖,
上台领奖时 主持人问他现在的心情如何。

小A 一紧张,
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感觉脸发烫,猜想自己肯定又脸红了,
他觉得自己脸红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因此更紧张了,立即额头、后背冒汗,腿都有点发抖。
|
用认知模型分析上述过程,
可以分成两个连续的情境来看待:

第一个情境
情境:年会时抽中幸运奖,上台领奖时被主持人问现在的心情如何

自动思维:未知

情绪:紧张

生理反应/躯体感觉:脸发烫

在【第一个情境】中,
【脸发烫】属于【生理反应/躯体感觉】。

但【脸发烫】又进一步让 小A 出现新的自动思维及新的反应,
此时【脸发烫】就要看作【第二个情境】了,
如下所示:

第二个情境
情境:感觉到自己的脸发烫

自动思维:自己肯定又脸红了,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情绪:紧张加重

生理反应/躯体感觉:额头、后背冒汗,腿发抖。
|
例二
小B 最近每天晨跑。
某天跑步时,突然感到左腿膝盖疼。
开始还能忍受,后来越来越疼,只好停止跑步,一瘸一拐地走回家。

本来也没当回事,
可过了两三天情况没有好转,
小B 开始感到忧虑,
他担心是小时候骑车摔倒造成的旧伤发作了,
很担心膝盖出了严重的问题,
如果需要做手术就会很麻烦,
自己和家人受罪不说,
还会影响工作。
|
用认知模型分析这个例子如下:

情境:跑步时突然感到膝盖疼,过了两三天没有好转

自动思维:可能膝盖出了严重的问题,可能要做手术,如果做手术会很麻烦。

情绪:忧虑、担心
|
这个例子可以清晰地显示出,
【生理反应/躯体感觉】
可能作为一种刺激 让人产生自动思维,
进而体验到相应的情绪,
也许还可能引发 新的行为,比如 小B 去医院做检查。
|
总结
人们的一切身心现象
都可以看作如下五个因素构成的:
环境/情境、思维、情绪、行为、生理反应/躯体感觉。

这五个因素 是彼此紧密相关、相互影响的。
但在这五个因素中,
【环境】【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都是无法直接改变的。

同样,【情绪和生理反应也无法直接改变】。

在这五个因素里,
【思维】是最重要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思维】决定了其他四个因素。

所以,这五因素可以按照【认知模型】的方式来排列,

情境/事件

自动思维

反应(情绪、行为、生理)
|
填写思维记录表的过程,
就是区分这五因素,
并按照认知模型排列的过程。

对于初学者来说,
加入【行为】会让分析的过程变得过于复杂,
所以思维记录表中不含有【行为】。

如果能够熟练地使用【认知模型】分析自己的一切情绪
即能够熟练地填写思维记录表前三栏,
就可以意识到:
【原来我的生活 真的掌控在我手里,】
【这一切都跟我的想法有关】。

如果在此基础上
能够熟练地填写思维记录表的第四栏【支持自动思维的证据/理由】,
就能越来越理解自己某些想法、规则 或 信念的来源。

理解带来接纳,
接纳本身就是改变的开始。

因为接纳会给自己的内心
腾出安全的空间,
这个内心的安全空间就能容纳不确定性,
从而敢于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有第一步,
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一步又一步,不知不觉中,人就变了。

如果认真填写前四栏,
第五栏【不支持自动思维的证据或理由】和 第六栏【替代思维】
自然地就能填写出来。

想法改变了,
情绪、行为 以及(心因性的)生理反应自然就会发生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