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人的身体的发展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

 淘沙金 2023-01-26 发布于湖北

个人的存活一般几十年,最多100多年,是一个发展过程,也就是从胚胎、诞生、成长、衰老到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若干方面,它是人的身体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和人的精神活动的发展过程。

人的一生是一个从生到死的发展过程,除诞生与死亡呈现出明显的界限以外,人的身体发展的整个过程都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但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文章图片1

最简单的作法是把人的一生区分为三大阶段:一是发育成长阶段,即从出生到成熟,亦即儿童少年阶段;二是成熟阶段,即从成熟到衰老,亦即成人阶段,许多国家都把18岁作为成熟的标志;三是衰老阶段,即从衰老到死亡,亦即老年阶段。2000年在阿根廷召开的第五届全球老龄大会主张把老年阶段区分为低龄老人段(65-85岁)和高龄老人段(85岁以上)。

刚出生的婴儿,从外形上看已经是一个人,但从其生理机能来讲,只是具备了人的基因和相应的器官。许多器官最初还不具备人的生理机能,例如有人的大脑却不能思维,有人的手却不能劳动。

现代分子生物学发现人的基因,即人的遗传密码只有不到2%的基因与猿猴的基因不同,正是这不到2%的基因决定了人与猿猴的生理机能的差别。但人的思维和劳动以及若干其他能力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文章图片2

思维、劳动等能力不是纯粹的生理机能,只是包含了这种生理机能为其自然基础,没有这种生理机能,社会环境无法使之具有人的思维、劳动和其他能力。

人的纯粹生物性的生理机能如吃喝和性也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例如性的特征在10岁以前是不明显的,后来男女的性的特征便逐渐显露出来,并日趋成熟。当然,这些生物性的生理机能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社会性,但这些机能离开社会也会日益成熟的。

人体在成熟前的变化明显而且快速,几乎一年一个样,因此,人们对这个阶段的分期也比较细。一个人在成年以前可分为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内)、婴儿期(28天至1周岁)、幼儿期(1周岁至6、7岁)、儿童期(6、7岁至11、12岁)、少年期(11、12岁至14、15岁)和青年早期(14、15岁至18岁)。

文章图片3

18岁至60岁为成人阶段,其分期比较长,18岁至30岁为青年中后期,青年期跨越成年前后;30至40岁为壮年期;40岁至60岁为中年期。60岁或65岁以后为老年期。

人到成年身体发育成熟,容貌、肢体、器官的发育较长期地稳定下来,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有所改变,50岁以后逐渐苍老,最后导致死亡。

不管怎样,人体在一生中都在发生变化,是一个过程。人体变化过程的分期是相对的,人与人均有所不同,不存在统一的明显的界限。

文章图片4

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

人的身体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但身体的发展毕竟只是生理上的,而人作为人,即作为社会的人,其发展的本质却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专门论述一下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

人有各种活动,根据我们对本质的理解,人的最基本的活动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复杂的活动,既包含各式各样的物质因素,又包含各式各样的精神因素,第一、其本质是自觉地改造世界的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改造自然的活动,即生产劳动。

第二、其次是改造社会的活动,即各种社会活动,是社会交往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阶级斗争等。其他还有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科学实验、艺术实践等等。

文章图片5

人的实践活动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核心是实践的能力,简称实践力,它是人的实践的凝聚,因而也可以区分为各式各样的实践力。实践力有一个从萌芽到成熟并不断发展的过程。

新生儿有人的实践的器官,但还没有任何实践能力,或者说,新生儿只具有实践的潜能。实践能力萌芽于幼儿的游戏之中,决不能把幼儿的游戏看成毫无意义的活动,它是实践力最幼稚的阶段。

同时,幼儿已开始有了最简单的生活实践,如吃饭、穿衣、走路、学习等。人学学习是人的实践力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从6、7岁上小学算起,长达数年或十几年。学校教育的本意就在于用最集中最有效的方式培养人的实践能力。

文章图片6

人的成熟的实践能力是人类在至少几十万年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这种形成是世世代代的积累,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学校教育把几十万年的实践活动压缩成十几年的教育活动,使少年儿童和青年的实践能力在十几年内基本上达到现代人的水平。

严格讲,学习还不是真正的实践,而是实践的准备,其中包含品德的培养、知识技能的传授、反复的实习。当然,没有上学的人在成人之前也有这样的准备阶段,不过这种准备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完成的。即使在校的学生也有相当部分的实践准备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完成的。

以成人作为人的实践能力的成熟的标志是相对的,人们之间有很大差异,有的人在成人之前就工作了,有的人在成人之后还在深造。人的实践能力在成熟之后还会不断提高,达到更加成熟或更高的水平。人到老年之后,其实践能力会逐渐减弱,世界各国规定的退休制度是与此适应的。

文章图片7

实践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可以分析为几个构成因素,主要有:价值标准、指导思想和操作能力。实践是人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必然是有目的的、有方法的。决定目的的是主体的价值标准,宽泛点说,即善恶标准、为什么人的标准、美丑标准。

决定方法的是主体的知识系统,在实践中知识转化为方法,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多层次的、多学科的,实践对象不同就需要不同层次的方法、不同层次的思想、不同学科的知识,世界观的指导是最高层次的方法。

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指导思想是有效的实践能力的前提,没有这些前提,一个人就不可能有有效的实践能力,更不可能有高超的实践能力,但如果仅有这些前提而没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些前提也不过是空洞抽象的道德教条与理论知识而已。

文章图片8

操作能力就是动手的能力,包括技术,但不仅仅是技术,宽泛一点讲,操作能力是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处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根据价值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改造世界的能力。显然,价值标准和指导思想是实践能力的指导因素,操作能力是其基础因素。

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实践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人的一生的经历就是他的实践活动的总和。

在这个总和中有大量实践活动只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简单表现,也就是种种实践的简单重复,但实践活动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会使这个实践活动总和成为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其中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创新因素。

成人以前的实践活动是比较幼稚的,即低的,成人以后的实践活动是比较成熟的,即高的,到了老年,实践活动又开始下降。人到了老年,也许在思想上更趋成熟,但由于身体的衰老,其操作能力、活动范围、实践效率不可能维持壮年时期的水平。

但这决不是说,老年人的实践活动就停滞了,不会有新的贡献、新的创造了,它仍在发展,只是速度慢了。从整体上看,人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挫折、失误和曲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