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感】没有父亲的除夕好冷清||冰郎

 一犁_书馆 2023-01-27 发布于江苏

作者:冰郎

      往年的除夕是我们全家团聚最开心的日子,本地、外地的子女五家都汇拢在清江浦和平小区的父母家陪老人共享天伦之乐。今年我们全家心情却格外沉重,父亲在三天前(1🈷️18日18时0分)没有告别、没有遗言,在痛苦和昏迷中默默地永远离开了我们,家里再也听不到他乐观爽朗的笑声,除夕年夜饭他最爱吃的白果樱桃烧肉在桌上散放着袅袅烟火热气……

  父亲大名章伟,他不是伟人也无伟业,他一生平凡平淡,在清江浦一所普通中学校教了一辈子的书。94岁的他倒在这场三年疫情放开后的第一波最悲壮惨烈阶段,倒在了这场抗疫战的最后一役。

   父亲身体一直很好。三年前疫情刚起,因母亲患脑梗失去了认知、语言功能,父亲没有了“拐杖”顿时精神垮了一半,他本来生活自理能力就差,加上老年性耳聋,生活质量一落千丈。随之而来又发生了与他一直情感相依的兄弟我二叔的遽然离世,竟让他怀疑人生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他常常喃喃自语:我最亲一个亲人也走喽!

  说起来这三年两个老人并没有给我们添多少麻烦,两人对物质方面以及吃喝从没提过啥要求,我们知道父亲过去一直喜欢吃猪肉,母亲担心他“三高”总是拦着让他少吃点,现在我们当家,便保证他每天都有红烧肉蹄膀肉供应,这让他很满意整天红光满面,高兴地说现在真韶兴(方言:过瘾)天天都像过年似的。

  父亲生命的最后三年反复向我们表述他只有一个要求和一个心愿,我们当然也是努力满足他,但要真实现起来却让我们无能为力。由于疫情初起二老不便出门,他们对外面疫情紧张氛围没有丝毫感受。父亲怎么也不能理解为啥不能出门,我们努力解释是担心他们会感染,这让他们更困惑,难不成外面连保健品也不卖、上了多年的老年大学也关门了吗?我们国内姊妹轮流回来陪护,努力让他开心,他仍反复固执地一再诉求:我的“大限”已到,五个子女要来身边陪,而且一个也不能少,必须是此时、立刻。为了他的这个“要求”,我们轮番陪护时和他“谈判”,每个人都苦口婆心地做解释工作,解释大姐在北京带孩子、五妹在加拿大上班加上疫情管控实在回不来,“斗智斗勇”了整整三年,可他也不屈不饶和我们“软斗”了三年。

  直至2022年10月底疫情略松、在加拿大工作的五妹退休,不远万里一路核酸检查、数度风险隔离地回来让他老人家好好满足过了几天“好日子”,也终于了了他的心愿:五个子女一个不少都来到了身边。他胜利了。那天吃饭胃口很好的他竟兴奋地不肯吃饭,说要好好看看围绕在身边的孩子(其实也都是奔七的老人喽),别因吃饭浪费了时间!就是那天晚上,他说出了他还有最后一个心愿。他说,要今年除夕前在清江浦重新拉起一支腰鼓队,队员还是当年他的学生——一中腰鼓队。我插嘴道,您的学生?那现在年龄可都在70岁开外喽!他说,那有啥关系,我不相信他们能把当年的腰鼓给忘了?说着,他嘴里哼出了鼓点“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此时的父亲已完全沉浸在他的腰鼓队在街头表演,看到了清江浦父老乡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侃侃而谈他的“圆梦”计划,说搞这个活动意义深远,也肯定需要花点钱,不过这没关系,多年来我积攒了你妈她给我零花钱,我不抽烟,不喝酒小金库存了不少呢!现在可以都拿出来,买服装、买腰鼓、买镲子等。至于你说我学生年龄大了?那更不是问题,70岁还年轻呢!你看我90多岁能走能跑,他们凭啥不行呢?!你再看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街道宽敞了、啥吃的喝的也不缺了,可你没觉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咱这清江浦大街上缺少一种精气神、缺少一股激励振奋人们蓬勃向上的力量吗?我要尽我能力给清江浦发展“打一针兴奋剂”!

 是的,那是火红的年代,红色的海洋,共和国还没成立清江浦就解放了,父亲拉起了第一支腰鼓队,“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的鼓点震动着人们的心扉,那舞动着两枚红绸带敲鼓的小棒槌敲击着红色的小腰鼓,身着彩色统一服装青年学生,边走边敲边舞整齐划一的腰鼓队员,在领队大镲父亲的指挥下沿街表演各种花式节目,或走或跳、或舞或喊着响亮的口号鼓点却是整齐嘹亮丝毫不乱。父亲清楚地回忆说,这第一支腰鼓队是清江浦纪家楼小学的学生,当年解放军就是踩着腰鼓声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城的。那年父亲才19岁,正是雄姿英发的年龄。

  这以后,清江浦但凡有重大庆祝、纪念活动,都要有父亲率领的腰鼓队出场。当然腰鼓队员在不断更新,而父亲这个打镲指挥可从没换过。

   父亲所说的学生是他指挥腰鼓队的最后一批学生,这批学生跟他感情最深,后来他们上山下乡、回城工作成家立业,再后来做了爷爷奶奶,可还经常来看望父亲,在父亲面前仍像当年一样无拘无束充满童真。

   父亲说,你看现在清江浦多漂亮,夜晚里运河两岸华灯初上霓虹灯闪烁,宽敞明亮的东西长街、淮海路那才适合腰鼓队大展英姿啊!

  三年宅家、对生活已失去兴趣、对身边亲人和朋友离去而对生命不再留恋,口口声声“大限已到”的老父亲竟因子女一个不少地来到身边,且聊起他一生最得意的话题而神采奕奕,双眸洋溢着喜悦的光芒。

  我们子女也支持他的想法,愿意帮助他早日实现心底的愿望。谁知天不遂人愿,12月底他染上了第一波新冠,发烧咳嗽病痛折磨的他不得安宁。在淮值班陪护的妹妹妹婿来电话说父亲连肉都不肯吃了,我心里清楚,这回老父亲可真的是“大限已到”了。

 每年的除夕夜是母亲最忙碌、父亲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众子女、孙、重辈都要来和平(小区)聚齐,用父亲的话说就是,“每家都是一大趟”,人太多秩序会乱,父亲按序列将五个子女带来的人马分为五个方面军,如有搞不清就让你自报方面军“番号”。这一天,父亲特开心就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不用母亲吩咐,腿脚利索的父亲一大早就会去买来糖果糕点、红纸鞭炮,忙着写春联、给每个红包写上祝福语。时刚过午他就在客厅里摆好两张大圆桌,摆放好板凳、碗筷和酒盅等为年夜饭做好仪式准备。

  除夕这一天孩子们也特兴奋,吵吵闹闹的人头都大,父亲却格外兴奋,摸摸这个抱抱那个,有一年两个孩子闹着要去文化宫玩,他竟一手抱一个而闪了老腰疼了他好多天。

 年夜饭后母亲取出一大摞红包,顺序叫着各方面军番号分发,他则乐做“娃娃头”张罗着去楼下放鞭炮,后面自然会有一大趟第三代和第四代吆喝跟着去放焰火看热闹。我们则七手八脚地帮妈妈收拾碗筷打扫卫生,众星拱月般陪母亲打麻将。父亲喜爱孩子,孩子跟他跑我们也放心,楼下不时传来父亲和孩子的阵阵欢笑。

  人家是严父慈母,我们家却是严母慈父。母亲对我们表达爱的方式是严厉教育或巴掌,在家中,母亲一旦动起雷霆之怒,我们则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吭气;父亲对五个孩子从没打骂,记忆中甚至连高声的呵斥也没有,我们犯了错他总是耐心地问清原委,告诉我们正确的做法和改正方法,听到我们的认错和表态他才满意的摸摸我们的头露出了笑容。他一直是我们童年的玩伴和少年时代的引路人。我们都是外婆带大的,外婆没文化思想迷信,常戏谑父亲“前世一定是和尚投胎来”,因为从未见过像他这么宠夫人掼孩子的。我认为父亲当了一辈子老师,他深得教育之法,对子女永远是表扬鼓励,在父亲的心里他的五个孩子都是“人才”,尤其是四个女儿更是“一个比一个优秀”。

   他在老朋友面前毫不掩饰地夸耀四个女儿的聪慧和孝顺,然后当人家讲自已儿子如何优秀时,他竟自嘲揶揄的来一句“你们都夸你们儿子,提起儿子嘛,我好像也有一个。”有人把这话传给我让我很“愤慨”,打电话问他此话怎讲?他理直气壮地说,要说你住得远可没老五远,人家还住加拿大呢!要说工作忙老三老四除了工作还有家务活,大姐还在企业当领导比谁都忙,他们都常关心和看看我们,你是一年到头没声音没图像,真不记得你长啥样喽!我知道父亲他是在想我回去看他,他喜欢在我这儿打听和讨论国际国内大事,听我谈谈政治形势,跟他老朋友们增加新的谈资,他在老朋友面前为增加可信度,常骄傲地赘上一句,这是我儿子说的呢!

  我们老家很在乎和重视过除夕,仪式的隆重程度甚至超过过大年。除夕夜的这顿团圆饭寓意深刻,因为全家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天伦之乐之趣远远超过吃喝的意义。

   每年的年夜饭的菜单有几道菜必不可少:上热菜的第一道菜照例是白果樱桃烧肉,这是父亲的最爱,我们姊妹每人搛一块五花三层的红烧肉给父亲,他很开心几个子女了解和对他的“真孝顺”,诙谐地连声道:“笑纳!笑纳!”,母亲则严肃的制止说,你们不要害他,眼看他“三高”指标又要上去喽!我们劝母亲,今天除夕就饶父亲让他放开一回吧!随后才是我们喜欢吃的母亲拿手菜和保留节目金针菜烧坨子(肉圆)、药羹汤等一道道地上来。

  父亲去世的消息我们没有告诉母亲,我们认为她头脑已经糊涂了,索性就让她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地活着吧!只是对她说“父亲因不听话生病了,现在医院看病呢!”母亲虽并不完全理解我们的话,但总是在问“你爸好几天没回来喽!他要看到你们都到齐不知该怎么高兴呢!”我们知道母亲心里其实很清楚,只是由于语言表述功能不行,她是在想念与她一辈子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老头子呢!

       今年除夕没有了父亲的笑声,因为疫情所困,大家庭的第三代、第四代也都没有回来,我们担心孩子们会吵着要爷爷和老太爷,担心母亲过度伤心影响身体健康,空荡荡的客厅显得分外冷清,大姐辛苦做的一大碗白果樱桃肉竟没人搛一块,大家都努力避开有关父亲的话题,生怕提起来便控制不住自已的泪腺。好在我们有能主事和担当的大姐,我们像小时候一样遇到事情就偎在她身边,听她的话,服从她分配工作。大姐(虽然仅比我大一岁)说话入情入理地开导我们,没有父亲的除夕你们难过其实我也难过,但难过也得过,不但要过而且要过得更好,因为我们还有老妈妈,要让老妈妈时刻感到父亲就在身边,我们要照顾好老妈妈父亲才能放心,让我们用行动告诉他老人家,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爱他、想念他,都不会让他失望!

2023年春节,妈妈91岁

      是啊!亲爱的父亲您放心的走吧,有大姐做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我们姊妹会更努力、更团结,会照顾好妈妈的。放心吧,爸爸!


作者简介


冰郎(章冰),淮安籍省级机关退休公务员。


作者相关作品荐读:
“大棋”复盘后的回忆
清江浦曾运筹“一盘大棋”
饶是初冬仍是春模样
琴师姐
思念的人儿泪长流
玲师姐
一个也不能少
香邻
“咬春”压台戏:嘎嘣脆的钵池青萝卜
“和平”的四季是春天
永远是老妈的“伢子”
谷雨惜春  情凝钟山
夕阳紫藤
魂飞魄散乘电梯
太太“穿越”
心 愿
人生"暂坐"
深秋,去看看我的邻家阿妹
那散落一地, 凄美悲壮的银杏叶
孩子的“江湖”
今生有你在身边--记迟到半个世纪的约会
烟火缭绕丁老店
胜利饭店的味道(三)|| 天凉好个秋
胜利饭店的味道 二 ||来,今晚去我家吃“胜利”
父亲的菩提
胜利饭店的味道
对 象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