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宋词中的春节与酒

 lm70cc 2023-01-27 发布于重庆
图片

大年初五迎财神,商界好酒祝所有酒友新年行好运,发大财。今天,让我们借着这个吉祥的日子,来说说唐诗宋词中的春节与酒。

中国古代文人很早便与酒结下不解之缘。魏晋至唐宋,好饮酒之风流名士层出不穷,与酒有关的诗文数不胜数。

图片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生动地描绘了欢度春节的景象。新春充满希望,与家人好友团聚时的那份喜悦。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那么,在唐诗宋词中,春节与酒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图片

除夕之夜,最受人们重视的是节日守岁。全家人围炉把酒,叙旧话新,是中国民众必不可少的景观。白居易《客中守岁》写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诗人盼望阖家团圆的节日情怀,感人至深。

民间如此,宫廷亦然,唯其规模用度远非民间可比。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诗中写到: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摹绘了唐宫中除夕守岁、共饮柏酒的盛况。

图片

除夕的到来,还使人们的时间感变得格外强烈。光阴的流转,在这一刻仿佛触手可及,人们的生命意识也因此显得格外敏感,此时,唯有饮酒能纾解心中的愁绪:

去年留不住,年来也任他。
当垆一榼酒,争奈两年何。
老来经节腊,乐事甚悠悠。
不及儿童日,都卢不解愁。
——卢仝《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除夕过后,元旦来临。元旦为一岁之首,元者始也,旦者晨也,这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和洋溢着喜庆的日子。唐代天下一统,经济文化繁荣昌盛,传统的元旦朝会也显得更加隆重气派。

元旦朝贺时,皇帝常常恩赏群臣,最富象征性的便是赐百僚柏叶。古代风俗,因柏树后凋,芳气宜人,故取其叶浸酒,元旦共饮,以祝长寿。杜甫《元日示宗文宗武》云“飘零还柏酒,衰病只黎床。”原在民间用以祝寿的柏叶,到了宫廷又融进了公忠体国的内容。君主元日赐群臣柏叶,勉励他们以柏叶的凌霜傲雪和苍翠芳洁为范,廉洁奉公,忠于国事。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写道“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民间元旦庆新年除饮椒柏酒外,还有食五辛盘、咬胶牙饧、饮屠苏酒等传统。五辛盘是用葱、姜等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组成的拼盘,服之可散五脏之陈气,助体内阳气之回升,兼取迎新纳吉之意,除夕和元旦常为人们所食用。薛能《除夜作》云“茜旆犹双节,雕盘又五辛。”胶牙饧是用麦芽等熬制的糖果类食品,元旦食之以验齿牙坚脱,隐含着贺新祝寿的良好愿望。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云“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

图片

屠苏酒则是元旦专用饮品,有关屠苏酒的解释众说纷纭,给饮屠苏酒涂上了神秘的色彩。唐代饮屠苏酒的风俗仍然是由幼及长,先从年轻人开始,这种做法与传统宴会长者为先的习俗不同,体现出了对年轻人的关爱和呵护。顾况《岁日作》云“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他自知年长,便主动将岁酒先饮的权利让与了年纪更轻的人。裴夷直则自度年少,干脆提出先饮为快,其在《岁日先把屠苏酒戏唐仁烈》说“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倘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白居易与刘禹锡为同庚诗友,元日饮酒也要区分先后,白居易《新岁赠梦得》中说“与君同甲子,岁酒合谁先。”针对白居易的发问,刘禹锡的回答非常爽快,其《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说“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因为确定饮屠苏酒的先后次序是以年齿为据,席间后饮者便难免滋生韶光易逝的感慨,方干《元日》中就说“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但也有人故作旷达,如诗人成彦雄就显得很洒脱,其《元日》云: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图片

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正对着镜中自己偷偷笑了起来,看来这屠苏美酒怕是无法率先品尝了。

宋人逢佳节,必配佳酿。诚如重阳节盛行饮菊花酒,春节饮屠苏酒,是宋代除夕重要的民俗活动。酒这一意象丰富的人文内涵在除夕诗词中流露出醉人馨香。

屠苏酒乃药酒,宋人除夜饮屠苏酒为了驱灾避疫,延年益寿,因此屠苏酒寄寓着对家人的真挚祝福,承载着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分岁词》:

荆铗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
君看今岁旧交亲,大有人无此杯分。
老翁饮罢笑捻须,明朝重来醉屠苏。

屠苏酒是除夜合家团聚宴饮必不可少之物,人们往往借酒助兴增乐,增添节日欢乐氛围,而对于除夜身在异乡,不得归家的人而言,屠苏酒则蕴含了深深的相思情怀,陆文奎《除夕二首呈北溪》:“遥知儿女圃乐处,饮遍屠苏忆乃翁。”

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屠苏散》引用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进屠苏》的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也。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药一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痕疫。今人得其方而不识其名,但曰屠苏而已。屠苏本是一间草庵的名字。古时这间草庵曾住着一位名医,每逢除夕,他便分送给附近居民每家一包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入井中,至元日汲取井水,和着酒杯里的酒,全家齐饮,一年中便不会生病得痕疫。人们只知此药方,却不知神医姓名,就用屠苏这个草庵的名称来命名这种药酒。屠苏酒的药方是依据唐代医圣孙思邈《屠苏饮论》而来,屠苏酒的制作、饮用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药滓的处理也有不少讲究,以今人的眼光来看,此药方亦具有养生保健之功效。

图片

宋人春节诗词中吟咏这一习俗的甚多。魏了翁《虞美人和瞻叔兄除夕》:“一年一度屠苏酒。”向子誦《综溪沙》:“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陈天麟《除夕偶成呈同舍兼简陈仲恕》:“爆竹旧闻驱罔象,传杯今旧饮屠苏。”邓深《除夕把酒》:“爆竹惊今夕,屠苏荐诘朝。”陆文奎《除夕二首呈北溪》:“遥知儿女圃乐处,饮遍屠苏忆乃翁。”陆游《除夕》:“炽炭炉中百药香,屠苏煎酒代椒觞。”屠苏在宋人笔下也常写作“酴穌”,如潘妨《除夜》:“屈指头颜三十一,年时又见煮酴酥。”白玉蟾《除夕客桂岭》:“自怜補襍衣何薄,安有酴酥酒得斟。”

除了屠苏酒,与唐代一样,宋代春节也有饮椒柏酒的习俗。早在汉代,岁旦贺岁便有饮椒柏酒的记载。崔宴《四民月令》曰:“正月朔日,是谓正月……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其后注曰:“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能(音耐)老,柏亦是仙藥。”在古人心中,“椒”是一种香草,具有性温、多子、气香的特点,它不仅有保室内芬芳的实用功能,又具有食用价值,可制成椒酒供新春祝颂;“柏”也是长青树,经冬霜而后调,常被作为长寿之象征,同时,柏叶亦可以服食。饮椒柏酒的目的不仅为了除疫去病,更重要的还能延年益寿。

宋代文人在除夜守岁聚饮时有饮椒柏酒的习俗。他们在全家团聚,和乐融融的夜晚,一边喝着椒柏酒,一边享受着美好的天伦之乐,在一片欢庆的氛围中寄托美好的祈望。

如李处全《南乡子除夕又作》:“节物映椒盘。柏酒香浮白玉船。”洪咨藥《谨和老人除曰》:“寿亲惟此尔,一笑柏椒边。”胡寅《岁除示汝霖三绝》:“柏酒椒花又盖簪,莫将谈笑枉光阴。自怜四十无闻者,欲问如何不动心。”除夜饮椒柏酒不仅能为节日助兴,具有延年益寿之美好寓意,文人又可借酒解忧,暂时忘却痛苦烦恼。然而对于有的文人而言,借酒绕愁愁更愁,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下,在半醉半醒之间,诗人心中的忧愁却未必靠酒能消释。如陈著《交傍晚戴帅初除夕并寄弟观二首》:“梅花素入两年眼,椒酒难医百病身。”诗人除夕从俗饮酒,希望能够除疫去病,心内却深知多病之身岂是椒柏酒能够医治,忧从中来。

图片

从春节饮酒诗词来看,饮酒不仅是一年一度的节日习俗,更是文人墨客借以抒怀的工具。酒本是文人的知音,他们常常在觥筹交错,飞觞饮壶中创作出了空前绝后的惊世之作。饮者的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的纵饮狂歌,放荡不羁,如戴表元《辛卯除夜》:“腊月今年只今夕,春风明日是明年。狂歌把酒屠苏地,醉眼看梅雾妝天。”王灼《次韵李士举丈除夕》:“投晓椒輪尽,春风共醉颠。”有的浅酌低吟,儒雅风趣,如王炎《清平乐嘉定壬申除夜》:“一杯椒醑。惜饮难成醉。”然而无论哪种风格,文人把盖畅饮,吟诗放歌,不仅是一种情趣、一种雅兴,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喜怒哀乐以及对现实人生的洞察和思考。

图片

关于本文

*来源: 中国酒业协会CAD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