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道至简,风雅寻常”,宋代文人易趣与“焚香”之器物装饰美学

 新用户80188572 2023-01-27 发布于广东

引言

宋代是文人地位最高的一个朝代,他们的生活情趣也是历朝历代中最有品质的。不过这些都是由于时代和背景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模式,文人生活的意趣和时代直接挂钩,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也造就了他们极致的的审美和思想境界。宋代文人生活有“四雅”,焚香就是其中之一,焚香属于精神财富,宋代的物质财富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焚香文化也促进了香料,焚香工具,工具设计等轻工业的发展。

宋代的器物装饰有一种清秀儒雅的气质,很符合文人自身的风骨。有个词叫至道至简,形容宋代的器物装饰很贴切,宋代的器物美学对于中华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他充分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审美和文化修养,对于艺术的传承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文章图片1

一、文人风骨与焚香文化

谈起风雅的焚香文化,我们需要从宋朝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宋朝的疆域虽然不大,也没有完成统一,但是宋朝却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巅峰时期。所以宋朝对于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还是十分璀璨的,这些贡献就体现在手工艺品和诗词上。

香文化在宋代特别兴盛,尤其是在文人阶层,他们喜欢焚香,品香,制香,文人的风骨让他们对于香料这种名贵而不可多得的稀有物品十分迷恋,文人阶层的审美和需求也直接导致了宋代香文化的发展,成为了香料市场的主导力量。

宋代的的文人,不仅仅是只会吟诗作赋,喝茶赏花的风雅之士,他们参与国事,敢于直谏君王,对当世之道颇有见解,宋代对然重文轻武,但是文人却不是绣花枕头,他们也是真心在为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忧心,国破家亡之际,也依然临危不乱,视死如归。

文章图片2

比如文天祥慷慨就义,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再比如李清照对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理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慷慨胸襟。

像苏轼,王安石,晏殊这样的人,前期在朝堂上大展身手,所作诗词流放百世,就算最后因为政见不同被疏远贬官,他们也依然可以一最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命运的安排,在经历磨难之后,仍然能够保持一份豁达恬静的心态。

《祝香咒》:“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玉炉,心存帝前”

有这样的人生态度,也造就了香文化和他们的联系,“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当烟雾升起来的那一刻,好像置身于世外桃源,看着缓缓升起,逐渐飘散的烟雾,就如同自己的的心境,平淡恬静,优雅寻常,从官运亨通到家财尽散,人生的大彻大悟似乎都能从者烟雾和香味中找到。

宋代文人地位高,官场上一大半都是文官,所以香文化在他们的带领下也会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比如丁谓就是宋太宗时期的进士,真宗时期官至宰相,后来因为与辽国开战,因主战主和的问题和寇准意见相悖,被贬海南,而后编撰了一本《天香传》。

文章图片3

虽然被贬官,但是丁谓的社会地位仍然很高,他所写的书也被人们传抄收录,在文官们的带领下,宋代的香料市场蒸蒸日上。

由于喜爱焚香,许多文人甚至自己开始制香,比如徐铉,他是五代末期,宋朝初期的名士,他喜欢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制作香料,因为常常对月制香,因此他所制作的香便叫“伴月香”。

苏轼也喜欢制香,他制香的方式很特别,采用正月份梅花上的雪化作水去调配香料,他制作出了一种名贵的香料叫“雪中春信”。

文人们普遍参与香品的制作和香炉的设计,还不断改进了焚香的方法,这让香文化一时之间盛极。

有此奇香,自是有风流名士与之相配,宋代的文人还喜欢举办市以品香的名义举办宴会,参加活动的大部分都是文人,而且都是身份贵重,有钱有势的文人,通常在宴会上他们会做出许多诗词来,宴会过后又会刮起一阵香品的热潮。

文章图片4

席间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美观的香炉,一个好的香炉,配上精心调制的香料,便是将风雅之事更上一层楼,香的味道可以从嗅觉上让人心旷神怡,而香炉则可以在视觉上让人们流连忘返。这种通感的文学手法让参加宴会的人们达到了视觉和嗅觉上的完美体验。

文人们喜欢焚香,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抚琴时要焚香,看书时也要焚香,就连沐浴都要焚香,可见文人对其喜爱之情。

伴随着焚香文化的不断发展,香具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香炉自然就成了文人阶层必不可少的观赏物。

二、雅集生活与香炉艺术

雅集,就是集会,由于参与者大都是文化人,喜欢在集会上焚香品茗,交流诗作,讨论学术问题,因此被冠以“雅”的称号。

李公麟有一副《西园雅集图》,就是此类题材的著名画作,上面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人,比如苏轼,苏辙,秦观等人。

文章图片5

《西园雅集图·画记》:“水石潺,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

雅集生活,在宋代的画作中时常看到,画中场景多半是以文人阶层的生活方式为主的艺术写照,比如小桥流水,宾主尽欢,大家相聚一处讲经说法,谈论诗作,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就是香炉,烟雾萦绕,一群名士放下了名利虚荣,此刻只有诗作和自然风景相伴。

从宋代的和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焚香的盛况,香炉时每一幅画中都会出现的物品,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性的点缀,更是一种文人阶层的生活缩影。

文章图片6

通过香炉本身精致的纹样,我们也可以看到香炉主人内在的修养和精神寄托,焚香已经完全渗透在了宋代的文人生活中。造型各异的香炉,让香品的奸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有画作名为《秋窗读易图》,就表现了这样的生活,画中有一间书斋,临水而居,傍树而建,参天古树之下,是一个文人在书桌前深思,书桌上除了笔墨纸砚这些寻常的物品 之外,还有一尊香炉,香炉上空,作者啊hi用浅淡的笔触画出了升起的烟雾。

这些画作体现出了画家的文学素养和艺术品格,宋朝的皇帝也很爱焚香,甚至大力支持这种风雅的文化艺术,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有的皇帝国事做的不好,却有着极高的文化艺术水平。

香炉的制作在宋代曾掀起一股复古之风,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持续了两百年,赵匡胤兵不血刃的改朝换代,结束五代乱世,但是许多汉文化都在战争中被埋没遗失了,因而宋朝进入稳定发展之后,人们就开始追寻过去朝代的复古物品。

《天香传》:“公深慕虚玄,朴素恬简,病革,盥沐,衣羽衣,焚香端坐而逝,首不少欹。”

文章图片7

比如源自青铜器的鼎氏香炉和鬲氏香炉,这也是宋代最常见的一种香炉,不过却是用陶瓷制作,这两种香炉身上没有什么复杂的饕餮纹和鸟兽花纹,而是通过施釉来达到装饰的效果,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装饰纹样。

高足杯氏香炉也来源于青铜器,比较像缩小版的食盒,精致美观,香炉尺寸较小,但是底座很高,这种香炉的装饰也是自然烧制形成,造型优雅小巧,装饰简单大气。

这几种青铜器造型的香炉在当时深受皇帝和贵族的追捧,因为宋代在政治风格上追求复古,越古朴的造型越是受人喜爱。

宋代经济发达,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因此在制作香炉方面也是供不应求,除了青铜器的造型之外,唐朝人用的博香炉和汉朝的长信宫灯造型的香炉也深受宋代文人的喜爱。

文章图片8
  1. 文人风骨与香炉造物

宋代文人精神上追求一种宁静,淡泊名利的境界,虽然他们出身官宦,但是对于世界风景和山河壮丽依然氏无比向往,治国安邦和追求雅致生活与他们而言并不冲突。

焚香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满足,而香炉,则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体现,香炉的造物体现了他们君子如玉的风格,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品德高尚,心怀大志,并且把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加入到了香炉制造工艺里面。

《说文解字》:“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气生沭阳,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宋代的香炉大部分都是古朴雅致,清秀风趣,没有华丽的纹样装饰,也没有复杂的造型设计,他们就如同美玉一般,质朴典雅,别有风味,都说物似人形,香炉的造型也很大程度上承载了文人的风气。

文章图片9

说个题外话,陶瓷在古代有五彩琉璃之称,有的工艺精美的陶瓷乍看之下和玉器没有什么两样,通体晶莹的香炉制造大多是陶瓷和玉器,宋代文人又常以君子之美来形容玉器,也用玉器来形容君子,所以香炉造物也体现了古代士大夫人格和理想的标准。

故宫博物院里放着一件传世珍宝——青玉云龙纹香炉,青玉指的不是真正的玉,而是越窑青瓷,早在唐朝,诗人陆羽就写过《茶经》,赞叹越窑青瓷如玉如冰,成语冰清玉洁也是形容青瓷的。

而宋代的景德镇生产的青瓷远远超过了唐代,这也是由于文人需求的缘故,越窑的青瓷制作,在颜色方面给人一种玉的质感,因此还得了一个“假玉器”的美名。

景德镇出产的香炉也有晶莹剔透的颜色,不管是从观赏方面还是触摸起来,都和玉器别无二致,因此,宋代形容香炉的诗句中,通常都以玉器来代指,或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陶瓷形容成美玉。

除了类冰似玉的陶瓷之外,宋代也有真正用玉制作的香炉,这种香炉造型精美,通体透亮。雕刻着纹饰,多用龙纹,云纹,鲜花纹装饰,玉器制作的香炉所透露出的宁静致远的气质也是文人们一生所追求的生活。

文章图片10

香炉的制作工艺很复杂,很细腻,但是像路上的纹样却十分简洁,颜色也很雅致,极少有玉器使用特别复杂的纹样,有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静的美学造诣,这种崇高的艺术境界和当时的文人风骨十分吻合。所以说至道至简。

宋代香炉的制造,从外形和内在来看都透露着一种古典韵味,这种古典韵味不是相对于我们现代社会而言,而是相对于宋朝的社会而言,香炉造物多是遵循汉唐,或者是先秦时期的青铜器。

文章图片11

从文化修养到艺术造诣,宋朝的社会风俗和美学鉴赏在焚香文化和香炉造物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光辉性格和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器物设计方面也是从一开始的浮华绚丽到最后越来越归于平静,开始趋向于一种理性的美。

最后,宋代的文人偏爱焚香和制香,让焚香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选择将自己的真性情寄托在缓慢升起的烟雾之中,把自己的风骨和理想又寄托在香炉的外观设计上。不管是独处焚香,还是聚众雅集,清治宜区都是极其高贵的,他们希望借用这种超越现实的方式看清自己的人生,这种超越生死,超越自我和现实的心境,是现在所不能及的。

希望大家也能够时不时的焚一炉香,在氤氲香云的缭绕烟雾里,马那么你的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心灵上的自由。

文章图片12

参考文献

《祝香咒》

《说文解字》

《天香传》

《西园雅集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