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宇航局发现首颗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是第一颗官方确定移居星球

 月下飛舞 2023-01-27 发布于吉林

一直以来很多科学家就在宇宙当中去寻找一些可以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因为有很多科学家就认为地球在不久的未来就会出现毁灭的情况,在地球上的一些动物植物以及人类都会出现灭绝。所以为了能够让人类更好的生存,就会去寻找第2个人类的家园,而经过科学家们的发现之后就了解到开普勒-22b,这也是属于第1颗官方确定移居星球的,是比较适合长久居住的。

开普勒-22b是美国在不到10年当中发现,美国宇航局开普勒计划于2011年12月确认的首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它围绕一颗和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位于天鹅座,距地球约587光年(180秒差距)。

  

截止2011年2月份,科学家们共报告发现54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候选体,其中Kepler-22b是首颗得到确认的,是一颗比地球质量高二点四倍的行星,这颗行星表面温度应该在二十五摄氏度左右,虽然温度相对低一些,可是这颗星球距离地球很近,两者相差的距离是六百光年,由于这颗行星很可能有氧气存在。所以这也是属于第1颗普遍得到了大家认可的星球。

开普勒-22b大小和地球相比较来说要比地球大一些,半径大约是地球的2.4倍。它的质量和表面组成仍然未知,仅建立了一些非常粗略的估计:在3σ置信极限下,它质量小于地球质量的124倍,在1σ置信区间下,它质量小于地球质量的36倍。Kipping等人采用的模型。被科学家称为“水世界”的开普勒22b可能是一颗“海洋行星”。

但是一个周期是将近300天,从运转周期上来看,和地球是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而且也是围绕的恒星和太阳也是比较相像的,就是一颗黄矮星。这一颗星球的重量要比太阳小一些,而这一颗行星的地表温度也差不多在21度左右,这一个温度对于人类来说是比较适宜的,是可以让人类长久居住的。  

  

母恒星开普勒22是一颗G型恒星,其质量比太阳小3%,体积小2%,表面温度为5,518K(5,245°C),而太阳的表面温度为5,778K(5,505°C)。这颗恒星大约有40亿年的历史。相比之下,太阳已有46亿年的历史。开普勒22的视星等为11.5,这意味着它太暗而无法用肉眼看到。

当前可获得的行星轨道参数仅有轨道周期(大约290天)和倾角(大约90°)。从地球上看,开普勒22b可以在其母恒星的圆面上定期通过发生凌星现象。为了获得有关行星轨道细节的更多信息,需要使用其他行星探测方法,例如径向速度法。自从发现以来已在行星上执行过此类方法,但这些方法尚未检测到行星偏心率的准确值,因此(截至2012年3月)天文学家仅设置了该行星质量的上限。

  

开普勒探测器必须观测到4次星光变暗,才能确定这一现象确实是由行星遮挡星光所致——这一步骤就叫做“证实”。在2011年2月开普勒公布的行星候选者中,可能位于“宜居带”中的共有54颗,而此次宣布的“开普勒-22b”就是其中第一颗得到证实的行星。在最新公布的行星候选者中,可能位于“宜居带”中的仍有48颗。因此,这也是最适于人类宜居的星球。

不过这一个星球距离地球之间的长度跨越也是比较大的,将近差不多达到了数百光明的程度,所以如果用光速进行飞行的话,那么到达这一个星球有可能需要几百年才能够到达。而对于一个人类来说,寿命最多是100岁左右,如果想要真正的移居到这一个星球当中,确实是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难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