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外经》卷1-9合集(全篇●珍藏版)

 笑问客从he处来 2023-01-27 发布于辽宁

《黄帝外经》

图片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但是,关于它的民间传说,还是相当丰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现在所传的《黄帝外经》原称《外经微言》,为明陈士铎所传。

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歧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音夫)。他的医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石针和按摩。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除非要做手术时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筋脉,除去病根。经过这番手术以后,病人的精神和形体很快就能恢复正常。所以,那时人们称赞俞跗的医术是“出丧的灵车能返回,要埋的死人能复活。”

传说有一次,俞跗出外看病回来,刚一进村,就听见哭声。一打问,原来是邻居的孩子突然死了。他顾不得进自己的家,急忙先到死者家里,问明孩子死前的病况,就让人赶快把孩子从“葬罐”里拉出来,他脱去孩子的衣服,用刀划开肚皮,拿出肠子一看,原来孩子吃了过多的未烤熟的肉,肠子一下被堵住了。俞跗很快将肉食挤出,使肠子畅通,然后理好肠胃,缝合伤口,最后又给孩子鼻子塞进了一些草药。不到半天时间,孩子就慢慢复活了。

还有一次,俞跗在过河时,发现一个掉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出来准备埋葬,俞跗挡住他们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捞上来就断气了。俞跗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摸了摸死者的脉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把死者双脚捆绑好,倒吊在树上。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者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时,俞跗才叫人慢慢将死者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双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压一放。最后他拔掉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了一阵,发现发丝缓缓地动了动,才放心地对死者家里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调养吧!”

传说俞跗还有一次在山谷走路,忽见一个年轻的猎人不慎从悬崖上跌下来,被半山腰的藤条挂住脖子,上不去下不来,又喊不出声,俞跗正在着急时,迎面来了一个跛子老人,俞跗请老人设法把吊在半空的年轻猎人救下来。跛子老人一看,二话没说,取下腰间的弓箭,“嗖”的一声,射断藤条,猎人掉落在地,眼看着没气了。俞跗蹲下为死者切了脉,从地上采了一把野草塞进猎人鼻孔,又用手紧紧捂住猎人的鼻孔。时间不长,就把塞进鼻孔的草药喷出来。俞跗这才松了一口气,说了声“有救了!”跛子老人在旁边看到这样的医术,嘴里不停地说:“活神仙,活神仙!”

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这也许是《黄帝外经》失传,至今没有找到的原因吧。



图片
点击文章蓝色字体链接原文阅读

《黄帝外经》卷1-2(全篇●珍藏版)。
《黄帝外经》卷3-4(全篇●珍藏版)。
《黄帝外经》卷5-6(全篇●珍藏版)。
《黄帝外经》卷7-8(全篇●珍藏版)。
《黄帝外经》卷9(全篇●珍藏版)。

绪论

图片

本书运用阴阳五行的哲理,畅论了顺逆、寿夭、脏腑、经络、三才、四时、五运等,所有可能发生的天、地、人之间的互动情况及其造成的影响。《黄帝外经》和《黄帝内经》互为表里,互相补充,共同形成了中医的理论体系。她的问世,使内、外二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一,《黄帝外经》首见于《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五,方技类之医经中,惟不见录经文。相关之书目为:黄帝外经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鹊外经十二卷。又有白氏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等。
二,据梅自强先生《颠倒之术》谓:”此书(黄帝外经)一直失传,至本世纪八十年初,始在天津发现明末或清初根据口耳相传整理而成的精抄本。”传述者(陈士铎先生)并于每篇之末都加上了简短的评价,并冠以《外经微言》之名。尔后,天津古籍出版社曾把它列为”中医珍本丛书”影印1500本试销,不意以不是岐伯时成书为由而被某些人说成是”伪书”,以致未能再版。”
又谓:“《外经》是以黄帝及雷公、风伯等二十三位大臣探讨问难的方式写成的,共九章八十一篇。《外经》的内容,有不少是可补《内经》之不足。(按:即仙道内丹、养生延命范围)”
三,《黄帝外经》全篇,余固从未曾阅读。数年前虽遍访街坊各大书局而不获,并亦曾委托世侄黄建伟先生在大陆探寻,仍终不克结果。
四,自古学仙者不可不学医,学医者亦不可不学仙。盖仙医同源,取其医道相资,落实于身心性命之真确而已。故《黄帝外经》是否系伪经,己不是考据与争辨的问题,而是它的正面意义与内涵。
五,吾人亟盼有朝一日,得能遂我心愿,展读全文。恳望世之有珍藏《黄帝外经》者,何妨捐弃孤芳自赏之洁好,雅量将其公布于世,以慰引颈跷企之悬思耳!
图片
第一卷
 阴阳颠倒篇第一
 顺逆探原篇第二
 回天生育篇第三
 天人寿夭篇第四
 命根养生篇第五
 救母篇第六
 红铅损益篇第七
 初生微论篇第八
 骨阴篇第九
图片
第二卷
 媾精受妊篇第十
 社生篇第十一
 天厌火衰篇第十二
 经脉相行篇第十三
 经脉终始篇第十四
 经气本标篇第十五
 脏腑阐微篇第十六
 考订经脉篇第十七
 包络配腑篇第十八
图片
第三卷
 胆腑命名篇第十九
 任督死生篇第二十
 阴阳二跷篇第二十一
 奇恒篇第二十二
 小络篇第二十三
 肺金篇第二十四
 肝木篇第二十五
 肾水篇第二十六
 心火篇第二十七
图片
第四卷
 脾土篇第二十八
 胃土篇第二十九
 包络火篇第三十
 三焦火篇第三十一
 胆木篇第三十二
 膀胱水篇第三十三
 大肠金篇第三十四
 小肠火篇第三十五
 命门真火篇第三十六
图片
第五卷
 命门经主篇第三十七
 五行生克篇第三十八
 小心真主篇第三十九
 水不克火篇第四十
 三关升降篇第四十一
 表微篇第四十二
 呼吸篇第四十三
 脉动篇第四十四
 瞳子散大篇第四十五
图片
第六卷
 诊原篇第四十六
 精气引血篇第四十七
 天人一气篇第四十八
 地气合人篇第四十九
 三才并论篇第五十
 五运六气离合篇第五十一
 六气分门篇第五十二
 六气独胜篇第五十三
 三合篇第五十四
图片
第七卷
 四时六气异同篇第五十五
 司天在泉分合篇第五十六
 从化篇第五十七
 冬夏火热篇第五十八
 暑火二气篇第五十九
 阴阳上下篇第六十
 营卫交重篇第六十一
 五脏互根篇第六十二
 八风固本篇第六十三
图片
第八卷
 八风命名篇第六十四
 太乙篇第六十五
 亲阳亲阴篇第六十六
 异传篇第六十七
 伤寒知变篇第六十八
 伤寒异同篇第六十九
 风寒殊异篇第七十
 黄帝外经浅释
 阴寒格阳篇第七十一
 春温似疫篇第七十二
图片
第九卷
 补泻阴阳篇第七十三
 善养篇第七十四
 亡阳亡阴篇第七十五
 昼夜轻重篇第七十六
 解阳解阴篇第七十七
 真假疑似篇第七十八
 从逆窥源篇第七十九
 移寒篇第八十
 寒热舒肝篇第八十一

图片

中华传统文化

图片

常焚心香,得大清净

本平台大部分根据黄老道学、民俗书籍整理,如勘误和补遗请联系指正! 所有内容仅为黄老道学和民间传统文化爱好者交流而用,未经科学论证,并非科学研究成果。因此不能用于商业、决策或非法活动等,按此操作后果自负!道学道医与传统文化、习俗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长远的影响,请科学理性的对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