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13团的3件重武器浸透着烈士的鲜血

 扬眉剑客 2023-01-27 发布于山东

抗战初期,八路军武器装备很差,打仗基本上靠的是土枪土炮、五花八门的步枪和手榴弹。

重武器比如重机枪、钢炮更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胶东八路军13团是胶东军区战斗力最强的一支王牌军,除了配备有很强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富有作战经验的战斗骨干、能打仗、会打仗外,武器装备也是最强的。

所谓最强,是比兄弟团多了几件重武器。

这几件重武器是:马克沁重机枪、九二式重机枪、三门九二式步兵炮。

这几件宝贝,来历可是大为不凡。

“老黄牛”

这是胶东军区最有名的武器。原主人更是大名鼎鼎--吴佩孚。

​1938年2月,蓬莱爆发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3军第3大队,不久改称3军2路。

3月28日,3军2路攻占了蓬莱城。

蓬莱城里北街,有一个大院落,这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军阀吴佩孚的家。

这挺“老黄牛”,便出自这个大院。

文章图片1

​关于得到“老黄牛”的过程,说法比较多,一说是搜,一说是搞,一说是起获,一说是献。

搞和起获比较笼统,时任3军2路副指挥的于仲淑在回忆文章《战斗在艾崮山下》中,用的是“搞到”,怎么搞到的,没具体说。

在张克勤、刘学艺合著的《胶东子弟兵》中,有一篇文章《吴佩孚献枪》中,详细介绍了得到这挺机枪的经过。

时任3大队大队长兼政委王子衡三次登门做吴家老管家的工作,希望能捐献家中武器用于抗战,最终说服老管家请示吴佩孚,吴大帅当即表示将家中所有枪支弹药全部献出。这其中,就有这挺13团的“定海神针”。

王子衡是蓬莱早期革命领导人,后任海军支队副支队长,渡海北上后,任东野5纵13师37团团长,建国后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此文是他儿子王而立、王立法写的纪念文章,作为事情亲历者,可信度很高。

这挺“老黄牛”在后来的战斗中,威力巨大,对日军的92重机枪直接压制。

关于“老黄牛”,还有一个极其悲壮的经历。

1940年底,13团在掖县上庄战斗中,为了夺回被日军抢走的“老黄牛”,13团团长夏侯苏民、政委苏晓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老黄牛”现存放于军事博物馆。

92式重机枪

92重机枪是二战时期日军最有名的重机枪,战争中一共生产4万多挺,至少有3万用在中国战场。

文章图片2

​13团这挺92式,得之完全是一个意外。

1940年9月11日,13团在青岛至黄县公路的半壁店设伏。

这场伏击战打得非常漂亮,

活捉了日军小队长渡边。

日军出动的3辆汽车,被烧毁、打坏汽车各1辆,毙、伤日、伪军40余名,俘日军2名。

战利品也十分可观,共缴获92式重机枪1挺、轻机枪两挺,掷弹筒2个、三八大盖枪50余支、子弹4000余发。

这一仗,虽然收获很大,但13团付出代价也很大,2营营长刘岩、2连连长及35名官兵牺牲。

后来这挺日军的重机枪一直留在13团,与“老黄牛” 一起屡立战功,在大榆山、仰望顶、平度等关键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92步兵炮

抗战初期能有一门钢炮十分了不起,李云龙就拿他的意大利炮很金贵。

13团先后有4门92步兵炮,过程也很有趣。

文章图片3

1941年11月,13团1营与西海独立大队一起攻克掖县驿道据点,消灭日军一个小队,撤离战场时,发现在石柱上拴了一门钢炮,战士们喜出望外,赶紧将铁锁砸烂,抬回钢炮。

这可是一个稀罕物,13团赶紧将炮交给了圈杨家兵工厂。

兵工厂的大神没辜负一线官兵的期望,很快仿制出了两门,这三门钢炮都装配给了13团。

直到1946年6月,13团攻克胶县,消灭了赵保原的力量,在战利品中,又发现了一门日式原装92步兵团,13团把另两门仿造的献了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